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2)
2023(9385)
2022(7823)
2021(7087)
2020(5594)
2019(12604)
2018(12448)
2017(23339)
2016(12688)
2015(14179)
2014(14395)
2013(14343)
2012(13637)
2011(12631)
2010(13054)
2009(12101)
2008(11703)
2007(11107)
2006(10268)
2005(9537)
作者
(35995)
(30706)
(30342)
(28998)
(19104)
(14660)
(13586)
(11838)
(11540)
(11052)
(10714)
(9931)
(9899)
(9602)
(9424)
(9138)
(8808)
(8692)
(8633)
(8580)
(7821)
(7518)
(7370)
(7315)
(7017)
(6933)
(6794)
(6417)
(6226)
(6093)
学科
(80374)
经济(80319)
(48960)
(37293)
农业(32707)
管理(27770)
地方(21793)
方法(20701)
业经(20377)
中国(18858)
数学(18381)
数学方法(18275)
(16127)
企业(16127)
(15614)
贸易(15606)
(15255)
(12881)
农业经济(12463)
(12461)
地方经济(12257)
(12067)
(12023)
(11787)
发展(10376)
(10360)
(9833)
(9632)
劳动(9614)
(9495)
机构
学院(190903)
大学(183012)
(94889)
经济(93180)
管理(67902)
研究(67263)
理学(57372)
理学院(56801)
管理学(56016)
管理学院(55685)
中国(54107)
(47809)
(39174)
(37303)
科学(36739)
农业(35689)
(33728)
(31844)
中心(31568)
业大(30666)
经济学(30558)
财经(30303)
研究所(29726)
经济学院(27395)
(27331)
(24627)
师范(24473)
(24313)
(23665)
北京(23230)
基金
项目(115185)
研究(91488)
科学(90362)
基金(82158)
(69474)
国家(68734)
社会(61290)
科学基金(58548)
社会科(57637)
社会科学(57625)
(46711)
基金项目(42962)
教育(39712)
编号(38978)
(36116)
资助(32601)
自然(32193)
自然科(31357)
自然科学(31351)
成果(31185)
自然科学基金(30766)
(28607)
(28376)
课题(26383)
国家社会(25980)
(25904)
重点(25370)
发展(24387)
(24176)
(24040)
期刊
(123991)
经济(123991)
研究(61733)
(54694)
中国(45741)
农业(36896)
(29159)
学报(25827)
科学(24783)
业经(24478)
管理(22355)
(21725)
金融(21725)
大学(21627)
学学(20641)
教育(18500)
经济研究(18179)
技术(17649)
问题(17515)
(16284)
财经(15633)
农业经济(14880)
农村(14661)
(14661)
世界(14106)
(13749)
经济问题(12413)
(12280)
技术经济(11540)
(10998)
共检索到31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毳  李秉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人,增长8.8%。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3.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常住户(居住在乡镇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住户)外出务工的劳动力8960万人,比上年增加840万人,增长10.2%;举家在外务工(整户离开居住地到居住地所属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比上年增加80万人,增长3.4%。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武  明娟  
从刘-费-拉二元经济模型来看,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获得的工资仅为制度工资(生存工资),而制度工资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最低工资标准,其制定和调整取决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利益博弈的均衡。深圳和龙岗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践也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有显著影响,但其制定和调整更多的是迎合企业的偏好。解决农村外出劳动力工资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工资决定机制,在劳动者、企业以及政府利益一致性原则下通过新一轮的博弈实现利益均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方卫  康姣姣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不仅对区域劳动力供需平衡产生影响,也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家庭收入结构的优化。文章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回流、再外出的流动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利用2013和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劳动力存在反复流动的现象,外出的原因主要为增加收入,回流的原因主要为照顾老人及子女等非经济因素,流出地与流入地在政治、社会及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回到流出地的劳动力心理成本不降反增而再外出,再外出的原因还与农业经营收入的相对低稳定性有关。厘清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再外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制定保持区域劳动力供需平衡的相关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栾江  李强  
通过2009—2010年调查数据对中国18个省48个县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样本考察了教育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非农收入的影响,通过OLS法估计的教育回报率为3.9%,考虑了选择性因素的影响后估计结果为5.06%,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依然较低。通过分位回归发现教育可能扩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差距。政府要在农村地区推动教育扩张和平等才能提高农村地区教育回报率,减小教育所产生的扩大收入差距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人,增长3.8%。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9353万人,增加393万人,增长4.4%;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2470万人,增加40万人, 增长1.6%。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578万人,比上年增加755万人,增长6.4%。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038万人,增加 685万人,增长7.3%,首次突破1亿人大关;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2540 万人,增加70万人,增长2.8%。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庆宝  陈杭  吴海涛  霍增辉  
本文利用"中部地区劳动力务工状况"数据,运用Mlogit模型,从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两个方面研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行业选择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个人特征是其就业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特征做出理性的就业行业选择;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特征是影响其就业行业选择的其他重要因素,他们在家庭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就业行业决策。政府应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解决其就业的后顾之忧;政府应该对农民工进行分类培训,提高其个人的就业技能和素质,以适应行业及职业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詹鹏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统计局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历年宏观统计数据,分别使月普通中学生师比、农村普通中学生师比和生均教育经费作为教育质量的代理指标,使用修正的明瑟方程初步估算了农村外出劳动力教育质量回报率。考虑到教育质量差异可能影响非大学生农村外出劳动力的结构,本文结合Heckman修正样本选择性偏差的方法对该群体教育质量回报率进行了修正。分析结果表明,教育质量回报率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同时,教育质量还会显著地影响农村外出劳动力教育年限回报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宗益  周勇  卢顺霞  陈义华  
西部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影响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推-拉"因素的分析,探讨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并根据重庆市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家庭为分析单位,利用Probit模型回归分析了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及利农政策对回流发生的影响大小。最后,提出现阶段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近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12万人,比上年增加634万人,增长5%。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0568万人,增加530万人,增长5.3%;举家外出务工的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二季度末,农村常住户在外务工的劳动力(不包括举家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此重为16.4%,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在外务工劳动力800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70万人,增长4.8%。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帅帅   尹冠球  
[目的]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剖析资本下乡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对于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14、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资本下乡对劳动力回流的影响,探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进一步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资本下乡显著促进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且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资本下乡可以通过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两条路径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正向调节了资本下乡的劳动力回流效果;资本下乡显著增强了回流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意愿,更能吸引创业型、务工型劳动力回流。无论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纯农型,还是以非农就业为主的Ⅱ兼型家庭,资本下乡均可以促进其劳动力回流。且相较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效果显著。[结论]应进一步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构建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进而拉动“智力回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玉荣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入注目的现象。文章从基本概念、回流历史、回流原因、回流理论和模型、回流效应、对策与建议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了今后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远  施闻  
文章分析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迁移的影响因素。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排斥影响他们的回流,同时回流迁移也受到家庭生活、家庭劳动力状况、家庭农业活动和农地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外出劳动力的回流迁移是"被动回流"和"主动回流"相结合的过程、是个体决策和家庭决策的综合过程。文章提出劳动力回流迁移具有"回流效应",回流带来人力资本的补偿、促进流出地非农经济的发展和带来创业的增长。劳动力回流作为城镇化过程中内生的逆迁移流,构成乡城迁移和劳动力市场平衡的补充机制,与乡城迁移一起促进城镇化和城乡平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