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4)
2023(9815)
2022(8024)
2021(7095)
2020(5815)
2019(12962)
2018(12613)
2017(23799)
2016(12493)
2015(14314)
2014(14360)
2013(13957)
2012(13093)
2011(12099)
2010(12602)
2009(12107)
2008(10699)
2007(9609)
2006(8870)
2005(8241)
作者
(36134)
(30024)
(29727)
(28447)
(19107)
(13983)
(13684)
(11539)
(11493)
(10752)
(10345)
(9897)
(9686)
(9585)
(9268)
(9262)
(8748)
(8718)
(8490)
(8479)
(7849)
(7199)
(7144)
(6907)
(6839)
(6736)
(6511)
(6470)
(6157)
(5990)
学科
(69224)
经济(69164)
管理(35550)
(34470)
(26259)
企业(26259)
(25703)
金融(25696)
中国(23589)
(23268)
银行(23253)
(22623)
地方(20900)
方法(19710)
数学(17079)
数学方法(16959)
(15502)
业经(14460)
(14379)
(13135)
地方经济(12831)
(12723)
(11278)
中国金融(11106)
理论(10129)
农业(9287)
(9276)
贸易(9265)
(8937)
产业(8565)
机构
学院(179144)
大学(177139)
(84845)
经济(82935)
管理(64425)
研究(64336)
中国(55100)
理学(53855)
理学院(53296)
管理学(52482)
管理学院(52154)
(39018)
(36866)
科学(35284)
(31994)
中心(30957)
财经(30216)
研究所(28616)
(28421)
经济学(27883)
(27235)
(26136)
经济学院(24830)
北京(23605)
(23164)
(23044)
(22602)
师范(22327)
财经大学(22174)
业大(22004)
基金
项目(112801)
科学(88364)
研究(86923)
基金(79866)
(68237)
国家(67621)
科学基金(57776)
社会(56910)
社会科(54018)
社会科学(54005)
(45571)
基金项目(41164)
教育(38761)
(36596)
编号(35791)
自然(33159)
资助(32434)
自然科(32401)
自然科学(32393)
自然科学基金(31814)
成果(30306)
(26798)
重点(25723)
课题(25528)
(24158)
(24137)
国家社会(24016)
创新(22648)
发展(22543)
项目编号(22466)
期刊
(102466)
经济(102466)
研究(59463)
中国(41385)
(32516)
金融(32516)
(30229)
管理(25896)
学报(24742)
(23805)
科学(21989)
教育(19585)
大学(19280)
学学(18142)
经济研究(18030)
技术(17103)
财经(16320)
农业(14915)
业经(14385)
(14305)
问题(12459)
图书(10808)
技术经济(9921)
(9908)
国际(9339)
统计(9088)
理论(8933)
世界(8855)
商业(8585)
(8427)
共检索到296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薛锋庆  
<正>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服务实体经济是商业银行的天职和根本宗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商业银行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培育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构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凤芝  王群勇  
利用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2)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得到有效验证;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这一影响并不显著。(3)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要素重塑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4)考虑空间因素后,数字普惠金融仍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与决策依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牟乃密  
金融科技正在加速改变传统银行的金融生态和经营模式。当前,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科技进步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迅猛发展,正在创造新的模式、业务、流程与产品,加速改变银行的金融生态和应用模式,在银行业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全球来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海峰  金允景  
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要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从服务的广度、深度、重点领域等维度,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革新;通过普惠金融系统、金融创新和完善的顶层设计,持续完善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促进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翟坤  赵国庆  
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尽管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一直在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但是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我国银行业的垄断性结构等因素,共同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随着我国经济模式发生较大变化,金融科技应运而生,通过重构企业信息网络、发展普惠金融、完善货币政策体系,金融科技有望创新性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科学精准地对金融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金融体系还需练好内功,既要完善内部机制,理清不同市场的角色分工,又要确立合理的监管模式,维护市场活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逄金玉  
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在分析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就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跃  
现代金融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和管理风险的核心制度。从金融工作的本质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健康运行的金融体系,能够把资源配置给最有效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要有效管理好资源在跨时空配置交易中的潜在风险,保障经济金融安全,以达成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目标。金融工作必须遵循金融发展的一般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辉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命脉所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然而,近年来,金融业的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却逐渐偏离,资本"避实就虚",资源错配,引发实体经济"空心化"。为此,文章提出需要从源头引导金融活水,滋润实体经济,优化信贷结构,分层服务,发挥金融配置资源的引导作用,均衡经济结构。同时,要在严把风险底线的基础上,疏通现有融资渠道,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