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3)
2023(4829)
2022(4075)
2021(3720)
2020(3331)
2019(7602)
2018(7817)
2017(15784)
2016(8435)
2015(9813)
2014(9903)
2013(10281)
2012(9981)
2011(9027)
2010(9514)
2009(9193)
2008(9157)
2007(8584)
2006(8028)
2005(7535)
作者
(25105)
(20591)
(20403)
(19927)
(13064)
(9582)
(9494)
(7963)
(7741)
(7564)
(6888)
(6727)
(6725)
(6534)
(6463)
(6230)
(6101)
(6039)
(5989)
(5967)
(5473)
(5049)
(5006)
(4741)
(4726)
(4690)
(4575)
(4566)
(4214)
(4003)
学科
(42092)
经济(42050)
(25427)
管理(24254)
(20136)
企业(20136)
方法(15997)
中国(14014)
数学(13557)
数学方法(13470)
(12348)
(11376)
业经(11117)
地方(9676)
产业(9471)
(9254)
贸易(9240)
(8867)
(8852)
(8652)
银行(8648)
(8367)
(7340)
农业(7197)
技术(6884)
(6592)
金融(6591)
(6359)
体制(6178)
结构(6110)
机构
学院(131577)
大学(130254)
(60765)
经济(59540)
管理(50601)
研究(43110)
理学(42200)
理学院(41802)
管理学(41391)
管理学院(41134)
中国(35565)
(30449)
(27971)
财经(23303)
科学(22701)
(21715)
(21163)
(20745)
中心(19951)
经济学(19129)
北京(18478)
研究所(18459)
(17478)
经济学院(17425)
财经大学(16944)
(16908)
(16636)
师范(16533)
(15337)
业大(14949)
基金
项目(74317)
研究(59279)
科学(58640)
基金(52406)
(43413)
国家(43043)
社会(38394)
科学基金(36745)
社会科(36593)
社会科学(36588)
(29627)
基金项目(27231)
教育(26430)
编号(25101)
(24032)
资助(21784)
成果(21166)
自然(20519)
自然科(19982)
自然科学(19976)
自然科学基金(19639)
(17982)
课题(17694)
(16851)
重点(16455)
(15668)
发展(15516)
国家社会(15466)
(15308)
项目编号(15208)
期刊
(75117)
经济(75117)
研究(46853)
中国(26793)
(21543)
管理(21031)
(16809)
金融(16809)
(15969)
业经(14972)
教育(14661)
科学(14635)
学报(14320)
经济研究(13389)
财经(11917)
大学(11602)
技术(11508)
问题(11016)
学学(10576)
农业(10525)
(10469)
商业(9727)
(9471)
理论(7863)
国际(7493)
技术经济(7451)
实践(7036)
(7036)
图书(6985)
经济问题(6933)
共检索到213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耿莉萍  
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不仅要依靠科技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制造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更要依靠流通现代化。提升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要努力降低流通总成本(主要包括物流成本和批发零售环节的经营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要重视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体系的建设,逐渐形成国内高效的流通网络体系,并逐渐向国外市场渗透;要积极探索多种"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流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永春  
加入WTO,我国大多数商品的流通和销售限制取消,国内外流通企业在平等的外部条件下竞争,我国流通业面临着入世最初阶段的严峻挑战。我国流通产业的“小、散、差”,如何应对发达国家商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如何塑造中国的商业巨人,构建和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形象好、潜力大的中坚流通企业或企业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袁维海  
自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以来 ,运用能力理论揭示企业经营战略奥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最新潮流。单从量的扩张的角度 ,我国企业显然已经规模壮大 ,实力增强 ,但直面新的挑战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企业生产集中度低 ,工艺装备落后 ,结构矛盾异常突出。一句话 ,缺乏核心竞争力是我国发展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战略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本文通过中外优势企业总资产、销售收入、技术、产品、管理及文化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揭示出我国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 ,挑战经济全球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春艳  韦晓宏  
文化产业是国际社会公认的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无烟环保产业",也是我国政府重点扶持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文涛  孙莉  
在我国软件产业总产值占世界软件产业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软件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分析软件强国的发展模式,强调应结合本国的特点,选择出一种更适合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之路,立足于本国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树立自己的优势品牌,达到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旭昕  
中国商贸流通产业存在规模扩张粗放、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不足和发展缓慢等问题,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及渠道,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商会、行业协会并加强其监管;鼓励商贸流通创新,培养大型商贸流通品牌;发展农村市场,优化商贸流通产业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旭昕  
中国商贸流通产业存在规模扩张粗放、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不足和发展缓慢等问题,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及渠道,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商会、行业协会并加强其监管;鼓励商贸流通创新,培养大型商贸流通品牌;发展农村市场,优化商贸流通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璇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展开了基于市场需求的结构调整,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8年31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贸易竞争力的关系,说明在流通产业优化过程中我国不同经济区的贸易竞争力变动情况。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流通业的外部优化效应强于内部优化效应;在分区域层面,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外部优化效应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分布,流通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发展效应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在提升我国区域贸易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进一步实现流通产业优化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实现内外部结构优化的平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旭昕  
中国商贸流通产业存在规模扩张粗放、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不足和发展缓慢等问题,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及渠道,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商会、行业协会并加强其监管;鼓励商贸流通创新,培养大型商贸流通品牌;发展农村市场,优化商贸流通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纪宝成  
本文认为,流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竞争力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包括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流通竞争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如何在国际竞争中拥有重要商品的定价权、渠道网络的控制权,从而赢得国家竞争优势。文章提出,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提升流通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竞争力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显得尤为必要,必须基于竞争优势的原则不断提升我国流通竞争力,牢牢握住流通渠道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与此相适应的是必须彻底根除"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文章强调,从微观层面看,流通企业提高竞争力需要切实转变盈利模式,从单纯的价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佛关  谢佩洪  
文章利用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2009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以及中国品牌500强所属省区市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数据,对我国品牌的地区分布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的品牌建设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地区的品牌建设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和其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又能为区域内品牌的建设及其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动力与通道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君  
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具备了纵深发展的条件,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综合竞争力依然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就全国总体形势而言,我国整体以及三大地区的效率呈现着波浪式的发展,并且宏观上波动趋势较为一致。而在这其中,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效率是最高的,而中西部地区效率较低,且两者趋势也较为接近。此外,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都可以正向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效率水平,而资本存量与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则对商贸流通效率有着负向影响,且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的水平也对流通效率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波海  
流通产业竞争力表现在两个层次:从宏观层次看,它表现为流通产业对国民收入的贡献,通常我们可以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产业劳动力就业的相对比重。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国际比较。从微观层次看,它表现为某一类流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通常我们...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敬水  姚志  
深入探讨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我国从生产大国迈向消费大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对现代流通产业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书莉  盛亚  曹玉香  
一、问题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流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流通逐渐由被动地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转变为主动地对生产和消费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产业,其重要性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充分肯定。尽管随着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长,流通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增长遵循的是由经济体制改革引发资本等生产要素注入的被动成长路径,流通产业自身能动力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