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
- 2023(206)
- 2022(155)
- 2021(153)
- 2020(135)
- 2019(291)
- 2018(320)
- 2017(645)
- 2016(372)
- 2015(451)
- 2014(421)
- 2013(379)
- 2012(312)
- 2011(256)
- 2010(289)
- 2009(247)
- 2008(178)
- 2007(183)
- 2006(141)
- 2005(115)
- 学科
- 济(811)
- 经济(808)
- 业(753)
- 管理(745)
- 工作(612)
- 中国(572)
- 服务(493)
- 服务业(424)
- 农(395)
- 财(351)
- 地方(350)
- 教育(340)
- 方法(331)
- 财政(306)
- 读者(283)
- 政(275)
- 家(261)
- 国家(258)
- 数学(254)
- 数学方法(252)
- 企(248)
- 企业(248)
- 业经(223)
- 农业(216)
- 制(214)
- 学校(210)
- 理论(202)
- 人事(198)
- 人事管理(198)
- 政治(193)
- 机构
- 大学(3817)
- 学院(3478)
- 管理(1400)
- 济(1354)
- 经济(1325)
- 理学(1177)
- 理学院(1160)
- 管理学(1147)
- 研究(1138)
- 管理学院(1134)
- 中国(812)
- 京(780)
- 财(773)
- 江(648)
- 范(606)
- 中心(604)
- 师范(604)
- 科学(602)
- 图书(539)
- 农(535)
- 书馆(524)
- 图书馆(524)
- 财经(520)
- 业大(511)
- 州(507)
- 所(498)
- 教育(489)
- 经(480)
- 北京(465)
- 师范大学(457)
共检索到6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甲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高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高校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革新,不断增强服务全面建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苗美娟 李斯
公共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具体体现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空间通过品质化、智慧化、体系化、社会化建设实现了基层公共阅读空间的划时代提升;"你选书我买单"将传统上以采访馆员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转向以读者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真正做到"我的阅读我做主",引发公共图书馆资源采购的中国变革;图书馆跨界合作以"阅读服务+"引领全民阅读新生态,彰显以制度优势实现公共阅读空间快速布局、纳入总分馆体系统筹协调、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中国路径;扫码看书听书、网上预约社区投递、图书转借、"书来书往"社会大藏书流通体系、信用服务等依托先进的互联网和物流技术,形成了互联网应用的中国引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在快速推进中呈现出政府主导、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体系开放包容、向基层专业化拓展延伸的中国特色。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苗美娟 李斯
公共图书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具体体现为: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空间通过品质化、智慧化、体系化、社会化建设实现了基层公共阅读空间的划时代提升;"你选书我买单"将传统上以采访馆员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转向以读者为主导的资源采购模式,真正做到"我的阅读我做主",引发公共图书馆资源采购的中国变革;图书馆跨界合作以"阅读服务+"引领全民阅读新生态,彰显以制度优势实现公共阅读空间快速布局、纳入总分馆体系统筹协调、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中国路径;扫码看书听书、网上预约社区投递、图书转借、"书来书往"社会大藏书流通体系、信用服务等依托先进的互联网和物流技术,形成了互联网应用的中国引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在快速推进中呈现出政府主导、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体系开放包容、向基层专业化拓展延伸的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海龙
苏北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否、进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江苏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地方高校也应当发挥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为实现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苏北地方高校应当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依托地方,促进政产学研的协同发展;服务地方,发展特色行业产业;奉献地方,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小康社会 苏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娜 陈南坤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之年背景下,来分析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者之间关系来体现其重要价值之外,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其本身所属的意识形态性质的客观规律以及高校这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内的场域,也决定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要性。文章首先通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意涵及关系的阐述,论证了二者关系的内在一致性;其次通过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要性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高校意识形态面临挑战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传夫 秦顺 陈一
[目的/意义]中国图书馆行业全面参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可充分提升文化自信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实践调研、归纳与演绎等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贡献与基本经验。[结论/发现]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普惠均衡的服务体系,加快布局数字化转型,勇担公共文化服务历史责任与使命,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主要贡献表现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培育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图书馆发展需继续面向时代重大需要,注重民生需求,突出文化内涵,激发创新活力。[创新/价值]挖掘中国图书馆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经验,充分增强图书馆发展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经验之源。
关键词:
中国图书馆 全面小康社会 图书馆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地方科技工作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地方科技工作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地方科技工作的成效和经验,指出了地方基层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对地方基层科技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初步认识,提出了加强地方基层科技工作的初步对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地方 科技工作 调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双华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既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高校追求的根本发展目标。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庆峰
提升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体现了大学之责、社会之需。目前,全球化的外部环境使得地方高校知识生产、组织管理和服务需求出现异化。在全球化新常态下,依托国际化战略发展地方高校具有可操作性与必要性。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可采用里应外合式人才国际化战略,垂直拉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国际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复合精英型人才的培养和社会贡献度的提升。
关键词:
社会服务力 国际化 地方高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万顺 薄瑞蕾 马志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功能经历了从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到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功能。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现代高校服务社会功能具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包括人才培养、创新支持、资源共享、文化引领和决策咨询五个方面。
关键词:
高校 服务社会 功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光华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 报告中指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为我国在新世纪初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建林 郭兰峰 李海鹏
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小康目标的主要动力;是增加就业岗位、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目标的重要渠道; 是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资源消耗,减轻环境压力,保障小康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是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服务产品供应,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主导力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新阶段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其本质就是提升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水平。在上个世纪末,我们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胜利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7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不足150美元的基础上,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到200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维虎 杜小全 文惠枫
银行在我国起着决定性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城乡经济格局的调整,也需要银行业适应市场需求及县域经济的转型。需要全行业逐步摆脱对传统业务的路径依赖,需要避免全行业的同质化经营,以有效应对剧烈的同业竞争。未来数年,需要缓解县域信贷投入不足问题,银行业需要在建成小康中彰显作用。围绕实体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需求,优化和调整银行业的服务职能,引导控股经营、模拟专业化运作,丰富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金融服务,抑制城市的流动性过剩、均衡县域投入,推进建成小康社会。本文抛出观点,试图引出未来的创新思维与业务模型。
关键词:
银行业 服务创新 改革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白鹤祥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对法人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外汇管理,改进金融服务,为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