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16)
- 2023(2858)
- 2022(2346)
- 2021(2150)
- 2020(1976)
- 2019(4195)
- 2018(4147)
- 2017(7750)
- 2016(4334)
- 2015(4634)
- 2014(4742)
- 2013(4583)
- 2012(4292)
- 2011(3621)
- 2010(3712)
- 2009(3550)
- 2008(3855)
- 2007(3495)
- 2006(2830)
- 2005(2706)
- 学科
- 业(17542)
- 管理(15512)
- 企(13795)
- 企业(13795)
- 济(13409)
- 经济(13392)
- 险(10667)
- 保险(10576)
- 财(8315)
- 方法(7191)
- 务(6938)
- 财务(6932)
- 财务管理(6914)
- 企业财务(6590)
- 数学(6425)
- 数学方法(6342)
- 银(6307)
- 银行(6306)
- 中国(6170)
- 制(6002)
- 行(5834)
- 融(4631)
- 金融(4630)
- 各种(4434)
- 种类(4257)
- 类型(4256)
- 各种类型(4254)
- 保险业(3747)
- 度(3405)
- 制度(3402)
- 机构
- 大学(56758)
- 学院(56421)
- 管理(22998)
- 济(22529)
- 经济(21924)
- 理学(18762)
- 理学院(18576)
- 中国(18552)
- 管理学(18255)
- 管理学院(18150)
- 研究(16133)
- 财(15673)
- 京(11923)
- 财经(11639)
- 经(10594)
- 财经大学(8947)
- 江(8925)
- 中心(8868)
- 科学(8692)
- 融(8083)
- 农(7990)
- 金融(7939)
- 所(7824)
- 公司(7777)
- 北京(7730)
- 州(7263)
- 银(7246)
- 业大(7167)
- 经济学(7048)
- 银行(6832)
共检索到91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平 计磊
<正>通过开展存款保险宣传,提升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度,能够降低公众面对银行负面消息时参与挤兑的可能性,发挥存款保险对防控挤兑风险的积极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一个初衷就是通过对存款给予保障,提升公众信心,有效防控银行挤兑。提升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水平,让更多公众了解并相信存款保险,有效发挥存款保险的制度功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水土 陈鑫云
该文从外部形势变化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出发,分析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的成因、特点以及防控举措。该文认为,技术、经济以及制度变化正在对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产生重大影响;小银行实力弱、储蓄存款为主的存款结构、社区银行的信息特征、农村地区较差的金融生态、农村信用社的同质性使其容易发生挤兑风险。塑造良好金融生态、补足农村信用社劣势、控制风险传染、推动发展模式转变、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有助于防范和控制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挤兑 风险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亭
机构和衍生品交易对手方的电子挤兑是导致雷曼、北岩银行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如何控制银行的电子挤兑风险。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和主要金融市场国家的改革方案,过分强调了公权力的作用。一个有弹性的法律控制方法,应该能够合理的平衡风险与收益。
关键词:
电子挤兑 风险控制 LTF理论 法律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瑞德
韩国银行挤兑停业风波的概况及后果2011年1月14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召开临时会议,将韩国三和互助储蓄银行指定为不良金融机构,命令其停业6个月,进行改善。据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表示,截至1210年7月底,三和互助储蓄银行负债超过资产504亿韩元,国际清算银行自有资本比率为-1.42%,因此做出了上述决定。这家已经成立了40年的韩国储蓄银行突然被叫停,成为了整个韩国银行业挤兑停业风波的导火索。储户对银行的信心大大降低,银行挤兑事件扩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世超
存款人的挤兑行为正是创生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原因。然而,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存款人的挤兑行为究竟受到怎样的影响,存款保险又是在哪些方面影响着存款人的挤兑,原有的研究单纯从客观层面考虑了存款保险理赔额度对挤兑的影响,未从存款人风险态度以及信息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上述问题。借助规范分析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存款保险对存款人风险态度以及原有信息有效性的作用,对原有的存款人挤兑模式予以修正,并根据研究结论为存款保险制度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李羽翔
