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6)
2023(15716)
2022(13321)
2021(12479)
2020(10694)
2019(24041)
2018(24127)
2017(46496)
2016(25242)
2015(28551)
2014(28005)
2013(27914)
2012(25574)
2011(22783)
2010(23032)
2009(21485)
2008(21399)
2007(19119)
2006(17085)
2005(15374)
作者
(72251)
(59628)
(59582)
(56346)
(38152)
(28419)
(26933)
(23212)
(22478)
(21554)
(20263)
(20033)
(19129)
(18846)
(18178)
(18068)
(17810)
(17544)
(17161)
(17115)
(14800)
(14721)
(14328)
(13642)
(13488)
(13357)
(13273)
(13231)
(11878)
(11787)
学科
(105095)
经济(104975)
(98837)
(89080)
企业(89080)
管理(88699)
方法(47152)
数学(37338)
数学方法(36961)
业经(33204)
(32228)
(31963)
中国(28606)
技术(24762)
(23260)
财务(23189)
财务管理(23162)
(22303)
农业(22210)
企业财务(21927)
理论(20409)
(19183)
(19103)
贸易(19088)
地方(18642)
(18579)
(18020)
(17897)
(17536)
(16800)
机构
学院(363629)
大学(360160)
管理(150335)
(148662)
经济(145540)
理学(128951)
理学院(127658)
管理学(125913)
管理学院(125238)
研究(114369)
中国(89139)
(77179)
(70653)
科学(68345)
(56551)
财经(55993)
(55629)
(54321)
中心(51681)
业大(51427)
研究所(50758)
(50756)
北京(49094)
(44977)
师范(44602)
(44009)
经济学(43564)
农业(43479)
(41543)
财经大学(41290)
基金
项目(237269)
科学(187836)
研究(179167)
基金(171261)
(146901)
国家(145563)
科学基金(126924)
社会(112709)
社会科(106840)
社会科学(106814)
(93972)
基金项目(91178)
教育(81434)
自然(80944)
自然科(79067)
自然科学(79049)
自然科学基金(77700)
(77101)
编号(74275)
资助(69517)
成果(59542)
(53659)
(52179)
重点(52106)
(50887)
课题(50352)
创新(49275)
项目编号(46398)
(45842)
国家社会(45696)
期刊
(168521)
经济(168521)
研究(109761)
中国(69980)
管理(61322)
(56128)
(51250)
学报(49982)
科学(48401)
教育(41586)
大学(38812)
学学(36481)
农业(35975)
技术(35965)
(32800)
金融(32800)
业经(29918)
财经(27711)
经济研究(26268)
(23752)
问题(22018)
技术经济(21277)
(20982)
科技(18916)
现代(18373)
理论(18264)
商业(17803)
图书(17793)
(16763)
实践(16480)
共检索到543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海燕  王伯安  
本文通过对我国石化企业竞争力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从加大R&D经费投入、实施专利战略、提高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能力、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治兰  
1.制定核心行业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逐步提高政府驾驭创新驱动的水平与能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战略性产业中的企业大多弱小、不掌握核心技术,处于追赶阶段,无法单独承担自主创新的重任。因此,政府必须制定这些行业、领域创新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动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产业技术部署和政策。比如,整合研究所、大学、企业的科技资源,组建产学研联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碧祥  
随着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分析了我国电信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的现状和根源,指出基于民营化改革破除行政性垄断为电信企业的技术创新排除了障碍,并提出通过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及基于引进的创新等提升电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国际环境中,我国企业将面对强劲的外部竞争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应对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和挑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如何改善我国的进口机制。即通过大力引进分享国外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技术进口与创新 有人预言,在下个世纪,那些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芳  刘永安  何家林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重点是其构成及评价指标。本文分别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加以评价,认为未来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将会朝着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雯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技术企业的竞争焦点在于发展和创造市场需要领先技术和创新技术,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高科技企业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生命源泉,近几年我国高科技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但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外的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将围绕提高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客观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从宏观调控和企业自身发展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其着力点就是通过科技体制改革,真正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虽然早在2006年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2015年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都将之作为重点任务,但是从政策目标的实施看,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应该说,当前的客观基础与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自新  
我国加入WTO后 ,一些跨国公司加快与我国民营企业集团的合作。本文以跨国公司先进的经营理念为视角 ,对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如何利用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 ,借跨国公司之力提升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波  李叔涛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同良  
技术能力的研究在国际经济、管理学者中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构建了以技术能力的研究范式替代、补充技术创新这一泛化的研究框架。尤为重要的是,技术能力的研究可指明我国企业技术学习行为方向并深刻揭示技术追赶的内在机理,从而为我国整体产业的技术能力跃迁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霞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在建设创新国家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高技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访问并结合已有研究文献,笔者建立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理论,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表明:R&D投入、组织能力、制造水平、决策能力和营销能力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均显著,且相关系数依次减小。高技术企业只有根据本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投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晖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软件产业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我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一探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付庆波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结合发达国家的一些数据比较分析造成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最合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红娟  张成浩  
在构建生态效率评估指标的基础上,运用Deap2.1软件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5-2014年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借助TobiT模型,分析得到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对生态效率起到负向作用;而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态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在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使得生态效率提升不显著;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产生影响时,技术创新的作用不能有效体现;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高。为了有效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从五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