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6)
2023(6611)
2022(5189)
2021(4474)
2020(3837)
2019(8483)
2018(8438)
2017(16574)
2016(8575)
2015(9363)
2014(9136)
2013(9343)
2012(8365)
2011(6998)
2010(7320)
2009(7059)
2008(7288)
2007(6577)
2006(5845)
2005(5517)
作者
(23357)
(19727)
(19543)
(18107)
(12702)
(9062)
(8904)
(7529)
(7228)
(7131)
(6642)
(6554)
(6491)
(6101)
(5889)
(5838)
(5830)
(5815)
(5698)
(5564)
(4839)
(4742)
(4668)
(4547)
(4475)
(4365)
(4324)
(4191)
(3876)
(3842)
学科
(65288)
(61463)
企业(61463)
管理(45353)
(41097)
经济(41038)
业经(22344)
(18029)
(17644)
方法(17339)
(15457)
财务(15451)
财务管理(15446)
企业财务(14589)
技术(13767)
农业(13749)
(10581)
数学(10438)
数学方法(10407)
(10383)
企业经济(10270)
(9993)
经营(9649)
(9637)
技术管理(9542)
理论(8840)
中国(8659)
(8036)
(7777)
贸易(7771)
机构
学院(127567)
大学(120722)
管理(58783)
(57595)
经济(56577)
理学(50196)
理学院(49853)
管理学(49545)
管理学院(49295)
研究(33316)
中国(30047)
(27355)
(24310)
财经(21404)
(20796)
(20755)
(19379)
商学(17736)
科学(17729)
商学院(17592)
业大(16449)
(16265)
经济学(16191)
农业(16153)
中心(16144)
经济管理(16050)
(15714)
财经大学(15428)
北京(14938)
经济学院(14736)
基金
项目(79700)
科学(65165)
研究(62405)
基金(58990)
(48947)
国家(48392)
科学基金(44663)
社会(42157)
社会科(40025)
社会科学(40014)
(32854)
基金项目(31525)
自然(27415)
自然科(26857)
自然科学(26852)
自然科学基金(26478)
教育(26136)
(26122)
编号(25766)
(24794)
资助(22522)
(20755)
成果(19425)
创新(18258)
(17713)
(17667)
国家社会(17384)
(17109)
项目编号(16936)
重点(16769)
期刊
(69967)
经济(69967)
研究(35262)
管理(26833)
(25119)
中国(23896)
(20497)
业经(14840)
农业(14413)
科学(13876)
技术(13254)
学报(11966)
(11886)
金融(11886)
财经(10885)
经济研究(10345)
大学(10258)
(10177)
学学(9734)
(9511)
技术经济(9347)
问题(8691)
财会(8611)
现代(8040)
商业(7865)
图书(7630)
世界(7318)
(7108)
会计(7106)
经济管理(6890)
共检索到195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采用2000-2012年中国四大经济区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区域城镇功能的提升效应,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功能提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次,现代服务业就业水平对各区域城镇功能均有显著提升作用,但现代服务业产出水平对城镇功能的提升作用具有实质性的区域差异;再次,分阶段分析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对城镇功能提升的贡献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最后,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各层面功能的提升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中国入世至今的十余年间,服务业发展很快,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断提升。文章分析了加入WTO以来中国服务业真实开放度的提升对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服务业真实开放度促进了中国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增长。若不考虑加入WTO因素,中国服务业真实开放度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竞争力平均提高0.09个百分点,但是考虑加入WTO因素以后,中国服务业真实开放度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竞争力增长不到0.01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加入WTO以后,服务业开放度的提升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显著下降。同时,人力资本和服务贸易竞争力是影响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中国加入WTO后,服务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王梦婷  秦涛  
近几年来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人力资本的提升作用也不断显现。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服务业国际转移如何促进我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提升,接着通过实证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能够促进中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发展,进而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和连  成丽红  孙天阳  
本文结合双边出口增加值核算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1995-2011年40个国家的服务贸易网络重新解构为4种增加值网络,分析不同服务业增加值网络的结构特征,检验了承接国在离岸服务外包网络中的角色和地位对其在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网络中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承接国服务外包网络地位的提高促进了其在服务业各增加值网络中地位的跃升,且对返回的国内增加值网络影响更显著。离岸服务外包网络特征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网络地位的影响,因承接离岸服务外包要素密集度和社团结构的差异而呈现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生产率提高和技术外溢是一国离岸服务外包网络联系广度、强度及网络中心性影响其服务业网络分工地位的主要渠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立彬  
服务业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为东道国制造业提供优势服务投入。直接层面上,这种优势投入会提高东道国制造业效率,服务业FDI吸引制造业FDI进入,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结构升级;间接层面上,服务业FDI通过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增加东道国服务种类、降低服务价格、导致服务业跨国技术外溢等方式促进东道国服务业发展,进而促进东道国制造业的效率提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近十几年来 ,西方部分学者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史观 ,重新审视中国历史 ,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 1 70 0年至 1 82 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 2 3 1 %增长到 32 4 %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 2 3 3%增长到 2 6 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 1 80 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钟晓君  刘德学  
