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2)
2023(9378)
2022(7680)
2021(6815)
2020(5932)
2019(12951)
2018(12904)
2017(25183)
2016(13352)
2015(14806)
2014(14798)
2013(14819)
2012(13425)
2011(11826)
2010(12105)
2009(11804)
2008(12137)
2007(11207)
2006(10042)
2005(9493)
作者
(37321)
(31364)
(31337)
(29684)
(20247)
(14724)
(14046)
(11990)
(11742)
(11360)
(10774)
(10513)
(10269)
(9998)
(9827)
(9346)
(9342)
(9136)
(9063)
(8862)
(7746)
(7693)
(7558)
(7284)
(7133)
(7046)
(7017)
(6871)
(6150)
(6046)
学科
(77973)
(73527)
企业(73527)
管理(64945)
(60963)
经济(60843)
(26973)
业经(25673)
方法(25317)
(21831)
(20628)
财务(20612)
财务管理(20592)
企业财务(19561)
(18749)
数学(17474)
数学方法(17348)
农业(15894)
技术(15523)
(14139)
(13604)
(13277)
中国(13132)
体制(12655)
(12109)
理论(11860)
企业经济(11332)
经营(11232)
技术管理(10569)
(9708)
机构
学院(202385)
大学(197098)
(89510)
经济(87889)
管理(86254)
理学(73818)
理学院(73213)
管理学(72498)
管理学院(72099)
研究(58763)
中国(49672)
(47046)
(40006)
财经(36267)
(32771)
(31921)
科学(30980)
(30803)
(28163)
中心(27391)
经济学(26680)
财经大学(26569)
商学(25927)
业大(25845)
商学院(25709)
北京(24798)
(24392)
研究所(24389)
经济学院(24028)
农业(23921)
基金
项目(125529)
科学(102495)
研究(95223)
基金(94646)
(79383)
国家(78627)
科学基金(71181)
社会(64262)
社会科(61027)
社会科学(61016)
基金项目(50162)
(49367)
自然(44987)
自然科(44017)
自然科学(44008)
自然科学基金(43316)
教育(42600)
(39267)
资助(37763)
编号(37450)
(31743)
(31045)
(29830)
成果(29804)
(28664)
重点(27218)
创新(26831)
国家社会(26618)
(26166)
人文(25653)
期刊
(108031)
经济(108031)
研究(61217)
(42283)
中国(40070)
管理(38734)
(30474)
科学(24488)
学报(22383)
(21303)
金融(21303)
农业(20641)
业经(20019)
财经(19167)
大学(19018)
技术(18409)
学学(18332)
(16490)
经济研究(16195)
教育(14350)
问题(13554)
(12955)
财会(12943)
技术经济(12385)
现代(11394)
会计(10998)
商业(10835)
世界(10485)
(10267)
经济管理(9744)
共检索到309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鸿鹰  赵娴  
新经济地理学从运输成本视角深入分析了制造业分布规律,但其分析忽视了交易费用对制造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讨论提供者交易费用对制造业分布"集聚之后扩散"的抑制作用,分析制造业集聚均衡的形成机制,并从交易制度和组织的视角对集聚均衡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观察到了提供者交易费用对制造业集聚均衡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兴祥  许焱  李雅霏  
依据"低技术均衡"的定义,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分低技术、中低技术、中高技术、高技术四个技术产业类型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确实存在"低技术均衡",但尚不存在多重均衡。摆脱"低技术陷阱",需要政府、企业和员工个人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威  
产业集聚是提高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构建了产业集聚的衡量指标体系 ,并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进行了定量分析 ,揭示了集聚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了集聚地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  孙慧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建立了一套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地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非均衡性及各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各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及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洪波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贸易成本对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关系的影响。该模型刻画了生产者服务业规模报酬递增、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品以及由于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应用其贸易成本大幅变化等特征,并运用数值方法模拟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在不同国家间的集聚关系。研究发现:两种产业的空间集聚关系更依赖于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品的生产者服务业的贸易成本。相同条件下,生产者服务业的贸易成本较高时,两种产业在同一国家都有相当份额地分布和集聚,形成"协同式集聚"关系,反之,两种产业趋向于分别分布和集聚在不同的国家,形成"分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敏洁  徐常萍  唐磊  
文章以中国2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路径分析和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自助法,实证分析了制造业集聚对劳动力流动的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区域制造业集聚程度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工资和房价也越高,前者抑制劳动力流动,后两者促进劳动力流动,综合作用下,当前制造业集聚机制仍以向心力为主;智能制造提高了集聚下的环境效率、生产效率和企业空间盈利边界,强化了核心区域对劳动力流入的吸引,验证了“数字鸿沟”效应;改善欠发达地区空气污染和设施便利性问题成为发挥分散力,引导集聚走向分散的内在核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丁丁  
这篇文章旨在说明三件事:第一,分工不可避免地造成技术知识的不对称分布和由此而来的交易费用,所以才产生了获取和积累“制度知识”的必要性。如果制度知识不足以降低交易费用,那些可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技术知识就无法被应用于分工生产过程,经济也就停止发展了。第二,交易费用不可能从局部均衡得到确定,运行一个制度所花费的成本只能通过制度选择的多人博弈过程的均衡状态来确定。这两个结果都是新近得到的。在此之前,制度经济学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  刘珅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在D-S框架下建立两国三产业的NEG模型,将劳动力要素细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引入3种要素,改进中间品完全专业化生产的假设,加入垂直关联因素分析了FDI对一国垂直专业化地位的决定因素。根据理论模型,结合中国数据进行经验分析表明,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FDI的增加,我国参与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的程度加深,在国际生产网络中所处的分工地位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秀清  张峰  
