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3)
- 2023(4359)
- 2022(3585)
- 2021(3389)
- 2020(2784)
- 2019(6221)
- 2018(6036)
- 2017(9818)
- 2016(6382)
- 2015(7842)
- 2014(7782)
- 2013(6922)
- 2012(6429)
- 2011(5839)
- 2010(6107)
- 2009(5147)
- 2008(5102)
- 2007(4957)
- 2006(4396)
- 2005(3616)
- 学科
- 济(15658)
- 经济(15639)
- 管理(14849)
- 业(10501)
- 教育(9581)
- 中国(9245)
- 企(8502)
- 企业(8502)
- 教学(7959)
- 理论(7442)
- 地方(6719)
- 农(6223)
- 学法(5128)
- 教学法(5128)
- 财(5082)
- 方法(4812)
- 业经(4737)
- 学理(4221)
- 学理论(4221)
- 研究(4098)
- 农业(4022)
- 技术(4012)
- 工作(3990)
- 学校(3696)
- 数学(3662)
- 数学方法(3582)
- 制(3385)
- 政治(3373)
- 思想(3258)
- 思想政治(3178)
- 机构
- 大学(77455)
- 学院(75083)
- 研究(26528)
- 管理(23537)
- 济(22376)
- 经济(21534)
- 理学(19327)
- 理学院(19012)
- 管理学(18400)
- 管理学院(18254)
- 京(17473)
- 中国(17220)
- 科学(15845)
- 范(14947)
- 师范(14828)
- 教育(14390)
- 江(14312)
- 所(12653)
- 财(12625)
- 技术(12592)
- 农(12341)
- 中心(12159)
- 职业(11622)
- 师范大学(11460)
- 北京(11384)
- 研究所(11235)
- 州(11178)
- 业大(10906)
- 院(10304)
- 农业(9407)
- 基金
- 项目(48447)
- 研究(42269)
- 科学(36918)
- 基金(29045)
- 教育(24349)
- 家(24039)
- 国家(23719)
- 社会(23077)
- 省(22765)
- 社会科(21523)
- 社会科学(21516)
- 科学基金(19915)
- 编号(19643)
- 划(18469)
- 成果(18092)
- 课题(16765)
- 基金项目(15023)
- 年(14614)
- 大学(11999)
- 规划(11870)
- 重点(11829)
- 资助(11571)
- 项目编号(11556)
- 创(11232)
- 性(10881)
- 自然(10859)
- 发(10778)
- 自然科(10604)
- 自然科学(10601)
- 部(10556)
共检索到133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士强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逻辑起点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策主要有:以创新为导向,重塑本科教学体系;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强化学科建设;强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明确服务导向,创新管理育人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韦成龙 何旭明
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要求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对接地方相关行业企业的需求。产教融合需要高校与企业的全力参与和通力合作,需要更高层面的设计和政策支持。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要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能力培养,重点打造三大服务平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如何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的有机结合,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阐述了通过在地方综合性大学设立地方发展研究中心,实现高等学校在为地方建设服务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带动学科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系列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社会服务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勤
应用型是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地方大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办学特色,建设特色大学应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载体。
关键词:
应用型 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大学 相关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亚群 王婕 吴祝武 谢卫宁 王帅 刘怀宇 逯启昌
在"双一流"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深度开放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构建校级共享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网络预约—软硬件联动—自主测试—远程管理"全方位开放的管理运行模式;发挥分析测试公共平台的引导作用,进而在本科生中开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并配合独立设课的大型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和其他本科生创新实践,拓展本科生的科学视野与分析方法手段,为突破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层次的瓶颈,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信治
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中心任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许多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创造教学亮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大学教学中存在的盲点。走出教学的盲点,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教学改革,也有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元元
特色专业建设是新世纪高等教育为支撑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需求,并进而满足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迫切需要的重大战略举措。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特色专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建设的成效和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文斌
教风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也是高校常抓不懈的主题。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是对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狠抓教风学风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教风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表现,是教师核心素质的外在表象,是其精神面貌、职业操守、专业知识水平与教师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在良好的教风环境中,教师必然具有良好的教育和教学价值观,也决定着教师能做到甘于奉献、为人师表、从严治学、精心施教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亮
2018年10月13-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曲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应强教授以及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和曲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山东省教育厅邓云锋厅长、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戚万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王小梅副秘书长到会致辞或做学术报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激流 赵钢 唐毅谦 陈琳 朱睿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尽管目前就业的整体形势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但是高校依然要坚持大视野分析人才需求,长远眼光培养,不仅仅应培养经济社会现在需要的人,还要培养有潜力引领相关行业发展和进步的人。成都学院作为成都市属唯一的普通本科院校,密切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大良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伟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谋划高瞻远瞩的学科布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育人文化;抓好基础性工作,把教师培养成“大先生”。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 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宁滨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在分析高水平特色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意义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重点讨论了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
高水平特色大学 创新型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远源 杨蕾
自教育部、财政部于去年初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意见》,决定实施"质量工程"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高度关注,积极踊跃地参与项目申报和建设,普遍把主要精力放到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上,更加关注本科教学,更关注人才培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阶段性成果开始显现。本刊根据"质量工程"分项建设要求,分别约请相关高校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从实践和理论结合上开展理性探讨,旨在通过共同努力,使"质量工程"成为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增强质量意识的动员工程,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带动工程,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旗帜工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志武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要求,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中,人才培养是首要的、基本的功能,因此,提高质量首先就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夯实高等院校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的基础面。然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教育教学诸多方面,又特别需要在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的创新突破。改革实践表明:课堂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