基于广东各细分服务行业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服务业FDI与服务业行业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FDI对不同服务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一些服务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对行业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另一些则具有消极影响,还有一些没有显著的生产率效应。为促进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应根据不同服务行业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利用外资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保伦  路红艳  
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和要素密集、地理聚集、价值增值等特性,决定了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制造业生产率、产业集群竞争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尤其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由于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地区制造业的需求、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的支持、地区政策的推动,因此要在从地区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互动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朝武  
在服务性企业中,员工面临着复杂的界面交互关系,工作效率受到界面交互障碍的影响。界面管理注重对交互关系进行整合、调控,以提高员工的整体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服务业员工所面临的交互障碍,并提出了沟通、协调、融合、协同等界面管理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  孙早  
世界产业发展史表明,当一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随着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其产业结构演变亦呈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特征。以工业化国家为参照,现阶段我国人均收入远未达到工业化国家去工业化时的水平,此时收缩工业产出和就业规模,可视为一种被动去工业化,客观上不利于服务业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估计了去工业化对服务业效率的影响。在控制住市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后,研究结果显示:(1)去工业化与服务业效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2)去工业化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对传统服务业效率产生负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杜运苏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引发能源不足、环境污染恶化和贸易争端加剧等问题,中国制造业到了需要转型的时候。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亚产业,具有能耗小、污染少、附加值高等方面的行业特点,加快其发展将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间的产业融合,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作为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最核心的投入要素,可采取"干中学"的方式加速其成长和培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永文  康涛  
作为工业部门的重要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工业化发展具体重要作用。为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助力工业效率提升,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的作用路径,采用2005—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考虑空间效应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就可能存在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不仅表现为“本地效应”,而且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考量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知识存量和改善市场环境这三条路径来作用于工业效率并助力工业效率的提升;(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助力工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其对工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文  孙早  
世界产业发展史表明,当一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随着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其产业结构演变亦呈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特征。以工业化国家为参照,现阶段我国人均收入远未达到工业化国家去工业化时的水平,此时收缩工业产出和就业规模,可视为一种被动去工业化,客观上不利于服务业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2005—2014年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数据估计了去工业化对服务业效率的影响。在控制住市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后,研究结果显示:(1)去工业化与服务业效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2)去工业化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对传统服务业效率产生负效应;(3)去工业化通过削弱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有效需求从而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沂秀  宋炳良  任阳军  张鑫  
基于2005-2016年中国24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实证检验生产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的影响作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本身存在"时间惯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生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不仅显著促进本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还对相邻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生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仅有利于本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东部地区生产服务业多样化和专业化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仅得益于生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而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并未受到生产服务业集聚的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小涓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通过一个多元回归模型确认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因 素,并据此对2010年和2020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及比重进行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