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4)
2023(6108)
2022(5212)
2021(4876)
2020(3871)
2019(8945)
2018(8617)
2017(16965)
2016(9272)
2015(10325)
2014(10277)
2013(10341)
2012(9843)
2011(8847)
2010(9163)
2009(8402)
2008(8214)
2007(7568)
2006(6973)
2005(6316)
作者
(26517)
(21977)
(21977)
(21368)
(14256)
(10500)
(9817)
(8626)
(8611)
(8386)
(7632)
(7253)
(7215)
(7201)
(7089)
(6877)
(6505)
(6500)
(6413)
(6403)
(5659)
(5515)
(5440)
(5126)
(5066)
(5062)
(4964)
(4937)
(4537)
(4506)
学科
(41838)
经济(41810)
(27990)
管理(27160)
(22697)
企业(22697)
方法(14261)
(13585)
地方(12438)
数学(11976)
数学方法(11815)
业经(11562)
中国(10884)
产业(9624)
(9163)
(8955)
(8611)
贸易(8604)
农业(8588)
(8378)
(8113)
技术(7525)
(6868)
环境(6789)
地方经济(6749)
及其(6370)
(6024)
(6009)
(5903)
银行(5895)
机构
学院(134355)
大学(129462)
(61678)
经济(60452)
管理(53359)
研究(47846)
理学(45305)
理学院(44816)
管理学(44201)
管理学院(43941)
中国(36168)
科学(27975)
(27449)
(26882)
(23801)
(21946)
中心(21755)
研究所(21389)
财经(20764)
(20366)
(18736)
经济学(18574)
业大(18423)
(17931)
(17375)
师范(17251)
(17090)
北京(16949)
经济学院(16763)
(16097)
基金
项目(87058)
科学(69555)
研究(66729)
基金(62096)
(53142)
国家(52708)
科学基金(45549)
社会(42699)
社会科(40712)
社会科学(40707)
(36055)
基金项目(32179)
教育(29525)
(28421)
自然(27925)
自然科(27241)
自然科学(27235)
编号(27128)
自然科学基金(26769)
资助(25590)
成果(21845)
(21187)
重点(19855)
课题(19764)
(18899)
(18437)
发展(17856)
(17580)
国家社会(17413)
创新(17126)
期刊
(73275)
经济(73275)
研究(41862)
中国(27315)
管理(21511)
(19588)
(19038)
科学(17205)
学报(16371)
(14323)
金融(14323)
教育(14170)
业经(13402)
农业(13357)
大学(13185)
技术(12759)
学学(12565)
经济研究(11479)
财经(10259)
问题(9831)
(9095)
(8171)
技术经济(7572)
(7016)
现代(6973)
国际(6914)
科技(6785)
(6661)
商业(6627)
统计(6560)
共检索到210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  
建材工业是湖南的优势产业之一,研究其产业竞争力,对于提升工业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合运用当前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通过考察建材工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湖南建材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其竞争力在全国处较低水平、并呈下降趋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平  熊曦  
为分析湖南省各地州市工业竞争力的基本情况,文章从区域工业规模、工业效益和工业成长三个层面构建湖南各地市州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各地市州工业竞争力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湖南各地市州工业竞争力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而造成这种不平衡性的因素主要是工业企业规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对此,提出新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大政策投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规模型企业、加强工业支撑人才培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梦觉  
文章通过建立横向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竞争力模型,利用SAS统计软件,对各省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定,重点对湖南省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而且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奇修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大省,稻谷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湖南的粮食加工业并不发达,与产粮大省的地位不匹配。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粮食加工和流通是实现湖南由产粮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比分析湖南省与国内外的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湖南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制约因素和新时期的机遇,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展湖南粮食产业化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梦觉  彭小平  
文章论述了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生产率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会带来经济发展的低成本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具有技术制度创新优势等方面阐明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指出发展湖南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提高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国顺  杨昆  
制造业在湖南省各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所在。文章从多视角着眼,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评价湖南省制造业的竞争力,并筛选出湖南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湖南省制造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静雯  杜红梅  
对影响湖南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外部因素主要有:世界贸易自由化、世界生猪进口、主要竞争者的出口情况、制度环境和资源条件;内部因素包括:专业化水平、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投入、质量与品牌。然后,通过构建两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湖南省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竞争者的出口值、内部因素是影响湖南省猪肉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华  
地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关键条件。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根本的是工业化,提升河南核心竞争力就是提升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有增强政府管理服务的质量和能力,基于大众的人力资源开发,构建有效的企业家培养环境,建立基于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机制和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全球化机遇,打造河南品牌让全世界都知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强  
装备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产业群体,由许多大中小型装备工业企业组成。在我国装备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占主导地位。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全国大中型装备工业企业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装备工业企业的比重为:企业数占17.4%,总产值占51.1%,固定资产净值占70.4%。这说明大中型企业仍是我国装备工业的主力军,而且这些大中型企业多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型企业。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企业竞争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姣飞  
为了综合统计与测度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构建了包含1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各城市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测量了其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长沙、岳阳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相对较高,娄底、益阳的排名则相对靠后,而旅游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张家界与湘西排名则处于中游水平。这说明城市旅游发展不仅有赖于丰富的旅游资源,还受到信息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第一,在引资政策方面要实现从利用优惠政策向采用竞争政策的转型。以优惠政策创造的低成本"洼地"红利空间已经基本消耗殆尽,同时也意味着以扭曲要素价格的方式引进资源和配置生产要素面临困难。未来引进外资,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在引资政策上必须实现由原有的优惠政策向竞争政策的转型。因为竞争是市场的核心和灵魂,唯有实施竞争政策,才能在市场的基础上引导资源在产业间、产业内以及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有效克服资源配置中的行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邹宏霞  于吉京  苑伟娟  
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和新增长点。在对乡村旅游资源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与竞争力提升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炳发,韩静轩,王利,初凤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邱询旻  
在信息网络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鉴于中国科技水平的差距,笼统地倡导科技创新,难以收到实际效果。中国“入世”后将与世界上科技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竞争,这是一场科技实力相差悬殊的不对称竞争。欠发达的中国应该有效利用后发优势,急速创造企业家成长的条件和氛围。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激情和管理才能,使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的功效,发现和掌握具备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成功地推进市场并形成市场主流化效应,以弥补科技研究力量薄弱、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加速经济发展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