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2)
2023(2028)
2022(1679)
2021(1545)
2020(1291)
2019(2774)
2018(2680)
2017(4285)
2016(2812)
2015(2898)
2014(2965)
2013(2971)
2012(2714)
2011(2421)
2010(2529)
2009(2313)
2008(2258)
2007(2172)
2006(1855)
2005(1709)
作者
(10308)
(8814)
(8562)
(7955)
(5201)
(4239)
(3607)
(3383)
(3351)
(3285)
(3038)
(2883)
(2877)
(2770)
(2667)
(2665)
(2639)
(2562)
(2522)
(2507)
(2358)
(2181)
(2068)
(2050)
(2011)
(1913)
(1913)
(1907)
(1898)
(1868)
学科
(6985)
经济(6982)
管理(6547)
(5472)
(4156)
企业(4156)
(3277)
中国(2388)
方法(2329)
(2261)
(2136)
数学(2125)
(2069)
业经(2045)
农业(2011)
数学方法(1987)
(1961)
贸易(1960)
(1928)
(1928)
地方(1893)
理论(1370)
(1321)
(1302)
银行(1285)
(1273)
(1258)
(1239)
财务(1239)
财务管理(1236)
机构
学院(37064)
大学(35747)
研究(15971)
(15721)
农业(13257)
科学(12277)
管理(10720)
(10656)
业大(10538)
中国(10445)
经济(10276)
(9970)
研究所(9205)
(8696)
理学(8670)
理学院(8541)
农业大学(8306)
管理学(8227)
管理学院(8192)
(8021)
(8003)
中心(7141)
(6926)
技术(6505)
(6345)
科学院(6332)
实验(5786)
(5587)
实验室(5490)
(5323)
基金
项目(26624)
科学(18800)
(18234)
国家(18114)
基金(17610)
研究(15054)
科学基金(13482)
(12116)
(10609)
自然(10481)
自然科(10251)
自然科学(10243)
自然科学基金(10047)
基金项目(8952)
计划(7889)
社会(7769)
科技(7553)
资助(7436)
社会科(7339)
社会科学(7330)
教育(6995)
重点(6665)
(6501)
(6119)
(6110)
编号(5838)
(5564)
专项(5539)
科研(5374)
创新(5326)
期刊
(15892)
(13862)
经济(13862)
学报(13229)
农业(11421)
中国(10944)
研究(9255)
大学(8591)
学学(8367)
科学(8340)
(6550)
业大(4840)
(4663)
教育(4599)
农业大学(4536)
管理(4508)
技术(3918)
(3391)
中国农业(3380)
(2799)
金融(2799)
自然(2635)
自然科(2383)
自然科学(2383)
科技(2139)
农业科学(2111)
业经(2092)
西南(2042)
(1984)
国际(1983)
共检索到61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宏斌  宁波  李政芳  吴素芳  陈孟珍  钱敏  张顺平  
为确定优质稻耿籼1号的最优施肥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3因素5水平2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耿籼1号最优施肥组合方案为氮肥(46%尿素)255 kg/hm2,磷肥(17%普钙)600 kg/hm2,钾肥(50%硫酸钾)150 kg/hm2,产量可超过8 829 kg/hm2。建立的耿籼1号最高分蘖数、成穗率、产量与肥料用量的优化数学模型,经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政芳  陈孟珍  吴素芳  黄金淑  赵正云  宁波  吕宏斌  张顺平  
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栽培试验,揭示了氮、磷、钾施用量对水稻内在品质蛋白质、淀粉、直链淀粉、粘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对蛋白质及直链淀粉的需求高时,可增加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减少磷、钾肥的施用量;当对淀粉与粘稠度的需求高时,可增加磷肥的用量,适当减少氮、钾肥的施用量。本试验可为实现不同水稻内在品质需求的栽培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祥明  韩宝吉  徐芳森  黄见良  蔡红梅  石磊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地区不同基础地力土壤和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水稻主推品种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考察分析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优化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的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差异。【结果】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均是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高地力和低地力稻田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平均提高6.9%和5.0%;与不施肥处理比较,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7.3%和30.3%。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大幅度提高。高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国荣  李菊梅  徐明岗  高菊生  谷思玉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琳  毛建辉  何忠全  
