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0)
2023(9620)
2022(8075)
2021(7327)
2020(5742)
2019(13218)
2018(12989)
2017(23069)
2016(13474)
2015(15575)
2014(15778)
2013(14919)
2012(14278)
2011(13214)
2010(13730)
2009(11948)
2008(11936)
2007(10908)
2006(9853)
2005(9266)
作者
(39192)
(32283)
(32045)
(30359)
(20595)
(15664)
(14891)
(12561)
(12356)
(11936)
(11042)
(10963)
(10504)
(10342)
(10101)
(10001)
(9794)
(9583)
(9435)
(9235)
(8522)
(8142)
(7867)
(7617)
(7576)
(7338)
(7245)
(7210)
(6675)
(6505)
学科
(54541)
经济(54495)
(28802)
管理(28458)
(21978)
企业(21978)
中国(20063)
地方(18991)
(16593)
方法(16296)
教学(15984)
理论(15917)
业经(14858)
教育(13513)
数学(12361)
数学方法(12082)
农业(11553)
(11075)
(10661)
地方经济(10444)
(9573)
金融(9570)
(9549)
银行(9521)
(9366)
学法(9360)
教学法(9360)
(9329)
(9326)
贸易(9314)
机构
学院(192404)
大学(187912)
(69462)
研究(68930)
经济(67646)
管理(61328)
理学(50984)
理学院(50153)
管理学(48931)
中国(48861)
管理学院(48551)
科学(42785)
(41935)
(35890)
师范(35546)
(35441)
(33053)
(33039)
(32363)
研究所(31861)
中心(30525)
师范大学(28136)
北京(27473)
技术(27230)
教育(27182)
(26909)
业大(26759)
农业(25465)
财经(24599)
(24170)
基金
项目(117022)
研究(94638)
科学(90203)
基金(76032)
(65143)
国家(64375)
社会(54816)
科学基金(53874)
社会科(51744)
社会科学(51733)
(51384)
教育(49303)
(42253)
编号(42090)
基金项目(39746)
成果(36572)
课题(33173)
(31787)
自然(31425)
自然科(30665)
自然科学(30659)
资助(30382)
自然科学基金(30096)
(28147)
重点(27979)
发展(25769)
(25292)
(25073)
(24995)
规划(24969)
期刊
(90124)
经济(90124)
研究(66200)
中国(55201)
教育(53693)
(31918)
学报(30027)
科学(26458)
管理(25216)
(24402)
大学(23443)
技术(22408)
农业(22058)
学学(20991)
(17963)
金融(17963)
业经(16325)
职业(15257)
经济研究(13532)
财经(13415)
图书(12148)
(11885)
(11789)
问题(11756)
(11529)
论坛(11529)
技术教育(10014)
职业技术(10014)
职业技术教育(10014)
(9796)
共检索到316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思宇  黄甫全  
教师专业发展是开发课语整合式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其知识基础与能力框架成为研究焦点。《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师能力矩阵》和《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师教育的欧洲框架》,描绘出课语整合式学习中教师应该融会贯通的四大专业知识和七种专业能力。前四者即课目内容知识、目的语知识、课语整合式教育学知识以及技术知识,后七者则分别为跨文化教学能力、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班课管理能力、资源创生能力和学习性评估能力。据此,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需要以高效培养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师为旨归,合作创建职前课语整合式学习教师的"专家-新手共同体"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灵丽  
课语整合式学习自199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人们对它的发展功能进行了广泛研究。结果表明,课语整合式学习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具有三大发展功能:一是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显著提升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二是促进认知能力发展,尤其凸显出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概念建构能力的提高;三是涵养跨文化能力,具体包括提升跨文化认知、丰富跨文化情感以及发展跨文化行为技能。因而,课语整合式学习越来越受重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陈娟  
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提升综合国力的一个标准,也是促进学科教学与教师成长的重要的因素,在新的形式与环境下,对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化严重影响到教师的素养。从教师的专业化入手,探讨教师的素养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向明  
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学习"是教师教育界和研究界比较流行的两个概念,它们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发挥了什么现实功能?反映了对教学作为一门专业的什么理解?本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分析,说明它们在知识观、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教师的培养方式以及教师质量评估标准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将教师作为有"缺陷"的人,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将固定不变的知识传授给教师。而教师"专业学习"的概念更注重从教师真实的学习体验出发,理解教师针对自己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与教师同行和外来专家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虽然它们的产生具有历史时间性,在空间上承担了不同的任务,但是如果我们对其异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忠昌  黄海泳  
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导航者,是职业教育教师整体专业发展的催化者和教师个人成长的示范者。不同角色定位对应地要求创新团队具备以发展力、合作力、引领力和学习力为核心的专业素养。基于团队的多重角色塑造和专业素养培养,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创建队内队外双循环互动机制、利用团队专业优势引领教学创新、激发内外动机调动教师发展主动性以及建立数字化智能评价机制,助力团队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闻婧  
当教师从面向"物"的教学交往转向面向"人"的教学交往时,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才得以展现。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是教师承认学生学习主动性,始终建立自身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关联与联系的专业素养。其构成要素包括:发出邀请的素养、善于倾听的素养和主动协助的素养。其形成路径包括:在澄明理解中邀请、在虚心探究中倾听和在适度表现中协助。培养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使教师在隐蔽中敞亮、在被动中能动、在助人中成人,使学生重获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独特性,也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不断深化、巧化、活化中走向博厚、高明和悠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姜旭英  
