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9)
2023(8893)
2022(6848)
2021(6010)
2020(4957)
2019(10564)
2018(10465)
2017(19427)
2016(11030)
2015(12121)
2014(11854)
2013(11269)
2012(9976)
2011(8801)
2010(8472)
2009(7867)
2008(7745)
2007(6762)
2006(5947)
2005(5300)
作者
(36291)
(30313)
(30280)
(28563)
(19255)
(14858)
(13514)
(11981)
(11627)
(10637)
(10347)
(10102)
(9919)
(9696)
(9646)
(9344)
(9317)
(9091)
(8832)
(8821)
(7882)
(7655)
(7410)
(6958)
(6883)
(6756)
(6742)
(6691)
(6299)
(6163)
学科
(41723)
经济(41674)
管理(28820)
(28705)
(21878)
企业(21878)
方法(18492)
数学(16198)
数学方法(15931)
(13432)
中国(12578)
(11789)
业经(10612)
(10016)
农业(9323)
(8390)
贸易(8387)
(8179)
地方(7442)
(7130)
技术(6984)
产业(6792)
环境(6690)
(6400)
(6366)
财务(6343)
财务管理(6333)
(6111)
银行(6064)
企业财务(6041)
机构
大学(158547)
学院(157993)
(59190)
经济(58060)
研究(57581)
管理(55774)
理学(49398)
理学院(48736)
管理学(47422)
管理学院(47194)
(43022)
科学(42072)
中国(40791)
农业(34733)
业大(33975)
(33489)
(31718)
研究所(29744)
中心(25317)
(24736)
农业大学(23312)
(23166)
财经(20592)
(20562)
北京(20044)
(19877)
科学院(19091)
(18915)
(18876)
(18869)
基金
项目(117384)
科学(90517)
基金(86024)
(80317)
国家(79701)
研究(73462)
科学基金(66359)
社会(47223)
(46875)
自然(46813)
自然科(45823)
自然科学(45797)
基金项目(45557)
自然科学基金(44975)
社会科(44833)
社会科学(44818)
(40014)
资助(34404)
教育(33086)
重点(27213)
编号(26691)
计划(25959)
(24938)
(24368)
(24053)
科技(23678)
科研(23509)
创新(22985)
(22355)
国家社会(20561)
期刊
(58774)
经济(58774)
学报(41272)
(39542)
研究(38463)
科学(32120)
中国(29130)
大学(29095)
学学(28257)
农业(26688)
管理(19241)
(18049)
(13988)
业大(12987)
教育(11811)
农业大学(11348)
(11248)
金融(11248)
技术(11246)
(11142)
经济研究(10634)
业经(10594)
财经(9694)
科技(9329)
问题(8392)
(8306)
统计(8123)
(7668)
中国农业(7536)
自然(7505)
共检索到218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祖明  安君  常平  白志辉  
为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和菌体浓度对类球红细菌辅酶Q10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测试了酶法辅助超声波法、超声波法、研磨法和纳米磨法对类球红细菌辅酶Q10的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酶法辅助超声波法、超声波法和研磨法相比,纳米磨法提取类球红细菌辅酶Q10的收率最高。类球红细菌辅酶Q10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与菌体浓度呈量效关系。纳米磨法、酶法辅助超声波法、超声波法和研磨法从类球红细菌提取的辅酶Q10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纳米磨法最好。固液比为1:10时,纳米磨法提取的辅酶Q10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0.160±0.006)μmol Trolox·g-1,对脂质过氧化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爱莲  李保明  呙于明  
为探讨L-肉碱与辅酶Q10单独或共同添加时对腹水症肉鸡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100 mg/kg L-肉碱和40 mg/kg辅酶Q10,采用常规温度缓慢降温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日粮中单独添加辅酶Q10可以显著降低低温组肉鸡36日龄时的红细胞压积(PCV)(0.41 vs.0.31)(P<0.05);单独添加L-肉碱或辅酶Q10以及二者同时添加都可以显著降低腹水症的死亡率(P<0.05)。正常肉鸡心肌细胞采用H2O2诱导凋亡时,发现有细胞色素C大量释放到胞浆中,而不采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荣芳  张子言  李德海  
【目的】蒙古栎实壳富含多酚、黄酮等活性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抑菌等功能。为了深度开发蒙古栎资源,获得抗氧化活性高且高效的制备方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剂浸提法、高剪切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这4种方法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总三萜和可溶性糖物质含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4种提取方法对蒙古栎实壳提取物的官能团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提取方法对蒙古栎实壳提取物的提取效果和抗氧化活性影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酶解法对蒙古栎实壳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最好,每100 g蒙古栎实壳的等量总酚含量高达(1.090±0.570) g,FTIR显示酶解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在3 401、1 039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最大,分别为酚类物质特征基团羟基O-H的伸缩振动和黄酮类物质特征基团C-O-C的伸缩振动。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的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最强,当提取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在0.80 g/L时,·OH清除率高达98.55%,高于VC的清除率(82.03%)。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类物质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结论】对溶剂浸提法、高剪切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提取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发现酶解法提取物的活性物质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高。因此,酶解法是从蒙古栎实壳中提取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有效方法,且酶解法提取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蒙古栎实壳活性物质的制备和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本研究结果为蒙古栎实壳提取物提取技术的选择及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荆雅玮  左佳坤  王志豪  胡剑刚  黄燕  米荣升  苗晋锋  温纳相  陈兆国  韩先干  
#N/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祖明  霍笑靓  高丽萍  惠伯棣  杨卫东  王栋  白志辉  
