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5)
2023(8841)
2022(6765)
2021(6141)
2020(5067)
2019(11341)
2018(11359)
2017(21753)
2016(11948)
2015(13335)
2014(13528)
2013(13089)
2012(11407)
2011(9569)
2010(9805)
2009(9339)
2008(9732)
2007(8482)
2006(7757)
2005(7166)
作者
(30594)
(25260)
(25144)
(24691)
(15961)
(11798)
(11613)
(9564)
(9525)
(9324)
(8812)
(8334)
(8290)
(8273)
(7980)
(7884)
(7624)
(7218)
(7131)
(6990)
(6669)
(6143)
(6105)
(5811)
(5799)
(5776)
(5654)
(5468)
(5126)
(4930)
学科
(48263)
经济(48204)
管理(39537)
(38930)
(33551)
企业(33551)
(28073)
(21773)
税收(20340)
(20167)
中国(17512)
财政(14937)
(14898)
业经(14856)
方法(14700)
(14047)
地方(13507)
(12226)
数学(12113)
(12090)
财务(12061)
数学方法(12036)
财务管理(12016)
产业(11541)
企业财务(11419)
(11213)
体制(9503)
农业(9166)
(8448)
银行(8443)
机构
学院(156719)
大学(152653)
(69096)
经济(67883)
管理(57790)
研究(53334)
理学(48801)
理学院(48352)
管理学(47730)
管理学院(47430)
(45794)
中国(41291)
(32096)
财经(30436)
科学(29510)
(27262)
(26566)
(26171)
研究所(22936)
中心(22782)
经济学(21924)
财经大学(21841)
(20732)
北京(20671)
(19941)
经济学院(19774)
(19324)
(19213)
师范(19183)
(18877)
基金
项目(96015)
科学(76116)
研究(75705)
基金(68214)
(57533)
国家(57050)
科学基金(49707)
社会(49659)
社会科(47324)
社会科学(47315)
(39038)
基金项目(34919)
教育(33651)
编号(31515)
(30836)
自然(28158)
自然科(27523)
自然科学(27516)
自然科学基金(27029)
资助(26943)
成果(26404)
(22806)
课题(22252)
重点(21605)
国家社会(21161)
(20893)
(20551)
(20509)
(20253)
项目编号(19936)
期刊
(83016)
经济(83016)
研究(59905)
(40352)
中国(36080)
管理(23254)
(19993)
教育(19881)
学报(19386)
科学(17482)
(17213)
(15626)
大学(15531)
财经(15334)
经济研究(15100)
(14797)
金融(14797)
技术(14759)
学学(14434)
业经(14215)
税务(13882)
(13324)
农业(13229)
问题(10996)
会计(9565)
(9458)
财政(9458)
财会(9373)
(8381)
商业(8048)
共检索到259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子英  朱星姝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在"断链""堵链"等隐患。这既有产业发展的客观原因,也与地方政府行为、财税激励有直接关联。从财税体制和税收制度的视角,梳理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的主要障碍具有现实意义。针对财税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应从政府间关系、税制改革、税收优惠激励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企业在各个环节、领域的深耕细作,形成具备创新力、高附加值、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余新创  付保宗  
在当前形势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受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外部国际产业循环不畅的情况下,技术打压、上游断供、市场封锁、生态脱钩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不稳不强的问题日益突显。长期沿袭嵌入式分工合作路径、追赶型经济固有的发展水平差距、国内市场竞争无序、外资企业转移、产业发展生态不优等是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要把握好内外协作融合关系、新旧接续融合关系、整零畅通融合关系、要素支撑融合关系等四大关系,在前端补链、后端延链、畅通协作、动能再造、优化布局、开放合作等方面积极发力、寻求突破,通过深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率与弹性韧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树俊  董哲铭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从数字化、韧性、创新、绿色和安全视角多维度构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赋予权重并进行测度;利用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分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差异及其来源;以空间核密度估计法进一步探究空间差异;运用莫兰指数(Moran’I)检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整体水平呈先抑后扬态势,并以整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呈阶梯状,提升速度依次递减;同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空间关联性呈U形态势发展。我国应加强数字化赋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测度体系,立足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从多维度多要素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共治;正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存在的区间差异大、区内发展不平衡问题,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空间关联效应,推动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缩小区间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差距,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  
选取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GMM估计模型,探讨数字经济能否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研究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尚不明显。在经济“双循环”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表现出明显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在知识产权保护门槛约束下,数字经济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间存在“U”型作用关系。进一步检验可知,在经济双循环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同门槛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不同分位点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不同赋能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  
选取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GMM估计模型,探讨数字经济能否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研究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尚不明显。在经济“双循环”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表现出明显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在知识产权保护门槛约束下,数字经济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间存在“U”型作用关系。进一步检验可知,在经济双循环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同门槛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不同分位点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不同赋能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扬  王金霞  陈艺毛  
产业链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所作出的重大谋划和部署。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存在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的技术链“断链”、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不足的产品链“弱链”、制造服务融合度不高的服务链“短链”问题。税收具有弥补技术链“断链”、强化产品链“弱链”、延伸服务链“短链”的适用性功能。为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议实施企业所得税为主,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为辅的税收政策组合来推动制造业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实施降采购、降用能、降用房用地、降用工、降销售成本的税收政策组合来优化制造业产品结构,实施有利于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业务、构建融合平台的税收政策组合来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超兰  
提升商贸流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2013-2021年面板数据,探索如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商贸流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文章最后从加强自主创新研发、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宁宁  张敏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链所处的内外环境已发生重大改变。文章从分工理论着手,探究产业链发展的内在逻辑、必要条件和未来方向,并从国际分工形式演变中分析指出产业链是当代分工最新表现形式,但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并位于产业链中低端;回顾总结我国产业链发展历程,认为我国产业链已进入本土强化期,并就此阶段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约束条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产业链应着重加强本土化,增强自主可控性,加快提升产业链尖端化、数字化、开放化、高端品牌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泰岩  片飞  
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基础。本文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出发,提出了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以数字化发展为方向,以绿色化发展为要求,以开放合作为国策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体系,力图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的逻辑体系作出全面、准确、科学地阐释,为我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卢丹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对我们全面把握世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适应国际分工调整的战略需要,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是应对复杂多变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实基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还存在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动态评估机制及治理体系缺乏,产业链供应链断链等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策略是:通过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动态评价机制,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管理体系,加速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长云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现有研究,可以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界定为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或外部冲击时,产业链供应链免于断裂并能较快恢复原状的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往往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息息相关。要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和政策思维,科学把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方法论,找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着力点,注意发挥深化产业融合的赋能作用,培育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兴奋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越  
当前,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直接关乎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与挑战进行系统研判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第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利用国际循环“延链”“稳链”;第二,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积极寻求破解国际围堵的有效路径;第三,破除国内大循环堵点、卡点,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赋能“补链”“强链”;第四,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围绕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与大家分享以下看法。一要高度重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卢丹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对我们全面把握世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适应国际分工调整的战略需要,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是应对复杂多变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实基础。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还存在产业基础能力薄弱,缺乏动态评估机制及治理体系,面临断链风险等。鉴于此,笔者认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策略是:通过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动态评价机制,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管理体系,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数字化转型,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措施导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邱灵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各国高度重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这将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多重影响。对此,应重视供应链“断链”风险、产业链“外迁”风险、高技术“掉链”风险、创新链“脱钩”风险、政策端“壁垒”风险,强化动态监测预警、关键环节根植、自主自立自强、多元开放合作、产业政策转型,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