- 年份
- 2024(1607)
- 2023(2331)
- 2022(2069)
- 2021(1888)
- 2020(1703)
- 2019(3961)
- 2018(3959)
- 2017(8082)
- 2016(4370)
- 2015(4913)
- 2014(4950)
- 2013(5239)
- 2012(4781)
- 2011(4288)
- 2010(4205)
- 2009(3914)
- 2008(3720)
- 2007(3311)
- 2006(2887)
- 2005(2635)
- 学科
- 济(21915)
- 经济(21893)
- 业(16512)
- 管理(13739)
- 方法(12981)
- 数学(11711)
- 企(11676)
- 企业(11676)
- 数学方法(11663)
- 财(8985)
- 收入(7685)
- 农(7395)
- 中国(6393)
- 农业(5835)
- 劳(5168)
- 劳动(5150)
- 国民(4589)
- 国民收入(4326)
- 富(4170)
- 财富(4170)
- 贸(4127)
- 贸易(4124)
- 易(3996)
- 业经(3573)
- 务(3292)
- 财务(3290)
- 财务管理(3283)
- 制(3228)
- 企业财务(3170)
- 动(3091)
- 机构
- 大学(66005)
- 学院(64518)
- 济(31182)
- 经济(30726)
- 管理(26950)
- 理学(24151)
- 理学院(23916)
- 管理学(23506)
- 管理学院(23414)
- 研究(19398)
- 中国(15186)
- 财(14557)
- 京(12994)
- 财经(11979)
- 经(11082)
- 科学(10588)
- 经济学(10404)
- 所(9455)
- 经济学院(9450)
- 财经大学(9112)
- 农(9081)
- 江(8663)
- 中心(8628)
- 研究所(8495)
- 业大(8449)
- 商学(8258)
- 北京(8176)
- 商学院(8174)
- 范(7882)
- 师范(7826)
- 基金
- 项目(43053)
- 科学(35419)
- 基金(34133)
- 研究(30201)
- 家(29282)
- 国家(29020)
- 科学基金(25776)
- 社会(21688)
- 社会科(20627)
- 社会科学(20623)
- 基金项目(18158)
- 自然(16990)
- 自然科(16718)
- 自然科学(16713)
- 自然科学基金(16424)
- 省(15014)
- 资助(14632)
- 教育(14567)
- 划(12840)
- 编号(11352)
- 部(10544)
- 教育部(9612)
- 人文(9290)
- 国家社会(9179)
- 重点(8967)
- 成果(8954)
- 大学(8613)
- 创(8413)
- 科研(8350)
- 社科(8007)
共检索到93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建原 罗永明
一、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 根据经济学原理,降低银行利率是可以扩大投资和提高消费需求的。但经济学提出这个“定理”,是将居民储蓄目的建立追求利率回报上,如果居民储蓄目的不是获利,则降低利率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就基本不起作用。根据近年来多次居民储蓄意愿调查,说明我国居民储蓄目的,获利性愿望所占比例很小。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供给主体,其扩大投资的最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慧宇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种偏差性的观念:将劳动者当做生产成本来看待。在这种思维和实践下,我国的劳动工资占GDP比重从1990年开始就呈下降趋势。我国经济为出口主导型经济,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多来自外贸,所以导致了将劳动力作为生产成本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劳动工资的低廉导致了内需无法扩大,只能继续依赖外贸需求。但是单纯依赖外贸并不是一国经济的长久之计,经济的繁荣需要建立在本国内需的增长上。劳动工资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内需,减少经济的外贸依赖,这就需要我们对劳动者的角色进行转换,认识到劳动者不仅仅是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消费主体。劳动者的工资提高和消费扩大是我们的经济得以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生产成本 消费主体 劳动力成本 扩大内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秀梅 黄健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度成为解决"内需"问题的良药。但实践证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凯恩斯主义的药方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不能根治经济中内需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所处地位的分析,得出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来自于收入分配的问题。因此,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劳动力价格。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劳动力价格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桦
在国内外经济态势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适时调整和增加居民收入,理顺消费体制,改善消费环境,既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立足点。分析山西居民收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居民收入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提高居民收入的相应措施,从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居民收入 扩大内需 消费支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俊凯 张霞 许生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分配与总需求在结构上存在一种负面的"棘轮效应":在储蓄率的高度配合下,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结构,恶化了我国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持续恶化,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增长中对出口和投资要素的依赖;消费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逐步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来源于初次分配中的"利润侵蚀工资"机制,必须实施收入分配调整战略促进其结构优化,促进内需有效扩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李振明
近年最终消费率持续降低,最终消费率走低是劳动者报酬份额过低、经济体制改革、就业压力、民生滞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由于劳动者报酬份额过低导致的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是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通过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措施努力提升劳动者报酬份额,是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劳动者报酬份额 扩大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关键词:
消费安全 消费信心 扩大内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萌
扩大内需是当前促进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而扩大内需主要依靠居民消费力的提升来实现。本文结合当前经济调控现状,通过2000年后居民消费与利率调整及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得到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
关键词:
利率 消费 收入 扩大内需 制约因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兵
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如何 ,取决于投资乘数的大小 ,而投资乘数又与居民消费倾向有直接关系。 1 998年以来政府为扩大内需而采取的以扩大投资为重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倾向降低从而使投资乘数变小所致。
关键词:
投资乘数 消费倾向 支出预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国光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突出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这既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目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居民生活消费问题真正受到重视,是我国经过市场化改革,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短缺经济消除,经济生活中市场需求约束日益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新
一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持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不能单靠增加投资,而必须进一步扩大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未来中国扩大内需的重点仍然在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必须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一要加快发展服务消费。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新型城镇化 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康霖 范俏燕
能带来收入的财产是具有增值能力,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具有流动性的财产;财产性收入的条件是要让群众拥有财产并得到法律保护,要创造金融产品,发展金融市场,要让更多的人具有金融知识、金融意识;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为的是推动我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中产阶层的形成才有利于扩大内需。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财产权利 金融产品 中产阶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