为了研究类球红细菌SOD的提取工艺,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冻融辅助超声波法和酶法辅助超声波法提取类球红细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表明:酶法辅助超声波法是较优的提取方法。对类球红细菌SOD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较优的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输出功率500W,超声波工作总时间15min,固液比1∶15,酶添加量300μL,酶解温度40℃,酶解pH值7,酶解时间60min。在此较优提取工艺参数下,类球红细菌SOD活性达到385.7 U·mL-1,较优化前提高4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佳梅  蒋雅君  郑亚凤  吴芳彤  郑宝东  田玉庭  
【目的】以籼米为原料,优化富含辅酶Q10红曲的固态发酵工艺。【方法】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以影响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含量的4个关键固态发酵条件(初始ph、接种量、籼米初始含水率、亚油酸添加量)为自变量,以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含量为响应值对上述4个关键发酵条件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红曲分段控温发酵策略。【结果】初始ph、接种量、亚油酸添加量对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影响显著(p0.05),优化确定的红曲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6.0,红曲霉接种量12%,籼米初始含水率50%,亚油酸添加量64m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瓮岳太  薛煜  徐硕  张国亮  刘悦  邸雪颖  
为了确定松栎柱锈菌春孢子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探索并评价松栎柱锈菌春孢子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使用乙醇溶液提取总黄酮,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测定该菌春孢子总黄酮芦丁当量。在单因素探索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抗坏血酸(Vc)做阳性对照,对所得松栎柱锈菌春孢子总黄酮进行总抗氧化能力、总还原力以及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清除羟基自由基(·OH)、清除超氧阴离子(O_2-·)活性的测定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松栎柱锈菌春孢子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云   黎继烈   吴红   申爱荣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缬草精油的质量控制及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缬草根为原材料,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缬草精油,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提取的3种缬草精油分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结合清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评价3种缬草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3种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明显,提取的3种缬草精油共鉴定出87种化合物,主要为烯类、醇类、酯类和醛类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D)鉴定出52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31种,相对含量为46.34%;醇类化合物10种,相对含量为12.23%;酯类化合物4种,相对含量为30.55%。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FE)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29种,相对含量为30.81%;醇类化合物17种,相对含量为13.38%;酯类化合物13种,相对含量为35.59%;醛类化合物11种,相对含量为7.8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BE)鉴定出57种化合物,其中烯类化合物27种,相对含量为27.90%;醇类化合物9种,相对含量为16.20%;酯类化合物9种,相对含量为38.06%。3种缬草精油均含有乙酸龙脑酯、龙脑、氧化喇叭烯(Ⅰ)、百秋李醇、蓝桉醇、缬草醛、塞舌尔烯等42个共同成分,且均以乙酸龙脑酯为主要成分。3种缬草精油均具有清除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质量浓度为0.50 mg/m L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D)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6.62%,55.33%和56.21%;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FE)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81%, 75.64%和82.56%;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SBE)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0.13%, 68.15%和78.64%。3种缬草精油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依次表现为SFE>SBE>SD。【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化合物种类最多,抗氧化活性最强,是提取缬草精油的优选方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学玺  杨震  黄健  严小军  
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海带被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初期,海带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急剧升高,随着感染的进行,二者的活性逐渐下降。(2)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在感染的初期变化不明显,而在感染的后期活性有所增加。(3)在整个感染的过程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的变化无规律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降变化。说明这四种酶在海带抵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作用的时期有所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亦璐  徐梦兰  邓健善  谢甜  郭时印  肖航  唐忠海  胡建兵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脉冲次数、料液比、电场强度对高压脉冲电场(PEF)辅助处理提取水性介质中化橘红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化橘红黄酮的PEF提取工艺;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和AB–8大孔树脂吸附方法纯化提取的化橘红黄酮;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和铁离子还原测定(FRAP)法对化橘红黄酮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场提取化橘红黄酮的最优工艺为脉冲次数250、电场强度7.8 kV/cm和料(W,g)液(V,m L)比1∶70,此时黄酮得率为30.34 mg/g;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的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51.20%、20.90%,大孔树脂吸附的纯化效果更好;粗提取物、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的化橘红黄酮的IC50在DPPH法中分别为428.16、112.43、256.64μg/m L,ABTS法中分别为50.57、24.99、23.59μg/m L;粗提取物、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的化橘红黄酮的抗坏血酸效价在DPPH法中分别为1268.22、4829.67、2115.80 mg/(100 g),ABTS法中分别为31 797.51、64 345.74、68 164.48 mg/(100 