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4)
2023(17234)
2022(14175)
2021(13064)
2020(10655)
2019(24227)
2018(24096)
2017(45805)
2016(25226)
2015(28341)
2014(28696)
2013(28103)
2012(25922)
2011(23372)
2010(23443)
2009(21210)
2008(20496)
2007(18059)
2006(16080)
2005(14639)
作者
(73174)
(60440)
(59974)
(57030)
(38525)
(28825)
(27292)
(23817)
(23067)
(21693)
(20578)
(20385)
(19287)
(19271)
(18674)
(18624)
(18034)
(17783)
(17257)
(17247)
(15219)
(15031)
(14695)
(13809)
(13630)
(13472)
(13442)
(13415)
(12234)
(11922)
学科
(108484)
经济(108381)
管理(68020)
(65937)
(52481)
企业(52481)
方法(41066)
数学(34802)
数学方法(34453)
中国(33279)
(30177)
地方(29983)
业经(26548)
(22198)
(21779)
农业(20757)
(18568)
(18219)
贸易(18204)
理论(17831)
(17551)
技术(17421)
环境(17405)
(17052)
银行(17010)
(16841)
(16649)
地方经济(16542)
(16509)
金融(16506)
机构
学院(354078)
大学(352518)
(141077)
经济(137950)
管理(137100)
研究(124527)
理学(117633)
理学院(116239)
管理学(114316)
管理学院(113660)
中国(92582)
科学(77391)
(77149)
(62879)
(62548)
(58200)
研究所(57235)
中心(55408)
(53795)
业大(52140)
(50089)
师范(49633)
财经(49513)
北京(49182)
(45723)
农业(45193)
(44918)
(43969)
经济学(41788)
师范大学(40012)
基金
项目(240986)
科学(189430)
研究(179726)
基金(171456)
(149233)
国家(147925)
科学基金(126614)
社会(112184)
社会科(106248)
社会科学(106225)
(96234)
基金项目(91023)
教育(82219)
(80490)
自然(80403)
自然科(78498)
自然科学(78483)
自然科学基金(77047)
编号(74588)
资助(69320)
成果(60579)
(56335)
重点(54582)
课题(52521)
(51945)
(50416)
创新(46979)
国家社会(45770)
发展(45303)
项目编号(45093)
期刊
(161678)
经济(161678)
研究(107697)
中国(75318)
学报(54729)
(54349)
管理(51803)
科学(51528)
教育(47737)
(44818)
大学(41291)
学学(38442)
农业(37968)
技术(32985)
(32421)
金融(32421)
业经(28303)
经济研究(25460)
财经(23378)
问题(21444)
图书(20269)
(20115)
(19842)
科技(17809)
技术经济(17032)
理论(16687)
现代(16429)
商业(16340)
资源(16285)
(15675)
共检索到535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福一  
园区是产业集群化、生产基地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园区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扩大园区规模尤为重要;而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加快提高园区的专业化协作水平则是核心任务。本文基于园区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认为提升园区专业化协作水平,应从强化规划引导和管控作用、加大园区改造提升力度、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园区运营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黎峰  
随着数字经济和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园区作为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顺应未来数智化物流产业发展形势要求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文基于供应链协作视角,选取物流产业园区为研究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检验不同数字化转型能力对供应链协作的影响,并探讨物流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研究发现,数字感知能力、数字经营能力和数字资源利用能力正向影响供应链协作水平,其相互促进作用是实现物流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数字感知能力能够通过准确识别物流运输、仓储和配送环节信息动态规划物流运作,提高物流产业园区营运效率;数字经营能力能够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及时传输物流仓储、配送、运输等环节信息及操作协同,提升物流产业园区企业生产与运营效率,推动物流产业结构升级;数字资源利用能力通过促进物流产业园区更高效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能够提升供应链协作水平;供应链协作水平较高的物流产业园区通常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信息沟通能力,能够对供应链内外合作水平提升产生积极作用。最后,针对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冷志明  
区域产业品牌是专业化产业区专业化产业发展的结果,是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市场声誉和影响力。专业化产业区域品牌具有资源整合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品牌搭载效应、关联产业带动效应、价值信息传递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环渤海创意产业合作对于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对建立环渤海创意产业区域协作机制进行探讨,包括建立稳定的磋商协调机制、建立区域规划协作机制、建立产业与市场融合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现代投融资机制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中越  孙珊  
基于资源优势,内蒙古将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作为其重大战略目标。但是,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资源能源逐渐紧缺、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关联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等限制下,内蒙古仅依靠自身难以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区域协作基本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福子  苏燕华  