采用"3414"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病虫对水稻的危害也随之增加。不施肥的处理1,其病虫害的发生率最低,处理11施肥量最多,病虫害的发生率最高。在经济性状方面,施N肥增产效应最明显,K肥、P肥次之,处理6的产量构成因素最优。在产量方面,N0P0K0的产量最低(5742.10kg/hm2),N2P2K2产量最高(8945.60kg/hm2),增产55.79%,差异性显著。本试验条件下,氮肥的最佳施用量为190kg/hm2,磷肥的最佳施用量为55kg/hm2,钾肥为135kg/hm2,N、P、K的最佳配比是1:0.3:0.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李超  汤文光  郭立君  汪柯  程凯凯  潘孝晨  孙耿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双季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本研究依托设置在湖南宁乡的长期大田定位试验,自1986年—至今,共设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RF)、30%有机肥(LOM)、60%有机肥(HOM)和无肥对照(CK)5种施肥处理,于2015—2016年取样,系统分析不同处理双季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肥条件下,早、晚稻各生育时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大小顺序分别表现为LOM>HOM>RF>MF>CK和RF>LOM>HOM>MF>CK;叶片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HOM>LOM>RF> MF>CK。2个年份的早稻产量均以LOM和HOM处理为最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3 582.5~3 650.0kg/hm~2和2 569.5~2 641.5kg/hm~2;晚稻产量均以RF和LOM处理为最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2 480.0~2 757.5kg/hm~2和2 827.5~3 118.5kg/hm~2。总的来说,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双季水稻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圣刚  莫钊文  罗锡文  王在满  田华  段美洋  唐湘如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机械同步深施肥不同施肥量对直播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500kg/hm2范围内,施肥可以显著增加培杂泰丰和玉香油占的收获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可以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叶片SPAD,增加干物质积累总量,从而明显改善水稻群体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天富  马常宝  黄晶  柳开楼  薛彦东  李冬初  刘立生  张璐  刘淑军  张会民  
【目的】定量分析近30年施肥对中国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和影响机制,为水稻种植区域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点为平台,将相应的监测数据按照种植区域、试验时间、种植制度、作物类型、施肥类型、土壤质地、土壤p H、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缓效钾含量进行分组,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利用Meta-analysis方法探究施肥对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近10年(2008—2017)以来,无论施肥与否,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1988—1997和1998—2007年对应的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提高幅度平均为80.8%。在西南地区施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最高(98.5%),显著高于华北地区(70.3%)。不同试验时间下,施肥比不施肥处理在1988—1997年对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99.1%)高于1998—2007年(84.2%)和2008-2017年(78.1%)。不同种植制度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一年三熟水稻产量(92.0%),且提高幅度均高于一年一熟(76.2%)和一年两熟(81.9%)。与不施肥相比,双季稻施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85.9%)高于单季稻区(75.9%)和水稻-其他作物(79.5%)。与不施肥相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提高幅度(88.3%)高于化肥单施处理(76.6%)。施肥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黏质土壤水稻产量(92.0%),提高幅度显著高于砂质土壤(58.0%)和壤质土壤(77.5%)。随着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增加,施肥较不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呈降低趋势。在较高的土壤p H(>7.5)、较低土壤全氮(<1.5g·kg~(-1))和缓效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盛华  陈红琳  朱孟琦  沈学善  陈尚洪  张楚儿  刘定辉  
