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4)
- 2023(16871)
- 2022(14162)
- 2021(13430)
- 2020(10922)
- 2019(25238)
- 2018(24719)
- 2017(47122)
- 2016(25954)
- 2015(29253)
- 2014(29354)
- 2013(28743)
- 2012(26556)
- 2011(23573)
- 2010(23619)
- 2009(21554)
- 2008(21261)
- 2007(18452)
- 2006(16320)
- 2005(14668)
- 学科
- 济(102613)
- 经济(102497)
- 管理(77933)
- 业(72304)
- 企(59120)
- 企业(59120)
- 方法(44210)
- 数学(38554)
- 数学方法(38130)
- 财(36360)
- 中国(33357)
- 农(30178)
- 业经(23310)
- 地方(21475)
- 制(21449)
- 贸(20730)
- 贸易(20716)
- 学(20537)
- 易(20224)
- 农业(19556)
- 务(19497)
- 财务(19419)
- 财务管理(19367)
- 企业财务(18435)
- 银(17003)
- 银行(16967)
- 理论(16260)
- 策(16211)
- 行(16139)
- 环境(15780)
- 机构
- 大学(361858)
- 学院(360046)
- 济(151058)
- 经济(147961)
- 管理(142427)
- 研究(125164)
- 理学(122675)
- 理学院(121365)
- 管理学(119511)
- 管理学院(118864)
- 中国(95780)
- 京(77828)
- 财(75016)
- 科学(74501)
- 所(62228)
- 财经(56798)
- 研究所(56232)
- 中心(55834)
- 农(55067)
- 江(52798)
- 经(51762)
- 业大(50104)
- 北京(49902)
- 范(47829)
- 师范(47474)
- 经济学(45969)
- 院(45765)
- 农业(42703)
- 州(42024)
- 财经大学(41980)
- 基金
- 项目(242312)
- 科学(191257)
- 研究(181487)
- 基金(176543)
- 家(152817)
- 国家(151533)
- 科学基金(130284)
- 社会(115396)
- 社会科(109387)
- 社会科学(109361)
- 基金项目(92461)
- 省(91805)
- 教育(83001)
- 自然(82608)
- 自然科(80683)
- 自然科学(80667)
- 自然科学基金(79218)
- 划(77667)
- 编号(74269)
- 资助(73096)
- 成果(61540)
- 部(54604)
- 重点(53998)
- 发(51829)
- 课题(51277)
- 创(49769)
- 国家社会(47910)
- 教育部(47228)
- 创新(46453)
- 科研(45683)
- 期刊
- 济(166331)
- 经济(166331)
- 研究(114148)
- 中国(72340)
- 财(59284)
- 学报(53254)
- 管理(52368)
- 农(50905)
- 科学(49956)
- 教育(42529)
- 大学(41131)
- 学学(38356)
- 农业(35425)
- 融(33615)
- 金融(33615)
- 技术(30219)
- 财经(27895)
- 经济研究(27659)
- 业经(25979)
- 经(23861)
- 问题(21921)
- 图书(18817)
- 业(18757)
- 贸(18487)
- 技术经济(17113)
- 理论(17010)
- 世界(16546)
- 现代(16453)
- 科技(16109)
- 版(15899)
共检索到54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翟超颖 代木林
本文在明确中国城镇化质量含义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1990~2012年间,中国城镇化质量在波动中逐年上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相比之下,人口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拉动作用相对滞后。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作用是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城镇化质量 层次分析法 财政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璟莉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包含的内容入手,探讨了财政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应该起到的作用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建议政府部门应该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加大财政支出以及加强财政绩效评价这四个方面来助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黎基钦 邓小莲 韦瑞智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城镇化跨越发展。理论与实践证明:加快推进广西城镇化跨越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必然选择;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创造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对促进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从广西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入手,通过对国内外财政促进城镇化建设的经验进行归纳,并结合广西实际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促进广西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政策措施:一是以推进城镇规划为基础,提高城镇化建设投资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二是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东海 韦瑞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广西已进入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新型城镇化具有定位明确、发展手段多样、注重发展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金倍 王芬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福建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积极推动福建省建设发展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以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的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福建省将城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城镇化的路径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志甫
近年来,河南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以中心城市、县城和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推动城市新区、中心城市组团、县城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镇的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态势进一步增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金科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政府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体,必须为此承担更多责任。政府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与财政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注意处理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完善制度并警惕福利赶超思想。建议将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作为一个过程来处理,以"动态协调、差异化供给"的理念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将中小城市作为城镇化的重点,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进一步推进税制结构改革,建立地方政府借款的管理框架。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仲秋
江南区属于南宁市的后发展城区,受地理、历史等种种因素限制,目前城区城镇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城镇化进程的滞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2011年年底,江南区城镇人口达到20.65万,占总人口的45.6%,比2006年提高了8.39个百分点,新增城镇人口1.6万人。一、江南区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仲秋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尤其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成为江南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城镇化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长,促进了投资的增长,也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主要是指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镇转化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多方面发展。本文以南宁市江南区为例,以公共财政理论为依据,研究运用财政政策,以此促进江南区城镇化进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周象民 刘仲川 赵慧 肖东平 梁洪波
城镇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的体现,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促进城镇化发展,既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也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财政视角出发,以山东省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完善财政政策职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城镇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进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苑梅
一、引言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原因和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农业需要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构建集约化、规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贺荃波 刘云喜
农民就地城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城镇化路径,可以有效避免单一进城城镇化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但目前支持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财政政策仍存在不足:一是忽视就地城镇化中的农民主体地位,降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在具体实践中,将城镇化等同于城镇建设,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长林
本文反思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基于我国1998年第1季度—2014年第4季度的宏观季度数据,识别出我国财政政策对就业影响的特征事实:财政投资支出扩张会导致国有企业就业上升,民营企业就业下降。为了理解这一现象,通过对一个同时包含异质性企业、纵向产业结构和分割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产业间关联、要素禀赋结构和劳动供给弹性是影响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主要因素。财政政策扩张在带动国有企业产品需求的同时,也通过拉升中间投入品价格导致民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抑制了该部门的劳动需求。随着财政政策力度的逐渐衰减,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国有部门存在就业超调。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更高,所对应市场的劳动供给弹性更小,且与民营企业的关联非常显著,以扩大政府投资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总体上无益于促进就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异质性企业 纵向产业结构 就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出现的发展趋势,是一国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不高,与工业化发展程度不相适应,成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从财税视角看,城镇化是在整个国土空间上对全体国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不断进行公共化的一项系统工程。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对于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回顾财政支持城镇化的职能定位与实践探索,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财税缺失,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