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0)
2023(5537)
2022(4620)
2021(4342)
2020(3636)
2019(7792)
2018(7728)
2017(13744)
2016(7355)
2015(8146)
2014(7430)
2013(7113)
2012(6537)
2011(5773)
2010(6172)
2009(5742)
2008(5621)
2007(5258)
2006(4758)
2005(4288)
作者
(18920)
(15714)
(15486)
(14774)
(9978)
(7403)
(6959)
(5889)
(5802)
(5687)
(5252)
(5212)
(5030)
(4967)
(4877)
(4717)
(4640)
(4575)
(4536)
(4449)
(3996)
(3808)
(3715)
(3606)
(3558)
(3538)
(3524)
(3445)
(3157)
(3033)
学科
(29143)
管理(28565)
(26816)
企业(26816)
(23662)
经济(23629)
技术(14624)
技术管理(11564)
中国(9086)
业经(8026)
方法(7507)
(7350)
(7231)
(7108)
理论(6289)
地方(6211)
(6011)
银行(6004)
(5742)
数学(5396)
数学方法(5266)
教育(5106)
(5017)
农业(4963)
(4909)
(4799)
金融(4798)
教学(4454)
(4421)
(4412)
机构
学院(94846)
大学(93743)
管理(39951)
(38202)
经济(37096)
理学(33718)
理学院(33400)
管理学(32956)
管理学院(32752)
研究(29372)
中国(24035)
(19152)
(19086)
(17183)
科学(15943)
中心(14879)
财经(14046)
(13468)
(13157)
(12992)
师范(12880)
(12613)
北京(12181)
研究所(11545)
(11281)
技术(11262)
商学(11083)
业大(11005)
商学院(10957)
(10948)
基金
项目(61245)
科学(50444)
研究(49420)
基金(43260)
(36467)
国家(36043)
科学基金(32658)
社会(32026)
社会科(30411)
社会科学(30407)
(26685)
教育(23570)
基金项目(22695)
(21243)
(20093)
编号(19935)
自然(19514)
自然科(19175)
自然科学(19172)
自然科学基金(18886)
创新(17542)
成果(16731)
资助(15735)
课题(14995)
重点(13706)
(13548)
(13235)
(13032)
国家社会(12943)
(12919)
期刊
(46071)
经济(46071)
研究(31917)
中国(27634)
管理(19307)
教育(19303)
(15646)
(11440)
金融(11440)
科学(11408)
技术(10857)
(10506)
学报(10240)
大学(8690)
业经(8150)
科技(7731)
学学(7608)
财经(6990)
经济研究(6922)
农业(6591)
图书(6259)
(6177)
论坛(6177)
(6135)
技术经济(6097)
职业(5660)
问题(5324)
书馆(4899)
图书馆(4899)
(4724)
共检索到157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晶  李栋林  吴立行  
自主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中心环节。面对当前环境资源制约、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等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山东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从"山东制造"到"山东创造"的转变。(一)推动自主创新要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对传统产业进行提升改造,增强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  
创新是高新科技园区的本质特征。我国高新区发展新阶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赋予高新区的历史使命,是高新区"二次创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在提出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指出了重要途径是整合创新资源,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企业,重要抓手是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战略工程,而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则是不可缺少的环境支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海波  
本文依据当代经济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并从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出发,分析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构建体制基础和科技基础以及营造生态环境,是推行自主创新战略的基本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在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全国高等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摘取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1项,占授奖总数的79.5%,表明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一五"以来是安徽自主创新的重要转折期和特色形成期,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安徽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主动力。尤其是2008年以来,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标志着安徽省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探索之路。经过几年的建设,安徽省自主创新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鹏程  潘金刚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本文从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撑和保障体系、投融资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人才开发和培养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等诸多方面,就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若干对策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倩  张继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软环境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增强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对创新资源配置进行干预,对创新效益分配进行调控,对创新风险提供各种服务与限制,营造鼓励冒险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运行与效率,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软环境主要体现在4方面:观念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体制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保障;机制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文化氛围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土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刚  
本文主要从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载体、产业的集聚、融入“长三角”、促进产学研合作和完善创新支撑体系等五方面提出了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富祥  
创新是市场经济下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不在创新中生存和发展,就会在守旧中萎缩和灭亡。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内容和方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又从实践的角度,思考并提出了企业经营理念、技术、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自主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太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面临更加紧迫的需求,需要更好地总结经验,加强支持和引导。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山东省启动实施科技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大力支持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医药和海洋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天君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客观选择和现实要求。创新型城市是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新乡市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鹏  李健  张亮  
本文通过构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2007—2009年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提升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应从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推行产学研合作战略以及合理承接国际及东部产业转移等方面入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安新颖  冷伏海  
从知识角度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阐述自主创新和知识管理的关系,探讨知识管理各要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知识管理为核心,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知识管理因素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力  王宏起  武建龙  
产业联盟是快速有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产业网络化组织。从社会网络视角,综合运用网络结构、关系和位置分析方法,揭示产业联盟改变产业创新网络功能属性进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产业创新网络周期性演化,研究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动态提升过程与路径,旨在从动态视角进一步刻画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为有效发挥产业联盟创新带动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华  
本文结合了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论述了FD I溢出效应与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互动性。针对跨国公司在中国产生溢出效应的现状,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回答了如何有效利用FD I技术溢出效应实现中国的技术进步,力求营造二者之间良性的反馈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