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9)
2023(5821)
2022(4704)
2021(4301)
2020(3522)
2019(8122)
2018(7553)
2017(15192)
2016(7641)
2015(8681)
2014(8528)
2013(8509)
2012(7776)
2011(6844)
2010(7197)
2009(7072)
2008(6051)
2007(5339)
2006(4922)
2005(4749)
作者
(19934)
(16251)
(16065)
(15438)
(10359)
(7649)
(7629)
(6503)
(6029)
(6022)
(5612)
(5606)
(5219)
(5142)
(5017)
(4977)
(4755)
(4732)
(4722)
(4636)
(4179)
(4025)
(3825)
(3778)
(3670)
(3656)
(3647)
(3587)
(3399)
(3234)
学科
(32694)
银行(32549)
(31042)
(28891)
金融(28890)
(25426)
(24385)
经济(24360)
管理(20041)
(19010)
企业(19010)
(17534)
中国(16974)
中国金融(11681)
(11578)
制度(11577)
业务(11401)
方法(10491)
银行制(9944)
(9492)
数学(9319)
数学方法(9256)
地方(7680)
业经(7431)
(6779)
财务(6758)
(6756)
财务管理(6751)
企业财务(6489)
(6242)
机构
大学(95910)
学院(95643)
(42884)
经济(41705)
中国(38097)
管理(37554)
理学(30838)
理学院(30594)
管理学(30262)
管理学院(30086)
研究(29544)
(28117)
银行(27069)
(25226)
(23455)
(19726)
(19536)
金融(19392)
中心(18168)
财经(18066)
(16425)
人民(16018)
(15619)
经济学(14521)
国人(14388)
中国人(14331)
中国人民(14176)
(14150)
科学(14147)
财经大学(13754)
基金
项目(60864)
研究(48401)
科学(48077)
基金(43857)
(36331)
国家(35986)
科学基金(31795)
社会(31595)
社会科(30197)
社会科学(30189)
(24121)
基金项目(22781)
教育(21458)
编号(20400)
(19238)
自然(18122)
资助(17954)
自然科(17761)
自然科学(17760)
自然科学基金(17477)
成果(17232)
(14156)
(13878)
重点(13689)
项目编号(13661)
课题(13534)
(13355)
国家社会(13354)
创新(13181)
(13079)
期刊
(43731)
经济(43731)
(42956)
金融(42956)
研究(34410)
中国(23343)
(18174)
管理(13626)
(11627)
学报(10723)
科学(9708)
教育(9684)
财经(9503)
大学(8806)
学学(8080)
(8053)
图书(8028)
技术(7708)
理论(7506)
经济研究(7387)
实践(7017)
(7017)
中国金融(6658)
业经(6259)
国际(6253)
书馆(5924)
图书馆(5924)
农村(5790)
(5790)
(5561)
共检索到169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丽平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服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原则、目标和要求等。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延成  
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的变革和延伸,是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关于普惠金融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权威一致的提法,但直观地理解,普惠金融就是要消除身份、贫富、居住场所等差异带来的金融服务不平等问题,让所有人都有机会享受到均等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服务的重点应当是贫困及低收入群体,以及居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卫星  刘以宁  
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时代金融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力军,集团实力雄厚、金融牌照齐全,要带头示范发挥“血脉”作用,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真科技、硬科技”领域聚集,推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多广  
大型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为此各大银行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争取在不同领域有所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在过去几年中,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性支持文件。特别是2016年1月国务院公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标志着国家层面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初步形成。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9月30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根据国务院部署,为支持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胡心怡   常心宇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组织与业务模式的革新,为缓解普惠金融业务风险收益不对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鉴于此,本文利用117家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贷款数据,结合商业银行发明专利数据,实证探究了金融科技创新对提升商业银行普惠服务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显著提升了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普惠领域的信贷投放,增强了商业银行普惠服务能力;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分别通过促进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和提升商业银行技术效率来影响普惠服务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有效缓解了普惠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带来的冲击。研究内容丰富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研究,并为商业银行兼顾普惠目标与经营目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启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浩  
普惠金融惠及民生、利于国家,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普惠金融的供给体系仍有待完善,面临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商业可持续性不牢固、产品多样性不充分、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大型银行要发挥大行"头雁"效应,站在讲政治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全力发展普惠金融,认清自身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从顶层设计、金融科技、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和生态共建等多方面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玮  
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小银行更适合做小微企业,但从实践来看,国内外都有大型银行做好小微企业的典范。为此,笔者试从大型银行做小微企业的优势和难题出发,结合国内外大型银行发展小微企业的经验,对大型银行开展小微普惠金融业务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立刚  马欣  
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资源平衡难度大、价值管理要求高、社会关注集中,必须科学确定发展基本原则,明确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发展普惠金融首次写入党的决议之后,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开始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方略。普惠金融致力于为最广泛的落后地区、弱质产业和弱势群体提供商业可持续的全面金融服务,兼具商业性和社会性。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江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正式成为国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五年规划,国内普惠金融发展有了基本遵循。2020年是五年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顾这五年,在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国内普惠金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澍  
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金融发展规律与金融改革实践相结合的重大部署,是做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根本遵循。近一个时期来,部分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晓莉  付英俊  
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均表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该以何种模式参与普惠金融,关系到大型商业银行实施普惠金融的最终效果。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有两种模式: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每一种模式各有优劣,只有选择符合实际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田勇  丁潇  
本文运用全球金融包容性专题调查数据对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金融科技化滞后、信贷可得性不高,且农村地区与世界的差距尤为明显。本文从银行服务的视角采用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意识和信贷资源价格是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的共同因素,差异体现在信息科技水平显著作用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受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地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应着重增加居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并普及金融教育,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则可更多地依靠金融科技化手段。此外,推进普惠金融应在信贷方面有所侧重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琼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大量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创新突破往往与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相伴相生。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金融行业的快速融合,各商业银行纷纷布局,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银行服务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的同时,通过开放赋能的方式将金融服务融入企业特定场景,不仅能从整体上提高各类群体金融可得性,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还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其中,推进开放银行建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家进  
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回报率较低,是普惠金融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普惠金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一种理念,是指一个能有效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至少包括四层含义:一是服务对象的包容性,强调客户的广覆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顺兴  林乐芬  
利用江苏省全部43家县域村镇银行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从供给方角度、以村镇银行覆盖深度测度了金融服务普惠程度,并建立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业竞争对村镇银行普惠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显著提升了村镇银行的普惠绩效。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通过改变村镇银行技术创新行为而影响村镇银行的普惠绩效,从而解释了银行业竞争的作用途径和机制。因此,应坚持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通过提高市场竞争度,促进村镇银行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更好地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