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2)
2023(2969)
2022(2493)
2021(2350)
2020(2050)
2019(4976)
2018(4645)
2017(8754)
2016(4571)
2015(4871)
2014(4610)
2013(4871)
2012(4486)
2011(4079)
2010(4361)
2009(3996)
2008(4043)
2007(3561)
2006(3429)
2005(3202)
作者
(13829)
(11540)
(11256)
(10941)
(7351)
(5570)
(5158)
(4508)
(4488)
(4112)
(3924)
(3808)
(3728)
(3721)
(3607)
(3563)
(3293)
(3272)
(3231)
(3209)
(3007)
(2927)
(2870)
(2542)
(2536)
(2528)
(2512)
(2493)
(2422)
(2293)
学科
(18858)
经济(18842)
管理(11086)
(10328)
(8388)
企业(8388)
方法(6276)
教育(5778)
中国(5695)
(5612)
(5335)
数学(5318)
数学方法(5131)
研究(4304)
(4296)
(4106)
(4090)
地方(4036)
关系(3606)
业经(3597)
理论(3594)
研究生(3568)
(3519)
制度(3513)
农业(3237)
(3165)
贸易(3160)
(3063)
(3046)
金融(3046)
机构
大学(66595)
学院(63026)
研究(26385)
(26060)
经济(25306)
管理(22386)
理学(18715)
理学院(18485)
管理学(17994)
管理学院(17865)
中国(17825)
(14798)
科学(14439)
(13094)
(13084)
(11830)
研究所(11614)
中心(10824)
(10788)
(9863)
财经(9748)
北京(9742)
业大(9626)
(9184)
师范(9096)
农业(9016)
(8811)
(8662)
(8375)
经济学(7826)
基金
项目(40462)
科学(31340)
研究(29930)
基金(28860)
(25667)
国家(25441)
科学基金(21261)
社会(18498)
社会科(17547)
社会科学(17539)
(15893)
教育(15068)
基金项目(14291)
自然(13500)
(13434)
自然科(13212)
自然科学(13207)
自然科学基金(12960)
资助(12462)
编号(12020)
成果(10657)
重点(9461)
课题(9393)
(9141)
(8767)
(8258)
大学(7950)
教育部(7912)
国家社会(7720)
(7685)
期刊
(32184)
经济(32184)
研究(24607)
中国(18733)
教育(13137)
学报(11089)
(10814)
(10203)
科学(9720)
管理(9543)
大学(8939)
学学(8050)
(7022)
农业(6896)
技术(6193)
(5947)
金融(5947)
经济研究(5094)
财经(5043)
(4419)
业经(4301)
(3921)
问题(3905)
(3892)
(3724)
卫生(3724)
(3417)
研究生(3298)
学位(3270)
国际(3192)
共检索到107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文勇,张敏才  
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争取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十二亿以内,不是光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是从我国人口的现状出发和以科学的人口测算为依据的。如果单凭主观愿望,为了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加快四化步伐,最好三、五年就把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零。可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群,几乎每年都有一千万对以上进入婚龄,设想三、五年之内就把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零,势必要求相当一部分夫妇不能生孩子,这是做不到的。要是每对夫妇平均生两个,全国人口在半个多世纪内还要继续增长,人口总数将是十五亿多,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敏才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国家现行人口政策进行讨论和解释,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里我想就“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是不是‘左’了”的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志良  
自198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1984年7号文件和1986年13号文件,要求我们在进一步端正业务指导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试点,摸索出多种政策形式,有的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后,受到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在如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从1971年的2.34%下降到1978年的1.2%,现在已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就降低的速度来说,七年间下降了将近一半,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就出生率来说,已同苏联、东南欧国家差不多。而生育率的水平实际上已经接近世界最低的西北欧国家的水平。七十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举世公认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文华 ,张文贤 ,周善普  
四川省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的边缘,全县总面积1,5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6万亩,山地邱陵和平坝各半,有六个公社在海拔2,600多米的高山地区,全县总人口43.9万人。这个县于1979年提出“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两年来,收到显著效果。全县育龄妇女61,243人,到1980年底,生一个孩子的妇女14,824人,其中领取一个子女光荣证的14,335人,占96.7%。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富德 ,周清  
四川省什邡县是闻名全国的计划生育先进县。该县总人口3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农业人口每人平均耕地1.1亩。1979年每人平均从集体获得的收入为150元。197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8.7‰,死亡率降至6.1‰,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1970年的32‰下降到2.6‰。计划生育率高达99.3%。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按计划发展人口的新阶段。今后还要不要进一步控制人口,一年来的实践表明,他们在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实现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转移的道路上,又赢得了喜人的进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盖宇湛  
1989年《经济研究》第一期发表了胡瑞梁同志的文章《关于劳动、所有制和等价物交换的一些理论问题——林子力同志的读后感》,第二期发表了石小敏、刘吉瑞同志的文章《经济学家首先要尊重历史和事实——评华生等<中国改革十年(回顾篇)》。二文点名道姓提出了与对方的商榷意见。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值得大加倡导的现象。党有“双百”方针;格言说,真理越辩越明;学术界时有人提倡不同意见公开争论。然而常见的仍一似演“三岔口”——摸黑可以手舞足蹈大打出手,谁也弄不清对象是谁,一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振龙,王世魁  
当前,在我国城乡,有一些育龄夫妇,由于受“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已生了一个或两个女孩的情况下,不顾计划生育政策,还想方设法要再生个男孩。宝鸡市金台区1982年处理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中,90%属于这种情况。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鹰  
还是一个孩子好孙鹰独生子女家庭的崛起是我们国家现代家庭结构一个显著的特点,据对太原市200户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目前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比重已经占到50.5%.由于这类家庭人口少,就业面大,负担系数小,人均收入高,所以生活水平较一般家庭的高出一筹。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志平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是选择性学习的具体表现,是促进自己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改变教学方式,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小林  
以明清之际通俗小说里的一个女性形象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形象群体具有的悍妇与英雌特征及其成因,并讨论这一形象集合所凸现的独特文化意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龚庆子  
据《纽约时报》2012年7月6日报道,在过去短短的5个月中,奥巴马政府已经豁免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学校,使这些学校可以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规定的核心条款中解脱出来。这样一个实施了10年的联邦计划是否真的没有在本质上起到任何作用呢?上周五,美国教育部宣布,已经批准再豁免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长松  
在美国,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出台以来,对其理论框架、政策原则、实施策略到实践效果,始终都存在着许多质疑与批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成绩"、"缩小差距",为此《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提出"成绩问责"、"黄牌警告"等举措,强调重点支持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习。因此,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质疑与争议首先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批评人士认为,这些举措导致了实践中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忽视优尖学生的培养等问题。但辩证地分析可以发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总体上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值得肯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范旭  
介绍美国《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关于图书馆的主要内容:《通过学校图书馆提高素质》项目和《阅读优先》项目,评价了这一教育法规对图书馆的影响,分析了学校图书馆员面临的机遇和危机,提供了美国图书馆学会《培养孩子对学习及图书馆兴趣》修订法案的内容和价值分析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