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2)
2023(3931)
2022(3165)
2021(3315)
2020(2423)
2019(5985)
2018(6229)
2017(8702)
2016(6093)
2015(6819)
2014(7068)
2013(5882)
2012(5241)
2011(4798)
2010(5212)
2009(4553)
2008(4496)
2007(3900)
2006(3839)
2005(3671)
作者
(13155)
(10983)
(10796)
(10684)
(6926)
(5247)
(5213)
(4458)
(4101)
(3995)
(3780)
(3664)
(3561)
(3545)
(3500)
(3456)
(3429)
(3236)
(3196)
(3151)
(3116)
(2725)
(2664)
(2579)
(2571)
(2552)
(2469)
(2384)
(2266)
(2246)
学科
教育(19359)
(12597)
经济(12572)
中国(11277)
管理(9651)
(7914)
教学(7852)
理论(7526)
(7354)
企业(7354)
(6274)
(5714)
(5102)
业经(5014)
(4944)
发展(4750)
(4628)
体制(4448)
(4385)
(4315)
技术(4202)
学法(4075)
教学法(4075)
(3938)
研究(3910)
农业(3803)
改革(3679)
学理(3454)
学理论(3454)
高等(3387)
机构
大学(71946)
学院(67802)
研究(29225)
教育(28030)
(21068)
师范(20982)
(19474)
经济(18735)
管理(18004)
师范大学(17450)
(17257)
中国(15688)
科学(15619)
理学(14819)
理学院(14543)
(14225)
管理学(14079)
管理学院(13921)
职业(13580)
研究所(12715)
(12608)
技术(12514)
北京(12302)
(12011)
中心(11335)
教育学(10842)
(10604)
(9537)
职业技术(9351)
技术学院(8263)
基金
项目(39011)
研究(38891)
科学(32141)
教育(27642)
基金(23028)
社会(20911)
社会科(19394)
社会科学(19392)
编号(19231)
成果(19134)
(18783)
国家(18404)
课题(17693)
(17312)
(16464)
(15476)
科学基金(14987)
规划(12474)
(11441)
(11218)
项目编号(11188)
基金项目(10946)
重点(10664)
(10557)
研究成果(10435)
教育部(9969)
(9964)
(9923)
阶段(9897)
(9849)
期刊
教育(50337)
研究(35612)
中国(29097)
(25710)
经济(25710)
职业(12633)
技术(10977)
(9412)
技术教育(8205)
职业技术(8205)
职业技术教育(8205)
(7765)
大学(7608)
学报(7558)
管理(7424)
科学(6945)
高等(6214)
(5744)
论坛(5744)
(5449)
金融(5449)
成人(5442)
成人教育(5442)
高等教育(5354)
农业(5255)
学学(5060)
(4728)
财经(4277)
职教(4161)
业经(4045)
共检索到125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据报道,在前不久召开的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小型研讨会上,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的领导提出一个观点:用新一轮改革促进新一轮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和信号,或许可以用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即将来临进行解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卢波  
一种经济制度只有在各方面都能保持平衡和协调发展,才能随时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这首先要有一个基本上愿意消费的、生机勃勃的消费大众,才会有这样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换言之,只有有了消费的意愿,才能使生产不断发展,并促使生产单位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效率。只有不断地受到来自消费方面(包括生产性消费方面)的压力,才能使企业单位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生产积极性和热情,使生产适应消费的不断发展。因此象我国前段时期着重从生产供给角度来解决市场疲软问题,首先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人民有足够的消费欲望与相应的消费能力。那么,我国居民的实际消费欲望与消费能力状况究竟如何呢?在此不妨对它们作一番现实考察和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焕  
为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于去年赴日本,对其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归纳为高层次化、个性化、多样化、柔性化、国际化等五个方面作如下阐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凤秋  周德富  
在市场需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是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包含三个层次,即一次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及就业迁移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应以"职业本位"为基础,保障一次性就业能力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目标;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将创业能力纳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估指标,拓展高等教育内涵;以"素质本位"为核心,将就业迁移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素质"社会人"的培养目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国际的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活动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为实现改革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应答与深化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天野郁夫  
本文结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日本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二阶段(1985-1993):改革调整期1985年颁布的《决定》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体系,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水平;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能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如前  
一 上世纪9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关注。1998年,政府将实现大众化正式列为高等教育的近期发展目标。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又作出了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的重要决定。这一决定所产生的实际后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新工科建设目标应该"舍近求远"。新工科培养的人才要"德才兼备"。新工科建设要坚持"扎根中国"。新工科建设是应对新经济的挑战,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具有反映时代特征、内涵新且丰富、多学科交融、多主体参与、涉及面广等特点。对新工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四阶段(1999至今):质量关注期1999年初《高等教育法》生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开始实施,6月《素质教育决定》公布后,高等教育改革全速驶上快车道,进入超常规模发展阶段,其代表是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比1998年猛增了47.4%,并在1999至2004年间保持了年均26.1%的增幅,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的平均年增幅。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是1998年的近5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22%,全口径在校生数为250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祖广  
文章认为 ,中国“入世”在即 ,WTO规则的运行 ,不仅将使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而且将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 ,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 ,为“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平稳、有序、健康地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使其更好地肩负起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电大的创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它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同时又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与贡献。本文采取并立分述的比较方法,将电大置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之下,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契合与互动,从而探讨电大在高教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敏  
近几年来,日本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改革。下面就我去年到日本进修半年所了解的一些情况,作一粗浅的介绍。一、日本近期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在日本的近现代历史上,有三次大的教育改革:第一次是明治时期,随着维新运动的全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张应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中不容回避的一个具有现实性的理论问题。但是,我国高教理论界对此还缺乏应有的关注。最近,有学者在围绕传统文化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商榷中①②,把这一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