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2)
- 2023(10245)
- 2022(8788)
- 2021(8203)
- 2020(6825)
- 2019(15828)
- 2018(15604)
- 2017(28385)
- 2016(16817)
- 2015(19718)
- 2014(20273)
- 2013(19039)
- 2012(17793)
- 2011(16246)
- 2010(16566)
- 2009(14668)
- 2008(14811)
- 2007(13791)
- 2006(11791)
- 2005(10499)
- 学科
- 济(58650)
- 经济(58594)
- 管理(40721)
- 业(37726)
- 企(29242)
- 企业(29242)
- 方法(27873)
- 数学(24538)
- 数学方法(24211)
- 中国(20550)
- 农(19048)
- 财(14740)
- 教育(14413)
- 理论(14234)
- 业经(13158)
- 学(13034)
- 农业(12657)
- 地方(12329)
- 贸(11682)
- 贸易(11677)
- 教学(11550)
- 易(11312)
- 制(11117)
- 和(9401)
- 技术(9206)
- 务(9143)
- 财务(9113)
- 财务管理(9074)
- 银(8960)
- 银行(8917)
- 机构
- 学院(232707)
- 大学(232359)
- 济(84142)
- 经济(81862)
- 管理(80134)
- 研究(77420)
- 理学(68471)
- 理学院(67538)
- 管理学(65949)
- 管理学院(65507)
- 中国(54518)
- 京(49698)
- 科学(49530)
- 农(43003)
- 所(40283)
- 财(39354)
- 江(38936)
- 业大(37187)
- 范(36625)
- 研究所(36544)
- 师范(36271)
- 中心(35928)
- 农业(33978)
- 技术(32650)
- 北京(31548)
- 财经(31104)
- 州(30444)
- 师范大学(28437)
- 教育(28347)
- 经(27971)
- 基金
- 项目(149835)
- 科学(115468)
- 研究(115240)
- 基金(101096)
- 家(87273)
- 国家(86384)
- 科学基金(72221)
- 社会(67054)
- 省(63495)
- 社会科(63193)
- 社会科学(63169)
- 教育(59902)
- 基金项目(53538)
- 划(53314)
- 编号(51592)
- 自然(45243)
- 自然科(44139)
- 自然科学(44123)
- 自然科学基金(43311)
- 成果(43214)
- 资助(41166)
- 课题(38455)
- 重点(35008)
- 发(33506)
- 部(33185)
- 年(32072)
- 创(31643)
- 大学(30275)
- 项目编号(30152)
- 性(29442)
- 期刊
- 济(94344)
- 经济(94344)
- 研究(68802)
- 中国(55820)
- 教育(52705)
- 学报(39395)
- 农(39097)
- 科学(32545)
- 财(32128)
- 大学(30399)
- 技术(27124)
- 学学(26997)
- 管理(26686)
- 农业(26424)
- 职业(18467)
- 融(17408)
- 金融(17408)
- 业经(16908)
- 财经(15144)
- 经济研究(14660)
- 业(14324)
- 图书(13966)
- 经(13123)
- 问题(12700)
- 版(12521)
- 坛(12342)
- 论坛(12342)
- 技术教育(12262)
- 职业技术(12262)
- 职业技术教育(12262)
共检索到352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纳泽
大学生职业素养关系到自身的根本利益,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高校要强化人文素质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实践育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岗位成才集聚正能量。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素养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伦刚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导致诸如道德缺失、价值取向多变、过度物质化、普遍精神空虚等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现状极不协调,应该引起教育界高度关注。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注重培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探究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适应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最终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现代书院制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实施,可以从人文知识传授、思想文化渗透、人文意识的培养和人丈精神评估等多个方面来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基础人文素养。
关键词:
书院制 大学生 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玉
创新素养是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由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等要素组成,是用创新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创新素养较以前有极大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大学生只有明确创新目的,顺应创新大势,掌握创新方法,把握创新关键,才能从根本上具有创新能力,具备创新素养。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创新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会岩 姜勇 董媛
大学教师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一个大学中全体老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高质量大学教师队伍和高品位大学文化的建立和形成。大学教师是一个可以用生命来影响众多生命、以人格来影响众多人格的崇高职业,其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教育质量的优劣与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本文提出了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概念,指出了大学教师文化素养问题之所在,并提出了提高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文化素养 人文精神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新宇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思想交流场所,大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反馈和抒发个人意见和见解。同时,作为反映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动态的传话筒、风向标和晴雨表,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必须首先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结合,进一步加大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力度,深入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言论,强化大学生价值判断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认知力和辨别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妍君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已经提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学生是新时代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对该群体进行相关教育必要性显著。文章首先将探讨该群体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并以现状为基础提出了完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全方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育等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路径,旨在为高等院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升该群体的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生态文明素养 培育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征 邱冠文
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为对象,从意识、获取、评价、应用及道德水平五个维度,对我国1 080名在读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健康信息获取策略和方式不够全面,信息评价判断辨析较弱,信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信息素养发挥效果不佳。文章从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四个层面,提出推动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协同培育的对策建议:健全政府的健康信息治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强化媒介的健康信息舆情社会责任;优化高校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健康信息素养及作用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信息素养 信息危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运华 张洪星
信息素养是我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文章提出对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注重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文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信息素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敏 李超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建立情商的理论结构,并对情商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美国大学在情商研究成果以及职场对员工进行情商培养的推动下,开发和实施了情商培养课程。学校主要通过"独立设课"与"学科渗透"两种教学途径,来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情商,以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我国高校也应重视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注重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情商教育,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的情商测评工具。
关键词:
美国 大学生 情商培养 课程 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陶赋雯
积累媒介知识,学会分析和理性接受媒介。推动高校信息管理改革,强化监管与通联。提高媒介教育开展效率,加快媒介素养进高校步伐。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不同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成为现代公民尤其是大学生必备的综合素养之一。大学生是目前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如珍 郑航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是大学发展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当前的大学生休闲教育,存在着休闲观念狭隘、休闲方式不良、教育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立足核心素养的宗旨,从树立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休闲教育观出发,开展有创造性、价值性的休闲教育活动,创设全方位、一体化的休闲教育氛围,建设系统性、层次性的休闲教育课程,是基于核心素养推进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大学生 休闲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索兴梅 滕星
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因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具有多元民族文化背景的民族院校进行跨文化学习和生活,文化适应能力成为其信息素养构建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借助文化适应理论,依据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个体深度访谈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构建中的态度倾向、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建构与其文化适应意识、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信息素养文化资本较弱,入学后普遍对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呈现积极态度;民族院校开设的信息技术等公共必修基础课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提供了重要帮助,校园网络、在线网络课程、同伴间的互相学习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适应和信息素养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民族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亟待完善。最后,本研究基于文化适应的学习环境,提出提升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1)在意识观念上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教育;(2)在技术知识上不断完善民族院校的信息素养教学改革;(3)在组织管理上加强民族院校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柏振平 赵玉瑜
<正>素养教育是一种以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社会责任感。信息素养教育则强调个体在信息时代不仅需要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的信息伦理、信息法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黎开谊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高校当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子仪 萨茹拉
职业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方面,是社会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指标。通过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校爱家"做起和以"实习生态度、主人翁精神、亲友的真心"的"三从三以"法给予引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素养 “三从三以”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