科学教师的科学史哲素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而我国当前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中都未重视科学史哲教育,我国的科学教师科学史哲素养缺失,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步履维艰。欲改变此种局面,我们认为:科学史哲书刊的编撰与出版亟待重视;科学教师教育中必须关注科学史哲;中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应该融入科学史哲。通过这些努力,促进我国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推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仲小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逻辑分析法,对大数据时代下教师生存空间的转变进行一系列的解读,并对教师大数据时代专业素养核心的新结构要求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学习分析与数据利用是核心要素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从而提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促进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海燕  
教育实践课是师范院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以获取实践知识、发展实践能力与实践智慧的学习活动。从课程类别分,包括专业观察、见习、实习、实验、论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与各类教育性实践活动。从课程层次分,包括观察性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综合性教育实践与研究性教育实践。相对理论类课程而言,教育实践类课程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会英  黄甫全  
课语整合式学习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于欧洲,根植于建立多种语言、多元文化的文化自觉境脉之中。课语整合式学习彰显文化的意蕴和功效,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原理、文化的功能性原理和文化的建构性原理。已有的研究文献表明,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多元文化意识、提升语言技能水平、建构课目知识体系和发展高级思维能力。课语整合式学习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开发,展现出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正在谱写外语教学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文化新时代。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娣   冀晓雨  
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以及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劳动教师回应学生劳动素养、胜任劳动课程需要综合而实践的专业素养。为此,基于劳动教育政策文件以及教师素养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劳动教师专业素养指标框架:劳动教育理念素养,劳动教育知识素养以及劳动教育能力素养,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检验,进而采用问卷调查对西北民族地区四个省份的629位劳动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系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西北民族地区劳动教师专业素养整体偏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所在地、教师学历、教师专业类型以及教师专业素养发展配套机制会对西北民族地区劳动教师专业素养产生显著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促进劳动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树立劳动教师理念素养;创建数字化劳动教师发展协作网络,强化劳动教师知识素养;完善劳动教师培养培训模式,锤炼劳动教师能力素养;建立健全劳动教师专业素养标准,提供劳动教师素养发展遵循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超  徐凤  
高职院校实践课教师作为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在高职教育中从事实训、实习、专业技能课、毕业设计与指导等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其专业发展是职业能力动态生成与教育需求的现实表达,体现了高职教育性质以及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征。其专业发展既是学科专业发展也是教育专业发展,既是专业技术发展也是专业反思发展,既是静态的专业素养构成也是动态的专业提升;实践课教师通过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实践性教学、生产实践和自我反思等途径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自主与自觉、专业伦理和专业服务等要素不断耦合并更新,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新手变为专家型教师,最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友初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在先天条件基础上,经历养育、教育和实践等各种后天途径逐步养成,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显著影响的素质和修养,是教师从事符合时代发展的职业活动所需心理品质的总和,具有专业性、统领性和发展性等特征。采用扎根理论,对2167个调查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教师品格、教师知识、教师信念和教师能力被认同程度较高,可视为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维构成要素,进而分为教育情怀等12个二维要素。在比较了教师专业素养5种常用的测评方式后,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提升教师专业价值,构建以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培养教师在实践中的自我反思能力等路径,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广文  魏淑华  
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教师专业化,它强调的是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是针对忽视教师自我的被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 其突出的是教师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又要实现其人格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展现。传统教师专业发展以普适性知识和经验为内容,通过有组织的外在灌输,把教师训练为能履行社会职责的"工具人",教师教学个性被严重遮蔽。要解放教师教学个性,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以体验和反思为途径,注重教师个体实践知识的生成,从而使教师成为"自我"与角色相统一的"生命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