文章以影响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演变为视角,构建两阶段计量分析模型,并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0—2016年期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推动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推进作用;而环境规制引发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的影响呈现为负向的冲击作用;此外,环境规制对不同制造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的直接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对制造业清洁能源消费可产生"倒U"型曲线关系,而综合考虑各类能源消费变动情况时则其关系呈现"U"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福柱  李倩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及二者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创新进而驱动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3种类型集聚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驱动效应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对绿色发展的正向驱动作用不显著,创新在其集聚驱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未表现出显著的中介效应;高技术制造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相比单个产业集聚,二者协同集聚对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具有更强的正向驱动作用,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也更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3项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国霞  石敏俊  李娜  
本文基于1995年和2003年《市场年鉴》和《投入产出表》,利用产业间集聚度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两个产业之间的空间集聚程度,并把产业间空间集聚度和投入产出分析结合起来,量化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间集聚的经济学机制。结果显示,(1)我国制造业产业间集聚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进一步向沿海集聚。(2)纵向的投入产出关联和规模外部经济是驱动我国制造业产业间集聚的主要机制。(3)纵向的投入产出关联诱发了原料投入比例大的中间需求型产业和最终需求型产业之间的空间集聚;规模外部经济则促进了拥有共同市场地的最终需求型产业的空间集聚。(4)地理邻近也有利于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的加强,形成关系邻近与地理邻近之间循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周洋  钟韵  
服务业集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已经出现并逐步发展成熟,然而国内学者对于我国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对服务业集聚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从集聚产生的经济效益、集聚的空间特征和形成动因三个方面对制造业与服务业集聚进行比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金华  
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研究制造强国建设中高端制造业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的非均衡分布状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创新要素可以用研发人员、研发机构和研发经费来反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可以用新产品开发、技术引进和有效发明专利来反映。研究发现: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显著地集聚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创新要素、创新活动及创新成果明显偏少。因此,就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言,应该增加创新要素投入,提升高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高端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高端制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营造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创新的环境,激发高端制造业创新活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永涛  李丫丫  何美玲  
为刻画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制造商和销售商的行为策略,文章构建了考虑双渠道产品服务交易的多制造商与销售服务集成商的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建立了基于变分不等式的网络均衡模型,藉此分别刻画制造商层、销售服务集成商层和需求市场的最优行为和均衡条件。通过修正投影算法进行数值算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网络整体均衡条件下,各层决策者之间的产品交易量和服务水平达到一定规模时,决策者之间的利益才能得到均衡分配;相较单渠道销售,双渠道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中制造商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更具专业性,同时市场需求均衡价格在多重竞争下表现较低;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效应,增加对客户的服务水平有助于制造商和销售服务集成商获得更高的收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仲伟周  吴穹  张跃胜  崔敏  
在"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刚性环境规制约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章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引入经典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指数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信息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环境规制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基于此,提出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优化制造业聚集格局,并对制造业过度集聚的地区施行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