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0)
- 2023(10037)
- 2022(8137)
- 2021(7511)
- 2020(5684)
- 2019(13259)
- 2018(12808)
- 2017(22578)
- 2016(13289)
- 2015(14991)
- 2014(14963)
- 2013(13856)
- 2012(13100)
- 2011(12033)
- 2010(12332)
- 2009(10760)
- 2008(10325)
- 2007(9382)
- 2006(8427)
- 2005(7906)
- 学科
- 济(48346)
- 经济(48301)
- 管理(30310)
- 业(29497)
- 中国(25488)
- 企(21185)
- 企业(21185)
- 教育(20584)
- 地方(17910)
- 农(16272)
- 业经(13051)
- 方法(12158)
- 发(11968)
- 农业(11601)
- 理论(11102)
- 财(10356)
- 学(10174)
- 地方经济(10104)
- 数学(9725)
- 技术(9662)
- 数学方法(9601)
- 发展(9554)
- 展(9427)
- 融(9142)
- 金融(9141)
- 银(9072)
- 银行(9063)
- 贸(8931)
- 贸易(8920)
- 行(8904)
- 机构
- 学院(173724)
- 大学(171965)
- 济(65802)
- 研究(65673)
- 经济(64168)
- 管理(57870)
- 理学(48580)
- 理学院(47890)
- 管理学(47081)
- 管理学院(46726)
- 中国(44287)
- 京(38968)
- 科学(37290)
- 范(35172)
- 师范(34969)
- 教育(33458)
- 所(32405)
- 财(30928)
- 江(29144)
- 研究所(29028)
- 中心(28938)
- 师范大学(28370)
- 北京(25864)
- 农(25056)
- 技术(24222)
- 院(23878)
- 财经(23679)
- 州(23525)
- 职业(22562)
- 经(21488)
- 基金
- 项目(108885)
- 研究(92177)
- 科学(87825)
- 基金(73031)
- 家(61539)
- 国家(60746)
- 社会(56447)
- 社会科(53239)
- 社会科学(53233)
- 科学基金(51922)
- 教育(49844)
- 省(46040)
- 编号(41243)
- 划(39701)
- 基金项目(37586)
- 成果(35609)
- 课题(32716)
- 发(30762)
- 自然(28850)
- 资助(28167)
- 自然科(28163)
- 自然科学(28159)
- 年(27711)
- 自然科学基金(27623)
- 重点(26339)
- 发展(25585)
- 规划(25340)
- 部(25250)
- 展(25072)
- 项目编号(24065)
- 期刊
- 济(81464)
- 经济(81464)
- 研究(65201)
- 教育(58418)
- 中国(51419)
- 农(24615)
- 财(22524)
- 管理(22486)
- 学报(21131)
- 科学(20661)
- 技术(20342)
- 大学(17891)
- 农业(17390)
- 融(16735)
- 金融(16735)
- 职业(16478)
- 业经(15588)
- 学学(14992)
- 经济研究(13052)
- 财经(11566)
- 技术教育(10991)
- 职业技术(10991)
- 职业技术教育(10991)
- 坛(10966)
- 论坛(10966)
- 问题(10310)
- 经(10201)
- 发(10196)
- 业(9122)
- 图书(8656)
共检索到287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庆发
职业教育应努力追求"充分的、生产性的和自由选择的就业"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而更要将"提升就业质量"作为发展的新视角。所谓"就业质量",一般概括为职业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发展空间等四大方面,具体体现在职业声望、职业期望满足程度、职业成就、职业锚、专业方向与职业的适应性、人职匹配诸方面。提升就业质量途径和措施主要概括为:首先,重视提高职业咨询或职业指导的质量;其次,基于就业质量的提升,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再次,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学徒制"理论和实践经验,创设"本土化的"产学合作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
就业质量 职业教育 新视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重庆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现实诉求,是协调教育和经济、社会关系的必由之路。本文以生存型职业教育为参照,分析了发展型职业教育的优势,并从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融学生职业能力和特定职业能力及创新性问题解决能力为一体的职业教育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行发展型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静
2016年12月13日下午,"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信息时代的职业教育教学与教材创新"专题论坛在福州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承办,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协办,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到会致辞,并为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材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基于信息化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教材信息化建设"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人员颁发获奖证书;部分获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建军 郭飞 安宴菲 王学军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力资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高低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对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作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对策措施,以期待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嵩
<正>日前,在教育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举行的部区会商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要创新推进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由此,对如何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探讨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日益凸显,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契合了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诉求。在当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比较全面、客观地评判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结合国家政策要求,综合考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重点审视五个维度。一是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职业教育的一大属性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专业设置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立足区域优势、支柱产业和人才需求,重点对接国家、地区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优先考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新兴专业的发展。同时,要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广泛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二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界、行业企业的融合度。职业教育与产业界、行业企业的融合度越高,其生命力就越强。通过政府主导,积极建设与产业界、行业企业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德方
从入学与就业视角出发审视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职的社会地位依旧不高、吸引力不强、招生考试制度不尽合理、就业质量不高等,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入学与就业 视角 高等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光辉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的既定方针。职业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用文化的方式,通过观念创新、优秀传统继承、制度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重塑等求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发展 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慷慨
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全球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反应到双向赋能的过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表征为提供高技能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新发展阶段,类型地位的确立使职业教育发展更有底气但是特色不够鲜明、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未能很好体现动态性特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智能化的双重挤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要坚持技能发展与“人”性的统一,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又突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既锐意创新,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要内外兼修,持续优化环境支持系统,遵循多元共治的理念,通过外部条件优化助推职业教育内部整体质变,以数字化转型发展为牵引,以和谐的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宇正
以政策工具为X轴线,以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素为Y轴线,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分析框架,对《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行条目编码和文本分析,发现该文件的政策工具配置全面,政策内容丰富度高,囊括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不同维度,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极强的前瞻性和引领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权威工具使用过溢、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失衡、内容维度分布不均等潜在风险。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政策在制订上需均衡使用政策工具,扩充职教发展要素,完善政策评估体系,以此提高政策与职教发展适切性,细化政策具体实践举措,降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风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碧珠
瑞士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了相辅相生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职业教育通过职业准备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及职业继续教育三部分对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进行职业意识渗透,就业能力培养及就业岗位中的指导与继续教育,最终实现个体就业质量的提升。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认为我国可以从早期职业渗透、坚持适度教育及为个体就业提供终身支持三个方面改进,以提升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
瑞士 职业教育 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课程内容没有实质性突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改变课程内容分析的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框架,引入工作知识的分析视角,从而克服传统分析框架中的技术与观念困境,有效地促进以工作知识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工作知识 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陈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也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抉择。相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层级体系还不能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彰显职业教育应有的校企融合特色。实践中,关键是要强化人才培养的类型体系、升级人才培养的层次体系、建构人才培养的开放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亮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是就业。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内涵不是单一的。就业不仅要有数量要求,而且必须有质量保证,高质量的就业为更多的工人、农民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就业为导向的新视野,就是对职业教育开展广泛而深层次的研究,通过法律、法规的保障,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开创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就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生 马振华 张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