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4)
2023(11851)
2022(9943)
2021(9009)
2020(7181)
2019(15991)
2018(15685)
2017(29808)
2016(15991)
2015(17782)
2014(17817)
2013(17961)
2012(17323)
2011(16263)
2010(16681)
2009(15422)
2008(14891)
2007(13598)
2006(12745)
2005(11821)
作者
(49012)
(41655)
(41044)
(38870)
(25952)
(19951)
(18457)
(15998)
(15762)
(14767)
(14339)
(13704)
(13397)
(13177)
(12816)
(12553)
(12040)
(11911)
(11795)
(11747)
(10714)
(10363)
(10105)
(9754)
(9458)
(9334)
(9097)
(9024)
(8561)
(8248)
学科
(95038)
经济(94969)
(47630)
(44533)
管理(34669)
农业(32024)
地方(29365)
中国(26184)
方法(25668)
数学(22813)
数学方法(22676)
业经(21593)
(21042)
企业(21042)
(16799)
地方经济(16652)
(16065)
(14988)
环境(13691)
(13357)
金融(13354)
(13020)
贸易(13008)
(12976)
银行(12949)
(12753)
(12446)
发展(12290)
(12179)
(12088)
机构
学院(242330)
大学(236411)
(114013)
经济(111859)
研究(94578)
管理(87058)
理学(73796)
理学院(72853)
中国(72481)
管理学(71798)
管理学院(71339)
(60713)
科学(56304)
(50799)
(49138)
农业(46240)
(45781)
研究所(44266)
中心(42834)
业大(41148)
(39490)
财经(35270)
经济学(34941)
(34140)
师范(33851)
(32630)
北京(32196)
(31869)
(31768)
经济学院(31157)
基金
项目(155319)
科学(122418)
研究(116807)
基金(110685)
(96667)
国家(95743)
科学基金(80632)
社会(76998)
社会科(72649)
社会科学(72631)
(63252)
基金项目(58593)
(51516)
教育(50568)
编号(48113)
自然(47722)
自然科(46505)
自然科学(46495)
自然科学基金(45650)
资助(43312)
(42088)
成果(38541)
重点(35433)
发展(34662)
(34145)
(33958)
课题(33634)
(33392)
国家社会(32433)
(31925)
期刊
(146665)
经济(146665)
研究(77689)
(64413)
中国(58310)
农业(43545)
学报(37915)
科学(36522)
(30855)
管理(29898)
大学(29357)
(28132)
金融(28132)
学学(28035)
业经(27792)
教育(25534)
经济研究(21916)
技术(21777)
(20714)
问题(19928)
财经(17699)
世界(15728)
(15496)
农村(15065)
(15065)
农业经济(14899)
技术经济(14202)
经济问题(14139)
资源(13689)
(12727)
共检索到393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力量。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必须正确认识农民素质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科教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素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卿  田蓁子  
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素质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民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通过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民主法治等素质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建国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大力提高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文明建设进程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平  
依靠科技振兴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战略选择。扭转当前农业徘徊局面靠科技,促进农业再上新台阶也要靠科技,本世纪内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还是要靠科技,实现农业现代化更要靠科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石田  
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石田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1990年全世界农业人口23.89亿人,占总人口52.94亿人的45.1%;从事农业劳力11.01亿人,占农业人口的46.6%。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国峰  温军伟  
在全面描述中国农民素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农民素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若干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洪珍  张殿祯  
增加农民收人要求提高农民素质。素质是指一个劳动者能完成某种工作和履行某项职能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农民素质,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与身体状况。资料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成正相关关系。正如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的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长。只有搭建起农民终身教育体系,从体制和机构的结合上,制定并完善与科教兴农战略相适应的法规政策体系,只有劳动人民知识化,才能促进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永军  
区域差异是理解农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视角,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起步时间和发展条件不同,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不同,造成农民城市化逻辑的东西差异。农民城市化的东西差异体现在城市化动力机制、农民家庭生计模式、城乡空间跨度和城乡关系四个方面:东部地区在全域工业化基础上,形成了由市场先导和农民主动、全务工型、离土不离乡、融合型城乡关系等特征组成的完全城市化;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空心化基础上形成了由政府推动和农民卷入、代际分工的半工半耕、离土又离乡、寄生型城乡关系等特征组成的过渡型城市化,前者是高质量的稳定城市化,后者是低质量的半城市化。东部地区农民完全城市化的关键条件是其良好的区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业基础,而中西部地区缺乏产业集聚的区位条件,农民城市化并不稳定,将来需要在具备产业基础的大中城市进行二次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10月7日至10日在宜兴联合召开了全国农村市场经济研讨会,对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若干建议报告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的推动下,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总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80年代前期,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剑富   徐峰   郭金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存在。要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必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大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实用人才,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依据(一)现实依据: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有农村劳动力4.4亿多人,而农业生产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张默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随着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驻入县域,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县域现有的劳动力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分析县域经济发展中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及县域劳动力素质状况,并提出解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水群  多杰  
陕西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相对较好,农业科技实力相对较强的一个地区,其农村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本文在分析陕西"三农问题"所呈现特征的基础上,探寻出导致陕西农村经济发展滞缓的最主要原因,即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结论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改变陕西农村经济落后现状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仇文利  顾馨梅  杨呈胜  
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必须实现思维与实践的创新。本文从优化农民队伍结构角度,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独特观点及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