g);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粗提取物的化橘红黄酮的FRAP值依次降低,其结果与DPPH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一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亦璐  徐梦兰  邓健善  谢甜  郭时印  肖航  唐忠海  胡建兵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脉冲次数、料液比、电场强度对高压脉冲电场(PEF)辅助处理提取水性介质中化橘红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化橘红黄酮的PEF提取工艺;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和AB–8大孔树脂吸附方法纯化提取的化橘红黄酮;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和铁离子还原测定(FRAP)法对化橘红黄酮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压脉冲电场提取化橘红黄酮的最优工艺为脉冲次数250、电场强度7.8 kV/cm和料(W,g)液(V,m L)比1∶70,此时黄酮得率为30.34 mg/g;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的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51.20%、20.90%,大孔树脂吸附的纯化效果更好;粗提取物、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的化橘红黄酮的IC50在DPPH法中分别为428.16、112.43、256.64μg/m L,ABTS法中分别为50.57、24.99、23.59μg/m L;粗提取物、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的化橘红黄酮的抗坏血酸效价在DPPH法中分别为1268.22、4829.67、2115.80 mg/(100 g),ABTS法中分别为31 797.51、64 345.74、68 164.48 mg/(100 g);大孔树脂吸附、乙酸乙酯萃取、粗提取物的化橘红黄酮的FRAP值依次降低,其结果与DPPH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一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伟  潘梓健  叶宇  程思佳  黄永芳  单体江  
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提取叶下珠次生代谢产物,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通过TLC–MTT–生物自显影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DPPH法测定叶下珠不同提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叶下珠不同提取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叶下珠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层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对木麻黄青枯病菌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的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较强,其EC_(50)和IC_(50)分别为(1.02±0.15) mg/mL、(20.14±0.58)μg/m 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中的化合物主要集中在保留时间9~12 min内。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的候选资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伟  潘梓健  叶宇  程思佳  黄永芳  单体江  
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提取叶下珠次生代谢产物,并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通过TLC–MTT–生物自显影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DPPH法测定叶下珠不同提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叶下珠不同提取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叶下珠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层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细菌活性,对木麻黄青枯病菌的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的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较强,其EC_(50)和IC_(50)分别为(1.02±0.15) mg/mL、(20.14±0.58)μg/m 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中的化合物主要集中在保留时间9~12 min内。叶下珠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的候选资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英  焦学磊  徐志刚  常涛涛  
[目的]本文旨在寻找适合设施樱桃番茄育苗的光照强度。[方法]以红蓝LED光为基本光色,研究了樱桃番茄在光照强度为50、150、200、300、450和550μmol·m-2·s-1下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LED光照强度的增大,植株光合作用增强,植株干、鲜质量显著增加,但光照强度超过300μmol·m-2·s-1,光照强度升高对植株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低光照强度处理下植株叶面积大而薄,株高、节间距大,呈徒长特征。高LED光照强度处理下植株叶厚、茎粗,植株矮壮。樱桃番茄株高、茎粗、节间距及叶面积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越显著。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CAT活性先快速下降后缓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政  刘伟超  何松林  贺丹  尚文倩  宋盈龙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质比LED对红叶石楠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高品质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叶石楠试管苗为材料,采用LED光源的红光R(主波长640nm)和蓝光B(主波长464nm)设计5种不同光质配比(100%R、80%R+20%B、70%R+30%B、60%R+40%B、100%B),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CK),探究不同光质比对红叶石楠试管苗形态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根系活力、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红叶石楠试管苗株高、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总鲜质量在100%R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数、叶长、叶幅、地上部干物率、总干物率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0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根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地下部干物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根系活力在70%R+3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各处理试管苗的可溶性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70%R+30%B处理最高。(3)叶片POD和SOD活性以70%R+30%B处理最高,CAT活性以100%R处理最高,MDA含量以80%R+20%B处理最高。【结论】红蓝光比为7∶3时有利于提高红叶石楠试管苗叶绿素、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有效促进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长,可以作为红叶石楠植物离体培养的最佳光质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