近年来,P2P网贷平台的数量迅速增加,为了提高标的资产的流动性,部分平台设定了债权转让机制,但债权转让发展的不规范使得纯信息中介型P2P网贷平台异化成信用中介。本文利用4 710家网贷平台的经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平台债权转让制度对事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债权转让制度的设定有利于减少由挤兑风险带来的平台事故发生率。允许债权转让的规定不同对平台事故发生率的影响不尽相同。允许债权随时转让的平台有更高的事故发生率,这可能是由于这类平台为了满足投资者随时变现的需求设立类资金池业务。投资者持有债权6个月以上才允许转让的平台经营更加稳健,事故发生率更低。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和资金流管理,强化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一林 郁芸君 蒲明
本文对担保圈内不同银行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发现在企业互联互保所形成的担保网络中,当某一家企业发生债务违约后,为之担保的互保企业不仅新增了债务和债权银行,更因新债权银行和原债权银行集体挤兑企业债务而陷入债务违约和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并由此引发新一轮的债务挤兑和资金链断裂,最终演变成具有“多米诺效应”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在打破刚性兑付的政策背景下,相比于地方政府直接为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或通过行政命令干预银行续贷标准,允许担保网络中特定债权人优先获得偿付,可高效化解由债务挤兑所引发的担保圈危机,起到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的作用。
关键词:
担保圈 区域性金融危机 风险化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卫中 王宏 李更 李义奇 傅玲玲
相对于整个银行体系来讲 ,防范和平息挤兑风险的关键和首要任务是避免银行危机。银行挤兑的原因在于储户对银行信心的动摇 ,由于挤兑具有非线性扩张的特性 ,其对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危害是严重的。防范和化解挤兑风险的基本思路是 :建立挤兑早期预警指标体系、及时化解挤兑风险、政府做出中小储户存款安全的承诺、充分发挥市场监督作用、央行加强风险监管及鼓励好银行兼并有问题银行等。平息挤兑的对策是 :建立平息挤兑的紧急应对方案 ;做好平息挤兑的善后工作。但从长远来看 ,防范和化解挤兑风险的关键在于深化市场金融改革。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银行挤兑 金融监管 银行重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劲松 戴本忠 鲁臻
本文通过引入Diamond-Dybvig模型,对银行作为流动性保险的制度安排而存在的必要性及银行挤兑的理论进行了阐述.说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挤兑.这成为银行内在脆弱性的重要原因。我们无法通过体系自身来避免银行挤兑的发生,只能从银行外部寻求新的制度安排。例如存款保险制度。在进行银行挤兑防范制度设计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该制度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干扰,以保证制度安排的合理有效。
关键词:
流动性保险 银行挤兑 存款保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静 童泽平
贷款逾期发生时,P2P网贷平台面临流动性暂时不足,可能出现放款人之间协调失败而导致的挤兑风险。对风险保障金机制下P2P平台和多个放款人在挤兑风险下的决策行为,采用全局博弈进行建模和均衡分析,研究得到:风险保障金、贷款逾期率的先验期望和放款人利润对于P2P挤兑的影响,以及P2P平台对其最优风险保障金水平的决策。在研究结论的支持下,给出了降低P2P平台挤兑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新宇 葛扬
由于缺少成熟的证券化市场,我国商业银行无法通过证券化手段转移风险,只能通过传统的线性交换策略转移风险。通过在"挤兑模型"中加入证券化因素,并利用"挤兑边界"分析法将风险大小可视化,可以得到证券化策略能够在绝大多数条件下提供比线性风险规避策略更好的规避效果。在不存在信心冲击的条件下,以银行个体风险最小化为基础的最优选择是交换整个证券化中的高级部分,并使高级部分的偿还额等于存款额;但在存在信心冲击的条件下,这一选择失效,银行风险最优选择策略存在变更。
关键词:
证券化 挤兑模型 线性风险分散 信心冲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争荣 林清泉 卜静
文章以余额宝为例,运用银行挤兑模型和大数定律,对互联网金融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尽快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立法,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避免储户恐慌而发生大规模赎回,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流动性风险 DD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伟 曹元涛
一个成功的存款保险制度,应该能够在抑制银行的挤兑与由此带来的道德风险之间达成一个最优的均衡。本文分析了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下基于银行自身风险的最优存款保险覆盖范围的设定,同时运用模型结论对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实践的合理性进行了校验,进而提出了该模型对我国建立有效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保险范围 银行挤兑 道德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继同
挤兑对银行来说是一种灾难性的危机,社会危害巨大。要深入研究造成挤兑的原因,妥善应对,果断处置;同时要加强对挤兑的防范,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 危机 挤兑 处置 防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国政 张毅
本文通过对银行业突发性挤兑事件进行个案分析,明确了基层央行处置和化解区域系统性支付风险的核心作用,并提出了现实调控选择的意见。
关键词:
支付风险 挤兑 处置与化解 调控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