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97)
2023(18445)
2022(15655)
2021(14567)
2020(12099)
2019(27578)
2018(27211)
2017(51627)
2016(27873)
2015(31291)
2014(30979)
2013(30617)
2012(28384)
2011(25799)
2010(25897)
2009(24241)
2008(23560)
2007(20838)
2006(18563)
2005(16894)
作者
(79038)
(65906)
(65268)
(62325)
(42032)
(31427)
(29617)
(25640)
(24896)
(23549)
(22617)
(22167)
(21104)
(21031)
(20467)
(20211)
(19519)
(18910)
(18850)
(18796)
(16532)
(16069)
(15536)
(15019)
(14734)
(14731)
(14585)
(14357)
(13197)
(12837)
学科
(126368)
经济(126219)
管理(87336)
(80246)
(67454)
企业(67454)
方法(49804)
数学(42869)
数学方法(42454)
中国(34873)
(31175)
(30022)
业经(27333)
地方(26434)
(25448)
(24541)
(22038)
贸易(22018)
技术(21445)
(21396)
农业(20224)
(19659)
银行(19612)
(18902)
金融(18898)
(18801)
理论(18691)
环境(18648)
(18474)
(18431)
机构
大学(401630)
学院(397620)
(173652)
经济(170256)
管理(156307)
研究(139445)
理学(134358)
理学院(132860)
管理学(130904)
管理学院(130160)
中国(106196)
(86021)
科学(80905)
(80672)
(69014)
财经(63495)
研究所(62238)
中心(61656)
(58381)
(57880)
(57738)
北京(55175)
业大(54070)
经济学(53889)
(51434)
师范(51020)
(50620)
经济学院(48235)
财经大学(47092)
(46439)
基金
项目(264321)
科学(209806)
研究(197375)
基金(193629)
(167594)
国家(166229)
科学基金(143509)
社会(127908)
社会科(121426)
社会科学(121397)
基金项目(101833)
(100739)
自然(90088)
教育(89929)
自然科(87996)
自然科学(87979)
自然科学基金(86454)
(84435)
资助(79098)
编号(78750)
成果(65090)
(59636)
重点(59021)
(57603)
(56780)
课题(54791)
国家社会(53688)
创新(53285)
教育部(51963)
(51628)
期刊
(196782)
经济(196782)
研究(127338)
中国(82411)
(62278)
管理(61691)
学报(57941)
科学(55313)
(52988)
教育(45243)
大学(45084)
学学(42202)
(37023)
金融(37023)
农业(36458)
技术(35041)
经济研究(32540)
财经(32409)
业经(28826)
(27907)
问题(24968)
技术经济(21128)
(20810)
(19882)
世界(19256)
科技(19253)
图书(18810)
理论(18728)
国际(18237)
现代(17937)
共检索到607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炜  
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扩散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扩散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驱动机理缘于在微观层面上,它能提高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采用诸如节约要素投入、优化要素组合、采用新资源等技术方法获得成本效应。在宏观层面上,通过生产要素的替代和重组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驱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在新技术的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模仿和反馈效应使创新得到改善和增强。创新扩散机制是由创新扩散的对接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的有机整体。针对我国创新活动和创新扩散存在的问题,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妍蕊  郝永发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而一项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创新的扩散,技术创新只有扩散,才能够创造出规模效益。本文主要探讨技术创新扩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鹏飞  刘新梅  
创新扩散理论对新产品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描述。本文对原有创新扩散模型进行了拓展,将经济增长、替代效应以及电信规制引入到模型中,并利用我国电信市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我国电信用户的扩散速度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之间的替代效应显著,在规制方面,中国联通的成立和对电信的"南北拆分"并没有显著加快电信用户的扩散速度。此外,研究还表明拓展模型可以比原模型更好地解释我国电信用户的扩散过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西安作为陕西经济重要极核的极化效应明显,导致增长极与其外围区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整体的持续增长能力正在下降,应发挥西安作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来实现关中区域经济的高质量一体化。大西安规划及其实施的过程应该体现西安经济由极核阶段向扩散阶段转化的分散化、均衡化特征,不仅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支撑单个增长极的主导产业和市场主体,更要建立多个增长极之间的渗透与联系,进而达到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均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佳美  
组织创新是组织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组织创新行为通过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三个维度驱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由于组织创新是一个打破旧的组织系统、建立新的组织系统的过程,在旧系统被新系统替代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无序状态,组织创新无序状态制约着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对组织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组织创新无序状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约束分析,并提出组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实现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印浩  田贵良  钱晓燕  
