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1)
2023(10664)
2022(8748)
2021(8404)
2020(6677)
2019(15175)
2018(14727)
2017(28264)
2016(15522)
2015(17345)
2014(17369)
2013(17145)
2012(16118)
2011(14923)
2010(15419)
2009(14385)
2008(14155)
2007(13283)
2006(12339)
2005(11210)
作者
(43544)
(37023)
(36789)
(34758)
(23227)
(17712)
(16349)
(13914)
(13887)
(13474)
(12588)
(12317)
(11896)
(11743)
(11493)
(10986)
(10969)
(10936)
(10634)
(10421)
(9483)
(9233)
(9041)
(8652)
(8524)
(8466)
(8332)
(7972)
(7590)
(7500)
学科
(66724)
经济(66637)
(50636)
(49594)
管理(38504)
农业(33825)
(27717)
企业(27717)
业经(20666)
中国(20115)
地方(19561)
方法(19380)
(15738)
数学(15517)
数学方法(15293)
(14895)
(14812)
农业经济(12853)
(12826)
(11396)
贸易(11387)
及其(11103)
(11081)
(10901)
(10785)
发展(10520)
(10508)
(10448)
银行(10444)
(10166)
机构
学院(224209)
大学(216785)
(93616)
经济(91478)
管理(85123)
研究(79621)
理学(71906)
理学院(71069)
管理学(70023)
管理学院(69555)
中国(63078)
(53395)
科学(46042)
(46029)
(43529)
农业(39973)
(39106)
中心(38278)
(37322)
业大(35534)
研究所(34783)
(33115)
师范(32909)
财经(32350)
(29603)
(29170)
北京(29017)
(28043)
(27475)
经济学(26381)
基金
项目(141518)
研究(111994)
科学(111365)
基金(100165)
(86011)
国家(85090)
科学基金(72230)
社会(71450)
社会科(67132)
社会科学(67118)
(56562)
基金项目(53036)
教育(49237)
编号(48679)
(46099)
自然(42570)
自然科(41431)
自然科学(41422)
自然科学基金(40705)
成果(40641)
资助(39835)
(34023)
课题(33474)
重点(31443)
(31407)
(31141)
(29475)
国家社会(29113)
(28926)
(28666)
期刊
(122097)
经济(122097)
研究(68290)
(59242)
中国(53085)
农业(39903)
科学(31697)
学报(30518)
(30279)
管理(28182)
教育(27295)
(26600)
金融(26600)
业经(26248)
大学(25046)
学学(23180)
技术(18864)
(18466)
问题(17207)
农村(15607)
(15607)
农业经济(15585)
经济研究(15459)
财经(15263)
(13187)
世界(13067)
(12732)
经济问题(12468)
图书(12113)
资源(11780)
共检索到36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柳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带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既存在优势和机遇,也存在劣势和威胁,它在推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贡献度需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提升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乡村旅游业的法制化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琼慧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支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然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加快经济提升的同时,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碳的排放。因此,发展"低碳乡村旅游"将成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政府、乡村旅游开发者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角度就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发展"低碳乡村旅游"进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云美  
欠发达地区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具有共同的归宿,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应做好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提高参与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雄瑾  陈守辉  
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产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旅游产业获得了更好更大的发展机遇。但许多地方由于政府规划编制滞后,引导乏力,导致乡村旅游无序开发。本文通过分析融水县乡村旅游发展优势、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构思了民族地区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友国  
乡村旅游已经悄然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铁  刘健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小康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实践这一重大战略,必须要以惠及“三农”为目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乡村旅游因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必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珍堂  
"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仍在欠发达地区。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难题。以黄冈市为例,分析和概括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性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先菊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文旅康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带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最终实现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然而,由于思想认识与政策支持不足、优质资源整合开发能力不足、产品迭代升级不足和基础服务体系支撑不足等,影响了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交叉融合,制约了农文旅康深度融合发展。为此,应从以下四个维度高质量推动民族地区农文旅康深度融合发展: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健全农文旅康融合要素保障机制;二是强化农文旅康资源统筹开发利用,探索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三是强化数字技术的应用,赋能农文旅康融合发展;四是培育多元化农文旅康融合主体,打造农文旅康融合新载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明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在大力发展和提升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瑛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就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我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互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遵东  
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助于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有助于优化农村社会文化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旅助农”,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乡村旅游业在推进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及相关的对策,为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苏荣  
因为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多位于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然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惠明  
如何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和旅游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静佳  
民族地区乡村参与旅游发展应以乡村为主导还是以外来利益为主导一直是旅游发展中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藏族村旅游发展过程和乡村参与旅游的现状进行梳理,在厘清洛茸村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效应基础上,提出需要吸引包括政府、企业、第三方力量和乡村村民在内的多元化的乡村治理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将有助于构建基于乡村能力建设基础上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形成多中心治理的旅游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