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4)
2023(4362)
2022(3470)
2021(3282)
2020(2471)
2019(5555)
2018(5736)
2017(11658)
2016(6298)
2015(7214)
2014(7225)
2013(7228)
2012(6904)
2011(6308)
2010(6396)
2009(6247)
2008(6037)
2007(5582)
2006(5143)
2005(4702)
作者
(17780)
(14696)
(14443)
(14125)
(9065)
(6751)
(6716)
(5531)
(5366)
(5171)
(4822)
(4665)
(4594)
(4486)
(4396)
(4313)
(4232)
(4228)
(4214)
(4206)
(3685)
(3549)
(3547)
(3428)
(3305)
(3285)
(3197)
(3131)
(2864)
(2797)
学科
(25665)
经济(25645)
管理(18201)
(15269)
方法(10953)
中国(10837)
(10329)
企业(10329)
数学(10136)
数学方法(10062)
(9307)
(7386)
(6567)
银行(6565)
(6434)
贸易(6428)
(6369)
(6343)
(6062)
业经(5902)
农业(5756)
(4997)
金融(4996)
环境(4562)
(4473)
(4326)
税收(4107)
(4077)
(4074)
地方(3980)
机构
学院(95039)
大学(93414)
(42272)
经济(41404)
管理(34929)
研究(30953)
理学(29292)
理学院(29030)
管理学(28678)
管理学院(28503)
中国(25796)
(21949)
(19841)
财经(17048)
科学(16379)
(15371)
(15023)
中心(13960)
(13873)
经济学(13337)
北京(13267)
研究所(13179)
财经大学(12612)
经济学院(12215)
(12052)
(11997)
师范(11967)
(11415)
(11306)
业大(11068)
基金
项目(55160)
研究(45169)
科学(42892)
基金(38496)
(32087)
国家(31803)
社会(28533)
社会科(27042)
社会科学(27036)
科学基金(26439)
(21486)
教育(20756)
编号(19991)
基金项目(19952)
(17998)
成果(16824)
资助(15423)
自然(14271)
课题(13884)
自然科(13855)
自然科学(13850)
自然科学基金(13574)
(13120)
(12870)
重点(12328)
项目编号(12044)
(11960)
(11911)
(11639)
国家社会(11513)
期刊
(49860)
经济(49860)
研究(31409)
中国(17232)
(14496)
管理(13622)
(12045)
(11868)
金融(11868)
教育(11349)
学报(10466)
科学(10377)
业经(9516)
经济研究(8517)
大学(8499)
农业(8437)
技术(8423)
财经(8333)
学学(7981)
问题(7554)
(7148)
(6922)
理论(5936)
商业(5584)
国际(5502)
实践(5366)
(5366)
现代(4850)
技术经济(4757)
经济问题(4611)
共检索到146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生玲  郝宇  荣婷婷  
1.通过能源开发调节"能源缺口"。一是合理规划国内能源开发。要保护性开发国内能源,特别是陆上资源,避免无序开发。煤炭开发,需要不断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开采模式,减少环境破坏和社会治理成本;油气开采应该拓展海上特别是深海作业,改变以近海为主的海洋石油开采做法,实施近海与深海统筹并举、陆上与海上相互补充的开发模式。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国外能源与国内能源的替代。"走出去"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生玲  郝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能源生产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导致能源对外依赖性较大,能源进口和海外开发又面临较多挑战。国内能源开发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较晚,能源战略储备不完善等问题也很突出。本文在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消费最优化模型,并综合考虑本国能源与能源进口和海外开发之间、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间这两个关键的替代关系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可能影响,得出了中国能源消费的最优跨期消费路径。当前能源消费中的很多问题,包括日益增大的"能源缺口",都源于实际能源消费量严重偏离了这一"最优路径"所规定的消费水平。因此,为了有效缓解乃至从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海  席酉民  
随着石油资源的耗竭,石油资源短缺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如何新开辟稳定的石油供给渠道、开发石油制品的替代品,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及企业面前的挑战。文章从石油制品替代角度分析了保证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多个途径,在充分发展洁净煤技术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可再生的石油制品替代品,将基本可以保证中国能源安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乐勤  
报告了 1 995年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 ;采用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 ,对我国城市人口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影响进行了测算 ;对我国优质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以及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的能源使用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保障我国城市能源安全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镭  薛静静  
能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能源战略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安全与能源战略日益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和国家安全战略中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阐述了制定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性,提出了能源安全的选择路径,构建了全面性能源安全战略框架,为制定我国长期能源安全战略提供参考。论文认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是能源可持续供给、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突发事件合理应对、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路径应从能源供给安全、能源生产和使用安全、能源运输安全、能源环境安全及能源安全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选择;健全能源管理体制、能源政策、能源市场、能源技术、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输送能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丹尼尔·耶金  单卫国   李春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黎江峰  吴巧生  汪金伟  