现代农业市场化属性明显,从农产品种植到以食品和蔬菜等为主要形式的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在市场经济的农业产业化条件下分工日益密切,上下游环节之间的衔接和价值交换也更为频繁,形成了具有地域协同性的产业链条。在现代农业发展及其产业链发育中,各地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农业发展优势不尽相同,充分发挥其在现代农业产业链中的优势,积极采用现代农业科技,推进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密切衔接和分工协同,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出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锦  张宁  李胜会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不仅对于全国及省际区域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对于省内区域层面也影响重大,因此,本文从省内地区间研究出发,以珠三角九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产业专业化的角度入手来分析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论文首先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珠三角九个地级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十年间珠三角各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都不断提高,但每个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却不尽相同。接着再引入产业专业化系数测度各市产业专业化程度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3年珠三角9个地级市单位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珠三角各市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产业专业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业专业化程度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影响。最后,结合对应分析法具体分析了十年间各个城市间产业专业化以及职能分工互补的发展情况,并给出相应结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林  钟书华  
本文通过界定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的特征,以31个省份的权威统计面板数据为基础,从4个维度15个指标出发,运用改进的信息熵权TOPSIS法,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高,广东省的智慧专业化水平最高,西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弱,且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存在较大的极化现象。以智慧专业化理论为基础,基于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和智慧专业化指数得分,对比国外智慧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结合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研究内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开科  
伴随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地区间产业发展的协作意识逐渐增强,但受体制环境以及地方政府单体利益追求等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迫切需要优化区域治理机制,增进区域协作。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实证对象,在揭示其一体化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定量方法详细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协作问题,并提出了推进产业协作的治理路径和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芳  
基于我国区域产业链发展是由多个区域共同完成以及各区域产业发展竞争与协作的现实,本文深入分析我国产业链发展问题:资源匹配问题、区域产业链发展与经济战略的匹配问题、区域产业链的衔接与协作问题、产业链的延伸问题、区域经济壁垒以及知识信息共享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产业链发展建议:完善区域经济规划,合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加强区域沟通,促进产业链协作发展;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强区域专业化发展,建立区域产业集群,打造区域产业带;加强区域经济战略协作,突破经济壁垒障碍;建立知识信息共享系统,增强区域的信息交换,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丽莉  侯宇琦  
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双引擎——区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从空间关联视角,就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差异化作用进行考察,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进而以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减弱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2)多样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加剧这种抑制作用;(3)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相关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间接抑制效应,这种相关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的邻近,还体现在经济联系和人力资本联系上,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相邻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雁飞  吴艳萍  向云波  廖双红  
利用地区专业化分工理论与方法,选择广东(粤)、湖南(湘)、江西(赣)、广西(桂)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转移与地区分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广东产业转移降低了四省份的分工水平,地区间产业同构较为突出,跨区域产业链构建处于初期阶段;第二,制造业整体呈空间扩散趋势,但资源和低技术产业扩散速度高于中高技术产业,一些高技术行业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聚,同时,大多制造业都指向广东市场,表现出产品内分工转移特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傅允生  
专业化产业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就得益于专业化产业区在全省各地的兴起与发展。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深受工商业传统影响,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具有市场带动与工贸并举的特色。专业化产业区发展推动了浙江的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进程,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由需求与供给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美光  韩伯棠  
通过对区域知识存量测度、技术差距以及空间知识溢出方面的研究,本文对空间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构建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提出相应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为该领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秀丽  
本文研究中国省区工业产业结构的单一性或多样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规律性关系。通过构造产业地方专业化基尼系数,发现省区产业结构出现了"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利用横截面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验证了地方专业化基尼系数与各省GDP和人均GDP基本呈现一个逐步降低后又略微上升的类似于U型的形状。最后的政策建议是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即省区产业多样化并实现最终均衡,同时有一两个比较突出的产业将支撑经济的强劲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