为探明川西平原水田两熟区水稻产量对土壤基础肥力和施肥的响应,进一步指导水稻合理施肥和土壤培肥,2016—2017年通过在四川省绵竹市高、中、低产田水稻施肥和不施肥对比试验,研究基础肥力和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点基础肥力贡献率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2016年平均基础肥力贡献率分别为84.5%、75.7%和72.5%,2017年分别为85.0%、80.7%和70.6%。水稻常规施肥产量与基础肥力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中产田>高产田。常规施肥下,2016年高、中和低产田平均增产19.3%、34.1%和40.0%;2017年平均增产为17.9%、24.6%和43.3%。连续不施肥处理下,各试验点基础肥力产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幅度达14.4%。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是引起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川西平原水稻基础肥力贡献率随基础肥力升高而升高,肥料贡献率则随基础肥力升高而降低。针对不同基础肥力合理施肥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为川西平原水田两熟区不同基础肥力下水稻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翠民  梅新兰  商庆银  杨秀霞  沈其荣  郭世伟  
采用密闭室法测定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双季稻田氨挥发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双季稻田氨挥发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节肥型有机无机结合农业施肥处理(JF处理)的水稻产量与全肥型有机无机结合农业施肥处理(OM处理)和单施无机肥(NPK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单施化学氮钾肥(NK处理)的产量;双季稻氮素农学利用率(NUEA)以JF处理的最高,早稻和晚稻分别为17.4和8.9 kg.kg-1,显著高于NK处理;双季稻氨挥发累积量以OM处理最高(86.2 kg.hm-2),NK处理次之(78.2 kg.hm-2),显著高于JF处理(60.7 kg.hm-2);氨挥发速率主要受田面水NH4+-N质量浓度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永健  孙园园  蒋明金  李应洪  严奉君  徐徽  王海月  马均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氮效率杂交水稻产量差异与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关系,以期为水稻品种改良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通过设置低肥(75 kg N·hm~(-2),37.5 kg P_2O_5·hm~(-2),75 kg k_2O·hm~(-2),记为N_1P_1k_1)、中肥(150 kg N·hm~(-2),75 kg P_2O_5·hm~(-2),150 kg k_2O·hm~(-2),记为N_2P_2k_2)、高肥(225 kg N·hm~(-2),112.5 kg P_2O_5·hm~(-2),225 kg ...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丛斌  张海楼  隋世江  
为提高水稻单产,在项目区进行测土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项目区水稻土壤缺氮较多,含磷较丰富,缺钾地块较多,66.7%地块轻度缺少有机质;测土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增产9.5-20.3%,平均增产14.6%;测土施肥增收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为1:31.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绍聪  张钟  吕艳玲  张艳军  沐禅  李晓亮  李泉清  钱荣青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琨  秦鱼生  喻华  冯文强  高原  涂仕华  
前期低温和养分有效性差、中后期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低和还原物质含量高被认为是影响冬水田水稻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采取不同耕作方式与肥料运筹,分析了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处理对冬水田稻区土壤温度、水稻分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土温低主要在5 cm以下土层,即水稻主要扎根层。由于2011年气候反常,优化施肥仅比对照增产1.1%,差异不明显。在两种增温措施中,厢式耕作+覆膜+优化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前期土壤增温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水稻分蘖,但产量比习惯耕作+习惯施肥减产1.71%;厢式耕作+优化施肥处理对提高土壤增温作用尽管不如覆膜处理,但产量最佳,达每公顷8529.30 kg,较习惯耕作+习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焕焕  徐明岗  吕家珑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性水稻土持续生产及可持续性的影响,为水稻的持续性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在江西进贤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点,选取不施肥(CK)、施用氮钾肥(NK)、施用氮磷肥(NP)、施用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5个长期施肥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早稻和晚稻产量的变化,并计算水稻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ustainable yield index,SYI),探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演变的影响。【结果】1981-2005年,与CK相比,NK、NP、NPK、NPKM处理均可明显提高早、晚稻的产量,其中NPKM处理的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198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