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2)
2023(18864)
2022(15781)
2021(14536)
2020(12290)
2019(27830)
2018(27443)
2017(53301)
2016(28571)
2015(31640)
2014(31089)
2013(30745)
2012(28476)
2011(25445)
2010(25645)
2009(23700)
2008(23843)
2007(21310)
2006(18718)
2005(17148)
作者
(78886)
(65946)
(65716)
(62206)
(42231)
(31508)
(29819)
(25386)
(25064)
(23781)
(22321)
(22267)
(20968)
(20959)
(20365)
(20223)
(19471)
(19219)
(19051)
(18947)
(16305)
(16092)
(16037)
(15332)
(14875)
(14789)
(14702)
(14573)
(13173)
(13074)
学科
(128062)
经济(127936)
(110104)
管理(99453)
(99086)
企业(99086)
方法(57015)
数学(46837)
数学方法(46357)
(40899)
业经(36652)
(35015)
中国(33722)
(30223)
财务(30161)
财务管理(30110)
企业财务(28827)
地方(26697)
(25723)
农业(24896)
技术(24528)
理论(22002)
(21056)
贸易(21035)
(20720)
(20370)
(20307)
银行(20283)
(20190)
(20171)
机构
学院(403977)
大学(400822)
(172030)
经济(168869)
管理(165886)
理学(142189)
理学院(140792)
管理学(138855)
管理学院(138056)
研究(127960)
中国(102423)
(83600)
(83507)
科学(73520)
财经(65933)
(62595)
(61326)
(61270)
中心(60322)
(60054)
研究所(55712)
业大(54405)
北京(52499)
经济学(52348)
(49265)
(49178)
财经大学(48984)
师范(48698)
农业(47582)
经济学院(47284)
基金
项目(262637)
科学(210975)
研究(194959)
基金(193958)
(166369)
国家(164911)
科学基金(145659)
社会(127115)
社会科(120807)
社会科学(120784)
(102744)
基金项目(102120)
自然(93278)
自然科(91260)
自然科学(91240)
教育(89863)
自然科学基金(89736)
(85204)
资助(79083)
编号(78207)
成果(63008)
(59032)
(58787)
(58702)
重点(58019)
创新(54396)
国家社会(52989)
课题(52860)
教育部(51641)
人文(50892)
期刊
(191847)
经济(191847)
研究(118485)
中国(81024)
(70150)
管理(68348)
(55896)
学报(54380)
科学(53479)
大学(42981)
(42760)
金融(42760)
教育(40885)
学学(40433)
技术(38294)
农业(38211)
财经(33471)
业经(32569)
经济研究(30391)
(28785)
问题(24565)
(23160)
技术经济(22344)
财会(20494)
商业(19536)
(19401)
图书(19336)
现代(19213)
统计(19202)
理论(18998)
共检索到614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明   许言   徐国庆  
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是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投资者认同的重要途径。文章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通过工具变量法、熵平衡法等方法弱化内生性问题及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得出,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能缓解融资约束与第一类、第二类代理成本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样本中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的激励效应更强;市场竞争程度和股权激励能够正向调节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利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披露的上市公司纳税信用A级数据,检验了诚信纳税能否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产生激励效应。研究发现:(1)诚信纳税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增加,与未获评纳税信用A级企业相比,获评纳税信用A级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水平更高;(2)上述诚信纳税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具有产权异质性,与国有企业相比,在非国有企业中诚信纳税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更大;(3)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证实,增加税费返还、提升企业的银行信用借款及商业信用融资能力是诚信纳税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增加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颖斐  刘学财  
上市公司的研发信息披露一直是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年报问询监管作为信息披露监管的重要手段能否改善研发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是检验该监管制度经济后果的重要维度。整体而言,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年报问询函监管会对公司的创新投入产生负向影响,细分年报问询函问题是否与“研发”相关后,发现涉及“研发”问题的年报问询函会对公司的创新投入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由于问询监管会对公司的代理问题、融资约束产生不同影响,涉及“研发”问题的年报问询函能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及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进而促进相关企业的创新投入。鉴于研究证据和高质量发展对研发创新的倚重,年报问询监管可以对企业的研发信息披露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更多的市场投资者获取更有价值的研发信息。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超  祝天琪  
基于201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高阶梯队理论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海归高管显著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海归高管通过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和研发投入水平两条路径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探究调节机制后发现,在企业绿色创新活动方面,政府质量、市场竞争与海归高管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而内部控制水平与海归高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行业、直辖市地区、高外部监督水平组中,海归高管对企业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区分绿色创新类型后发现,海归高管对创新要求较高的公司绿色发明专利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孟庆斌  李昕宇  张鹏  
本文以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管理层之外的重要人力资源——员工为研究主体,考察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且在考虑内生性、测试回归模型敏感性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利益绑定"功能,提升了员工在创新过程中的个人努力、团队协作和稳定性,提高了创新效率。进一步地,基于员工特征的拓展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员工、高学历员工较多或员工薪酬水平较高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产出的促进更强;基于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的拓展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员工持股,而非管理层持股;非杠杆型、购买折价高、锁定期长的员工持股计划对创新产出的促进更强;员工持股计划持股人数的扩大可能引发"搭便车"问题,不利于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员工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并拓展了以员工为主体的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同时对完善员工持股计划制度设计与促进本土企业转型升级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竹  金笑桐  
资本市场中股利平稳性政策信号是否能够影响企业经济资源向创新投资项目的倾斜?其作用机理是什么?在分离"差异化分红政策"效果后该现象能否继续存在?为回答上述问题,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基于股利信号理论与迎合理论考察了股利平稳性的信号效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股利非平稳企业在创新研发项目方面的投资程度更高,且分组回归结果显示该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成长型企业中更为明显,同时实证检验支持了理性迎合渠道的存在,即投资者的消极情绪直接刺激了非平稳性股利政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讨论"差异化分红政策"的影响,结果证实,在为获得再融资资格进而发放股利的企业中,非平稳股利政策对创新投资的促进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依旧存在。然而,"差异化分红政策"虽能够有效改善我国上市企业的"微股利"发放现状,但也加剧了企业内部自由现金流的短缺,不利于非国有企业与成长期企业的发展。股利不平稳的信号会引发我国资本市场中公司股价以及外部融资环境的变动,进而对实体经济资源配置造成显著影响。以上结论为研究资本市场信号冲击对企业创新等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毕金玲  蒋睿  杨雨婷  
