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9)
- 2023(12680)
- 2022(11130)
- 2021(10544)
- 2020(8908)
- 2019(20180)
- 2018(20265)
- 2017(38341)
- 2016(20993)
- 2015(23600)
- 2014(23012)
- 2013(22718)
- 2012(20675)
- 2011(18464)
- 2010(18743)
- 2009(17061)
- 2008(16462)
- 2007(14494)
- 2006(12660)
- 2005(11004)
- 学科
- 济(76726)
- 经济(76636)
- 管理(66254)
- 业(62915)
- 企(54987)
- 企业(54987)
- 方法(34996)
- 数学(29447)
- 数学方法(29086)
- 中国(21673)
- 农(20739)
- 财(20585)
- 技术(19526)
- 业经(19177)
- 学(17009)
- 制(16931)
- 地方(16571)
- 理论(15141)
- 农业(13842)
- 和(13575)
- 技术管理(13250)
- 务(13079)
- 财务(13014)
- 财务管理(12992)
- 贸(12983)
- 贸易(12970)
- 银(12962)
- 银行(12921)
- 划(12571)
- 易(12568)
- 机构
- 大学(285656)
- 学院(283678)
- 管理(118447)
- 济(108506)
- 经济(105807)
- 理学(102536)
- 理学院(101451)
- 管理学(99841)
- 管理学院(99311)
- 研究(90950)
- 中国(68041)
- 京(61001)
- 科学(56471)
- 财(50767)
- 所(44228)
- 江(43060)
- 中心(42491)
- 农(41557)
- 业大(41136)
- 研究所(40134)
- 财经(40030)
- 北京(38598)
- 范(38177)
- 师范(37868)
- 经(36276)
- 州(35197)
- 院(33579)
- 农业(32108)
- 经济学(30846)
- 技术(30760)
- 基金
- 项目(196182)
- 科学(155036)
- 研究(147319)
- 基金(140987)
- 家(121375)
- 国家(120282)
- 科学基金(104766)
- 社会(91491)
- 社会科(86581)
- 社会科学(86561)
- 省(78343)
- 基金项目(75567)
- 教育(68067)
- 自然(67845)
- 自然科(66290)
- 自然科学(66275)
- 自然科学基金(65115)
- 划(64950)
- 编号(60962)
- 资助(56752)
- 成果(49707)
- 创(45075)
- 重点(43249)
- 部(42613)
- 课题(42113)
- 发(41315)
- 创新(41204)
- 项目编号(38298)
- 大学(37058)
- 科研(37017)
- 期刊
- 济(121064)
- 经济(121064)
- 研究(85269)
- 中国(60110)
- 管理(45124)
- 学报(42120)
- 科学(39671)
- 教育(39440)
- 财(38668)
- 农(37224)
- 大学(32336)
- 学学(29770)
- 技术(26059)
- 农业(25904)
- 融(24299)
- 金融(24299)
- 业经(20380)
- 财经(18711)
- 图书(18435)
- 经济研究(18198)
- 科技(16406)
- 经(15884)
- 问题(14891)
- 理论(14631)
- 技术经济(14324)
- 业(13754)
- 实践(13677)
- 践(13677)
- 现代(12858)
- 坛(12653)
共检索到419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侯光明 范建民
在分析研究生科研团队的性质、特点和类型的基础上,对制约这一特殊科研团队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研究生的待遇水准、不断优化团队管理和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出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绩效的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团队 绩效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静 陈洪根
在实施“研究生创新工程”背景下,立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绩效,基于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基本内涵的分析,针对其固有特性,构建了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管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 科研创新团队 绩效 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洪根 薛静
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背景下,立足于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绩效,基于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了其不同于传统团队的固有特性,内容包括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方式、团队目标、成员特性和管理手段等方面。
关键词:
科研创新团队 特性 研究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浪
高校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决定了我们国家未来的科研创新水平。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延伸科研价值链。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科研创新现状,深入剖析研究生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根固本、夯实基础、牢抓关键、重视保障四位一体的提升途径,旨在全面提升我国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国家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研究生 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建红 贾钢涛
研究生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群体,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着力培 养的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抓好研究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研究生党组织的建设是摆在各高 等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应从目前研究生党建存在的问题出发,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耀华
分析了研究生党校建设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研究生党校建设创新的思路:引入新颖、多样的学习方式;安排务实、前沿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手段;建设优秀、坚实的党校队伍;执行严格、规范的考核把关;同时指出研究生党校建设创新要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内容与形式、觉悟与能力、学术与政治等几对关系。
关键词:
研究生 党校建设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亚清 王文利 王怡然
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H·哈肯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后期创建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理论。它以突变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了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汲取耗散结构理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是通过怎样的合作才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协同学揭示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试运用协同学中开放与非平衡态、竞争与协同、序参量与伺服等观点,就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迪冲
从分析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出发,探讨了研究生思想道德存在的"知行不一"现象及其可能原因,最后提出了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的建议措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照云
讨论了学术创新的一般形式;指出研究生要取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应具备必要的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跨学科知识和研究论文写作知识;认为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指出要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完善教育教学监控体系。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创新 知识结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廖和平 高文华 王克喜
界定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制约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即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郁,培养方案不够科学规范,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创新实训平台难以保障,论文评审答辩不够严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进对策,主要包括:凸显创新文化培育,着力培养方案优化,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改善科研实训条件,严格论文评议环节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静 张骏
借助教育部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契机,西北工业大学立项启动了“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项目,有效地建设人力资源孵化器,积极鼓励研究生从事“自选项目、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原则下的独立创新活动,深入地探索全面免费开放的实验室建设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
创新 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 人力资源孵化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侯映霞 李华 冯斌 郑小林
根据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构建团队的经验,提出了导师驱动、学术领袖驱动、兴趣驱动、项目驱动等四种团队构建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征及其优缺点,并进一步指出了在团队构建过程中,须突出创新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前沿性、目标一致性与技能互补性、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等原则。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团队 构建模式 原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纪瑛 郭文革
以"中美青年科技人员合作研究计划"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核心小组访谈的方式,分析了解了美国研究生对中国研究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自主研究能力、研究动机和研究目的、师生关系四方面的分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调整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合作研究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正明 耿筠
从分析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出发,结合目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实际问题,研究了影响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因素,提出了培养研究生创造能力的一些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