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
2023(95)
2022(64)
2021(95)
2020(76)
2019(231)
2018(158)
2017(174)
2016(72)
2015(90)
2014(102)
2013(126)
2012(118)
2011(121)
2010(138)
2009(155)
2008(144)
2007(107)
2006(116)
2005(118)
作者
(287)
(274)
(250)
(229)
(144)
(96)
(90)
(87)
(80)
(79)
(77)
(72)
(71)
(69)
(68)
(65)
(65)
(64)
(61)
(61)
(61)
(59)
(59)
(58)
(54)
(51)
(49)
(47)
(47)
(46)
学科
中国(443)
(420)
经济(419)
(229)
研究(217)
(201)
关系(181)
教育(173)
科学(167)
管理(166)
对外(164)
外经(159)
对外经济(159)
经济关系(158)
工作(118)
理论(117)
情报(109)
(100)
(99)
社会(97)
情报资料(90)
资料(90)
建设(89)
(88)
(84)
分析(80)
(80)
地方(79)
发展(74)
(74)
机构
大学(1396)
学院(1219)
研究(712)
科学(697)
中国(679)
(474)
经济(465)
(400)
管理(391)
科学院(362)
(315)
理学(296)
研究所(292)
中心(285)
理学院(283)
管理学(282)
管理学院(279)
社会(278)
北京(270)
(260)
教育(255)
(252)
师范(251)
社会科(228)
社会科学(228)
(225)
师范大学(216)
(210)
(189)
(187)
基金
项目(712)
科学(614)
研究(608)
基金(462)
(414)
国家(412)
社会(401)
社会科(374)
社会科学(374)
科学基金(330)
成果(281)
编号(278)
教育(264)
(238)
基金项目(215)
中国(212)
(196)
项目编号(194)
(182)
国家社会(176)
研究成果(169)
(165)
课题(164)
重点(164)
资助(157)
(155)
教育部(154)
人文(144)
(142)
(139)
期刊
研究(732)
中国(703)
(672)
经济(672)
教育(514)
科学(361)
图书(325)
学报(309)
(287)
大学(271)
农业(215)
管理(209)
情报(206)
科技(196)
学学(188)
书馆(185)
图书馆(185)
高等(167)
(165)
(160)
论坛(160)
(156)
高等教育(151)
经济研究(138)
(111)
工作(103)
(102)
技术(100)
情报工作(97)
社会(96)
共检索到3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兰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朱丽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全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同样,没有改革开放的理论,也就不会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永淼  
《经济研究》已经走过了辉煌的60年。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经济研究》都能引领时代潮流,在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和经济政策研究等方面均做出巨大的贡献。特别是过去二十年来,《经济研究》积极提倡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尤其是以计量经济学为主的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所刊发的学术文章不仅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而且广泛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实际经济问题,大大提升了中国经济研究水平,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山  
科学抽象是马克思主义用来分析认识经济事物及现象的基本方法。经济活动由于其内容的物质多样性、过程的社会性、发展的历史性,只有科学地运用抽象力才能在混沌复杂的经济现象中理出清晰的线索。科学抽象不同于一般的归纳概括,它有自己特有的要求和过程,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抽象过程;它要求按照问题的性质适度地抽象,准确把握研究对象;抽象的过程是沿着事物发展转化的逻辑进行反思;在抽象过程中要抓所关注问题的关键,舍弃当前的非关键问题;科学抽象的工具是反映人类思维规律的各种思维形式;语言表达仍是科学抽象过程及结果的基本表达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中,科学地运用抽象力极为重要,首先是坚持对生产关系的分析,坚持阶级分析,对现实的经济运动做出科学抽象;其次,要用科学的概念、科学的认识驱逐各种流行的庸俗观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最后,培养科学抽象的能力是当前经济学教育中的迫切要求,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数学化对学生思想的禁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屈炳祥  
科学的批判精神是《资本论》的一种固有本质属性,这是由它的创作者马克思本人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所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其总的立论基础,而且还渗透在它的各个方面,使《资本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具体范畴、基本原理、逻辑结构各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因而,辩证法所具有的那种"批判的和革命的"品质就成了《资本论》及马克思主义整个政治经济学的一种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它的"下册",它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具有同一个基因与同一个本质。今天研究《资本论》的科学批判精神,正好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续接红色基因,传承革命品质,起到强根固本的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何以具有科学性"?本文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概括了经济理论"科学性"的基准,依据这种基准阐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基本概念、核心命题,结果发现在这些方面中国经济存在着"异质性"。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转折和复杂特征,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大国、共同富裕构成了理解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中国经济的发展机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政府-市场的关系、政府内部不同层级的关系、市场内部不同领域的关系。这些机制具有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洽性,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事实具有解释力,对中国后续的发展态势也具有预判功能。从特征事实、基本概念、核心命题、命题检验、理论应用及其逻辑关系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显著的科学性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新命题,也是真命题。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罗文东  陈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丰富内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支柱,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历史进程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子荣  段龙龙  
理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蕴含的丰富内容及深刻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重新梳理和澄清中国财政基础理论;本文在深刻揭示市场经济的"基因缺陷"、"机制缺陷"和深入剖析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经济被"大国"操控而发生变异的基础上,阐明建立以"国家治理"为要旨的财政学说的重大意义;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为认识起点,按照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要求,探索治国理财之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制度,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区别国际国内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认识国企改革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新范畴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稳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富有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已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丹儿  
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最新成果;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发挥金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关键性作用。为此,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积极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培育各类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优化宏观调控,完善金融法治,实现金融科学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子荣  段龙龙  
理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蕴含的丰富内容及深刻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重新梳理和澄清中国财政基础理论;本文在深刻揭示市场经济的"基因缺陷"、"机制缺陷"和深入剖析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经济被"大国"操控而发生变异的基础上,阐明建立以"国家治理"为要旨的财政学说的重大意义;以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为认识起点,按照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要求,探索治国理财之道,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制度,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区别国际国内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认识国企改革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新范畴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稳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富有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已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承槐  王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判断、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阐明了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任务、行动纲领、行进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新城  
改革开放以来,党明确了我国正处在而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共产党宣言》里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结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套理论、这条道路、这个制度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但对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苏岚  魏晓莎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注定会给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带来深刻的影响。人们曾就"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秩序的影响展开讨论:它究竟是试图"颠覆"全球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还是支撑该体系的经济计划。而本文认为双方的观点都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一项战略部署也是经济计划。并且,学者们迄今为止都是从外在表现而不是从中国的角度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为了从中国的角度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本文将借助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SCC)展开研究。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本文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需要解决的四大历史任务,这四大历史任务可以作为分析"一带一路"理论创新和战略创新意图的框架。在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义后,本文回答了"一带一路"倡议究竟会"威胁"还是支撑全球经济体系这一问题,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是解决市场导向型发展战略带来的难题,"一带一路"倡议期望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后,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并不会对全球经济体系构成系统性"威胁"。相反,"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从而促生有机性变革以满足中国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空间,推动建设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世界经济,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项充满中国智慧的共同发展的新方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志平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是选择性学习的具体表现,是促进自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改变教学方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