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4)
2023(2212)
2022(1655)
2021(1866)
2020(1301)
2019(3241)
2018(3425)
2017(4304)
2016(3567)
2015(4066)
2014(4282)
2013(3364)
2012(3091)
2011(2991)
2010(3175)
2009(2538)
2008(2390)
2007(2258)
2006(2081)
2005(1949)
作者
(6620)
(5387)
(5327)
(5242)
(3362)
(2639)
(2619)
(2334)
(2060)
(2022)
(1888)
(1861)
(1856)
(1737)
(1705)
(1666)
(1651)
(1644)
(1609)
(1604)
(1571)
(1437)
(1411)
(1286)
(1280)
(1245)
(1230)
(1179)
(1178)
(1145)
学科
教育(18136)
中国(9000)
理论(5436)
教学(5252)
(3516)
(3413)
(3277)
发展(3192)
改革(3110)
政治(3088)
(3070)
思想(3048)
高等(3012)
研究(2881)
(2872)
经济(2863)
思想政治(2794)
政治教育(2794)
治教(2794)
德育(2773)
教育改革(2769)
学校(2532)
管理(2440)
学法(2336)
教学法(2336)
(2216)
教育学(2189)
计算(2167)
算机(2157)
计算机(2157)
机构
大学(40568)
学院(35583)
教育(24848)
研究(16995)
(16744)
师范(16721)
师范大学(14112)
(10612)
职业(10045)
教育学(9679)
科学(9079)
技术(8594)
(7999)
北京(7792)
研究所(7316)
教育学院(7089)
(6965)
职业技术(6859)
(6191)
中心(6173)
管理(6012)
(5996)
技术学院(5698)
中国(5632)
经济(5572)
(5233)
研究院(5118)
教育科(5104)
教育科学(5068)
理学(4966)
基金
研究(22989)
教育(19953)
项目(19901)
科学(17106)
成果(13201)
编号(12457)
课题(12413)
社会(11681)
(11123)
社会科(10537)
社会科学(10534)
基金(10357)
(10136)
(9139)
规划(8618)
(8003)
(7944)
国家(7704)
年度(7330)
研究成果(7297)
项目编号(7249)
(6889)
(6556)
(6527)
阶段(6512)
(6432)
(6340)
教育部(6291)
重点(6214)
阶段性(5973)
期刊
教育(43199)
研究(22673)
中国(18409)
职业(10369)
技术(7408)
技术教育(6789)
职业技术(6789)
职业技术教育(6789)
(6575)
经济(6575)
高等(4988)
成人(4584)
成人教育(4584)
高等教育(4446)
(4114)
论坛(4114)
大学(3958)
(3576)
职教(3527)
发展(3405)
(3405)
学报(3387)
比较(3326)
科学(2899)
教研(2812)
高教(2812)
(2195)
远程(2141)
远程教育(2141)
图书(2090)
共检索到66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童世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迈向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必须确立和提升教育自信,这是我们坚持发扬中国特色、继往开来改革创新的重要前提。回答如何确立和提升教育自信的问题,说到底是要具备教育自信的知识前提,坚定教育自信的立场依据,保持教育发展的高度自省,夯实教育自信的能力基础,提升教育自信的传播智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东昌  
十四大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并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一系列论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理论上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标志。对于一个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在对建设的客观规律的掌握上,有了空前的成熟,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对教育来讲,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杨德广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从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现实出发而产生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邓小平教育思想中,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教...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东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形成中的蒋南翔何东昌【编者按】1993年10月6日,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原高等教育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同志诞辰80周年。是日下午,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了蒋南翔塑像揭幕仪式暨教育思想座谈会,与会同志发言热烈,畅谈蒋南翔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陆亭  刘承波  张伟  鞠光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凝练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通过分阶段对成功实践探索的系统回顾,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建设—实践"型模式。"建设"代表着对目标、理想、方案的主观追求,"实践"体现了对创新、实干、蓝图的客观探索,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与探索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相一致、坚持服务国家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坚持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赋能、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方案相协调、坚持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相促进、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经验相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需要。研究这一理论,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本质、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实践意义、学科价值及其内在品质等问题,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当代教育科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不断开放发展的体系。思考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开展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其中,"开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发展"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大变强"、任重而道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怡  夏建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明确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努力将我国打造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稳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克啸  
努力探索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路——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雷克啸我们正在走向21世纪。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进一步持续、高速、稳定发展;二是来自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三是来自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传入中国,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形成,再到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重大飞跃。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习近平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教育本质、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在价值论层面,形成了教育的一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价值。在实践论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怎么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的思想魂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昭明  张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并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既体现了认识论,又体现了方法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重要基础、人民幸福安康和美好生活的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条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之路,是一条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教育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制度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进行系统科学研究,具有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中,建设教育强国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因素。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迫切需要系统理解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特征,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问题挑战,努力践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初心使命,特别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六个方面重点发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何克抗  
关于"互联网+"时代如何促进教育变革的趋势与方向这个主题,本文认为应从两种不同视角去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混合式学习逐渐流行的背景及其特定内涵。然后指出,教育信息化应能显著提高教育生产力,即实现教育在质量提升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强调:我国教育信息化要走在国际前列,就应当有自己中国特色的创新,有了教育领域的自主创新,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