构建了一个动态随一般均衡(DSGE)模型,同时考虑了绿色工艺创新的"S型曲线"扩散规律与其本身的特征(节能作用和减排作用),模拟绿色工艺创新扩散的负向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各经济变量对绿色工艺创新扩散的负向波动呈现出不同的响应路径:资本存量的响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资本报酬率的收敛过程出现了"倒U型"曲线;资本报酬率的波动幅度最大;资本存量的波动率较小,而资本报酬率的波动率较大;环保税税负水平的提升可以加速经济收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玉雄  李怀祖  
本文首先在垂直创新的思想下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的技术扩散模型 ,并给出了稳态解求解的方法。然后 ,以上述模型为基础 ,本文着重讨论了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稳态经济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加强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降低领导国的创新速度和跟随国的模仿速度 ,从而降低稳态经济增长率。所以 ,就稳态而言 ,加强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领导国经济和跟随国经济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靳涛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收入差距扩大化等社会不和谐问题表现的越来越显著,如何让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全民,如何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也能分享增长的好处,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说明的基础上,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和解决该问题,即从体制上面、分配的侧重方面和增长的参与权方面来找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文月  任保平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典型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演进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机制。采用SYS-GMM估计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分析了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速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不仅降低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因技术与制度协同反馈机制的弱化,对经济增长造成双重制约。因此,应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互促机制,以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互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雄就  陈宪  
为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与中经济增长的联系,文章利用DEA-Malmquist方法进行分析,与国内多数研究不同,文章使用了Ray和Desli的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实证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并逐渐从引进式创新转变为自主式创新,但数据也表明,中国1998年-2015年期间经济增长仍主要是投资和要素驱动,要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仍有一定距离。中国要实现2035年前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必须加快采取各项措施,为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伟  
首先介绍了建筑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特点,并通过新型墙材推广使用的扩散案例,结合动态递推方法,量化证实了将逻辑增长模型(S型曲线)移植到建筑领域是可行的,同时指出了在预测应用上应关注的重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莹莹  綦良群  徐晓微  
基于Rubinstein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博弈理论构建创新提供者与潜在采纳企业间的讨价还价模型。研究表明,在从创新提供者直接向潜在采纳者扩散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创新提供者的出价与己方的心理压力呈减函数关系,与潜在采纳企业的心理压力呈增函数关系,双方的收益与己方的心理压力呈反向关系,与对方的心理压力状态呈正向关系;当中介机构代表创新提供者时,低碳技术创新贬值越大、潜在采纳企业心理压力的越小,创新提供者越急于寻求中介机构的帮助,当中介机构代表潜在采纳企业时,潜在采纳企业选择采纳低碳技术创新和选择不采纳策略间的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宝  毕海滨  
本研究主要针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不够成熟,忽视创新扩散研究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扩散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钟摆式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扩散研究有所借鉴和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迎昌  
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动力机制研究宋迎昌(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兴衰无不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国外对上述问题的理论探讨、以引起国内区域经济与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勇  胡伟清  
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完整、系统的技术创新扩散动力机制。文章首先对相关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企业创新扩散的动力就是其扩散创新所要实现的目标。然后对扩散动力机制现有的理论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一些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型的方式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动力机制。并通过模型,深入分析了企业创新扩散动力的具体形式以及动力强弱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技术创新企业还是技术吸收企业,都具有推动力和牵引力两种动力形式,而技术创新扩散实质上是市场竞争和企业间利益博弈的结果。所以,完善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