本文研究定向增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基于融资约束、产权性质及公司规模深入分析定向增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同时还发现定增促进企业创新是由于定向增发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公司和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中效果更加明显。本文首次检验了定向增发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融资—企业创新"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增量贡献,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选择和监管层关于定向增发的监管政策都有借鉴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芳  
本文基于1995年至2013年50个国家(地区)45758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发现,股票市场开放能够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创新数量,并提高其创新质量。采用股票市场开放和企业创新替代度量以及控制模型内生性、样本选择偏差和专利分布特征的影响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对上述影响的机制检验表明,股票市场开放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强风险共担及改善公司治理的途径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道国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贸易开放度和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从企业创新视角提供了股票市场开放影响微观企业实际经济后果的因果证据,并且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持续推进股票市场开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荷暑  周泽将  
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女性高管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女性高管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信任环境对女性高管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产生了促进作用;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女性高管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正面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行天  田野  
以2010—2014年中国216家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智力资本各维度(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及客户资本)进行测量;根据润灵环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数据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得分,并以此作为因变量,考察智力资本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创新资本、客户资本、流程资本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文章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有所丰富,也对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殷俊明  
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深市上市公司投资者实地调研数据,检验了实地调研活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对企业的实地调研活动会显著提升其创新水平,表现在投资者对企业的实地调研频度、广度及深度越高,企业创新水平越高。进一步研究证实,投资者实地调研能够有效抑制较差的信息环境和较高的融资约束程度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即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频度、广度及深度越高,较差的信息环境和较高的融资约束程度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越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荣  李从刚  
本文首次考察了两院院士及其候选人担任独立董事发挥的治理职能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院士(候选人)独立董事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控制企业个体效应、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Heckman两阶段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院士(候选人)独董的任期越长、兼职公司数量越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好,女性院士(候选人)独董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海归经历的院士(候选人)并没有更有效地发挥作用。(3)影响渠道检验结果表明,一方面,战略风格越保守、管理层短视程度越严重的公司聘请院士(候选人)独董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表明院士(候选人)独董可以通过战略咨询有效缓解保守战略和管理层短视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院士(候选人)独董发挥了"桥梁科学家"作用,增加了企业未来两年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可能性,从而促进了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4)与其他公司治理变量的交叉影响分析发现,院士及其候选人在非国有企业、股权结构集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和高管不持股的公司中更能发挥促进创新的作用。本文对于充分发挥顶尖科学家作用以及推动企业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怡欣   张婷   马晨  
探讨同行企业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能否通过改善目标企业信息环境,产生促进目标企业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基于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方法构建披露指标,结果发现,同行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水平提高能够显著促进目标企业创新产出“数量”与“质量”提升。信息披露语调越积极、可读性和前瞻性越强,信息披露溢出效应越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拓展目标企业信息获取渠道、加强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治理是信息披露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言行不符”的信息披露,“言行一致”的信息披露更能促进目标企业创新绩效提升。通过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同行描述性创新信息披露有助于目标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林红  
笔者从投资的角度剖析商业信用融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为短期商业信用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证据,并基于2007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商业信用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的使用促进了企业投资支出的增加;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更多,但并没有因此提高商业信用的投资行为,民营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少,但是商业信用融资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投资支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伍晨  张帆  
基于2012—2020年3850家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利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创新数量、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均有显著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策对企业创新数量和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滞后两年,但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在项目启动当年就开始显现,从处理后的第二期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发挥的创新激励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引入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人才效应和技术开发效应是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效果,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