水力压裂增产和水平井技术虽然帮助美国实现"能源独立"战略保障能源安全,但同时伴随着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风险。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我国页岩气开发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想要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就必须在生产和污染之间找到平衡点。因此,我国页岩气的开发必须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利用页岩气资源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另一方面也要控制页岩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风险,构建页岩气产业绿色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汝根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我国能源安全问题不能不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为此,必须广泛参与国际能源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实施维护能源安全的对外战略,以确保我国海外能源供应安全。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白兰君  
本文论述了能源的重要性,展现了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争夺。回顾了石油科技为中国石油创业和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提出采掘业的风险性、产量、成本自然变化性等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油气生产单元成本自然递增遵循指数模式的观点。由此指出石油行业对科技创新有更高要求的结论;介绍了用逆向思维探索石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新思路;指出:油价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人应该抓住机遇迅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高效节约型社会;提出只有创立石油中观经济学,才能完善和推进石油软科学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技术必须革命,管理必须创新,能源才能安全。
[期刊] 改革  [作者] 龙勇   宋敏  
能源安全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能源供应链遭受巨大冲击,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在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深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等背景下,我国利用外部能源的渠道收紧、变数增多、风险加剧,导致国内能源价格上涨压力增大、用能成本增加,影响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坚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数量安全、煤炭托底,节约优先、效率为本,科技支撑、多能协同,扩大开放、开拓海外的思路,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能效全面提升战略、绿色能源消费战略、能源科技创新战略、能源多元合作战略,在增大能源供给总量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在控制能源成本的同时降低对外依存度,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塑造长板技术新优势的同时提升全行业竞争力,在保障海外能源安全的同时提升我国能源话语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江昊  
当前,我国综合能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10%,原油对外依存度甚至接近60%,就连资源禀赋最好、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煤炭也在最近5年内多次出现净进口的局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必将进一步上升,短期内无法达到峰值。在此形势下,如不尽快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能源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上升,基本立足国内的能源安全战略将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宇燕  管清友  
由于石油经济的不确定性,时至今日,经济学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油价波动和世界能源格局演变历史的总结和回顾,我们认为油价波动既是国际市场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大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安排。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反映了两大国家集团之间"权力"的消长。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为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永生  
完全竞争市场上,能源产品的最优价格路径,是以市场平均利率水平随时间增长;垄断市场上,能源产品的最优价格路径是确保边际收益以市场平均利率水平稳定增长;寡头市场上,能源产品的最优价格路径则相对比较复杂,要视厂商之间是开展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的行为而定,同时还必须考虑互动策略、时间等多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孝民   刘星月   陈平泽  
基于2015—2021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的面板数据,构建能源安全评估框架,考察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状况,分析财政保障能源安全的驱动路径及实践策略。研究发现:观测期内能源安全指数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指数相对大小表现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特点。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能源安全的泰尔指数呈现出区域间变化不大、区域内波动下降的态势,且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的差异;核密度估计曲线分布具有“高度变高,宽度变窄”特点,即区域内部差异随时间稍有变小;能源安全指数符合σ和β收敛性质。财政自主度对能源安全有显著促进作用,该正向作用可通过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政府总储蓄的途径发挥。财政自主度对能源安全的正向影响呈现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点。财政自主度是所有影响能源安全的显性因素中的最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为我国统筹能源安全与发展提出相关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