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8)
2023(7819)
2022(6624)
2021(6233)
2020(5214)
2019(12089)
2018(11725)
2017(22133)
2016(12743)
2015(14930)
2014(15345)
2013(14717)
2012(13734)
2011(12436)
2010(12711)
2009(11727)
2008(11755)
2007(10930)
2006(9265)
2005(8280)
作者
(36198)
(30519)
(30516)
(29315)
(19205)
(14561)
(14185)
(12013)
(11342)
(10888)
(10281)
(10122)
(9993)
(9582)
(9460)
(9402)
(9379)
(9016)
(8847)
(8841)
(7679)
(7541)
(7415)
(7096)
(7043)
(6911)
(6815)
(6704)
(6228)
(6210)
学科
(49679)
经济(49633)
管理(32319)
(31603)
(24548)
企业(24548)
方法(24500)
数学(21804)
数学方法(21558)
中国(16275)
(15524)
(12001)
业经(10738)
农业(10482)
地方(10207)
教育(10044)
(9996)
(9739)
贸易(9737)
(9450)
理论(9374)
(8624)
(7874)
技术(7512)
(7308)
财务(7287)
财务管理(7264)
(7071)
银行(7049)
企业财务(6824)
机构
大学(184843)
学院(181289)
(71091)
经济(69395)
管理(65971)
研究(60205)
理学(57010)
理学院(56292)
管理学(55121)
管理学院(54780)
中国(42728)
(38783)
科学(37506)
(32043)
(31862)
(30649)
(28539)
中心(28008)
研究所(27975)
业大(27960)
(27719)
师范(27475)
财经(25758)
农业(25265)
北京(24694)
(23284)
(22441)
经济学(22040)
师范大学(21883)
(21431)
基金
项目(118788)
科学(92600)
研究(91047)
基金(82159)
(70327)
国家(69654)
科学基金(58754)
社会(55328)
社会科(52181)
社会科学(52163)
(48995)
教育(45355)
基金项目(43511)
(41250)
编号(39658)
自然(36161)
自然科(35281)
自然科学(35268)
自然科学基金(34625)
成果(33700)
资助(33139)
课题(28665)
重点(27287)
(26777)
(26423)
(25397)
大学(24788)
项目编号(23681)
(23552)
创新(23406)
期刊
(76877)
经济(76877)
研究(54602)
中国(39774)
教育(35066)
(29235)
学报(29132)
(25464)
科学(25136)
大学(22992)
管理(21472)
学学(20131)
农业(19843)
技术(17097)
(13649)
金融(13649)
业经(13452)
财经(12797)
经济研究(12282)
(11066)
问题(10683)
(10621)
图书(9845)
(9291)
技术经济(9271)
职业(9036)
(8663)
商业(8413)
科技(8352)
理论(8301)
共检索到268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清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高校、大学生家长及大学生本人的关注焦点。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阐述,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并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若干建议,这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萌  王新  
就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大学生就业尤其被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长所关注。起薪逐年下滑、正规就业减少、对口比率下降、流动跳槽频繁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探索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即加强就业指导,专业适应市场,完善服务功能,企业积极参与,鼓励创业就业,这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加强能力培养,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涛  潘成清  刘振平  
文章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调研和大学生就业力的概念界定,从职业素养教育、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力评鉴等方面阐述了就业力发展中心,从课程体系、项目特点、项目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提出大学生就业力提升核心路径是管理路径的创新,科学发展路径是项目路径的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詹宇河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内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路径以及今后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具体措施。提出构建一套由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共同负责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运行机制应在政府层面,建立就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保障机制;在学校层面,从教育与辅导两个方面,探究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途径;在社会层面,建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在学生层面,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升个人应对社会的能力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代敏  
如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拓宽大学生就业途径,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探究通过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拓展就业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长缨  
大学生就业难不断凸显就业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就业能力差异也反映出高校的竞争力水平的不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需要走出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误区,也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美娟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实践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的综合能力。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自身实力不足、就业技能不熟练及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就业指导不力等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待提高。文章从学生自身和学校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宗强  尹洁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认为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夯实专业能力,强化实践能力,重视求职技能、技巧指导工作,加强就业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萨茹拉  杨子仪  杨鲤源  
大学生就业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特点,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高校教学实践,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探讨并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明  
文章以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为例,研究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影响因素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发现毕业生的三个潜变量职业素质、专业理论水平、职业发展潜力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起着正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潜变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路径,并根据各潜变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强弱,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晓红  吕红雁  张晓霞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经济社会方面的原因、高校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己的原因。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国家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引导,就业环境的改善,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方面面。因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高校、贫困生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钦伟  李明霞  张家国  
大学生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四个维度。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还存在创业意识比较淡薄、创业精神不能持久、创业能力参差不齐、创业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学生共同努力,形成"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君毅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求职时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就业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求职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中存在综合素养"软贫困"、心理素质较弱、专业素养不足等问题,且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不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匮乏。对此提出GUES模型,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位一体,从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职业素养、技能提升、身心提升、实践锻炼等方面增强贫困生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正霞  陆根书  李丽洁  
应用对陕西省77所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16 112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的不同维度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倾向于较满意,对职业匹配度倾向有点符合,对就业满意度接近较满意;二是个体、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三是个体、学校教育、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不同维度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并发现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特征的满意度既是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测量维度,也是联系职业匹配度和其他影响因素与就业满意度的重要中介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引导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特征满意更高、更匹配的职业和单位;二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三是社会和就业单位应积极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特质,以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助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泽汇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生存发展的利益,更加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以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切入点,构建反映就业质量的研究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展开调研。研究发现,目前,学历、学生干部经历、专业对口度、家庭所在地及就读高校层次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规划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