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5)
2023(5855)
2022(4984)
2021(4689)
2020(4092)
2019(9324)
2018(9351)
2017(18115)
2016(9798)
2015(11156)
2014(11134)
2013(10859)
2012(9660)
2011(8804)
2010(9159)
2009(8417)
2008(8122)
2007(7235)
2006(6247)
2005(5623)
作者
(28582)
(23839)
(23782)
(22565)
(15141)
(11433)
(10921)
(9296)
(9000)
(8549)
(8114)
(7967)
(7688)
(7620)
(7474)
(7367)
(7018)
(7015)
(6936)
(6766)
(5956)
(5898)
(5890)
(5482)
(5421)
(5319)
(5274)
(5074)
(4808)
(4698)
学科
(45776)
经济(45743)
管理(27023)
(24781)
方法(21532)
(21159)
企业(21159)
数学(19487)
数学方法(18995)
地方(12236)
中国(10075)
(9573)
(8891)
业经(8413)
理论(7884)
地方经济(7820)
(7767)
贸易(7762)
(7492)
(7061)
(6718)
农业(6211)
环境(6063)
(5899)
(5617)
金融(5613)
(5565)
供销(5560)
(5424)
技术(5419)
机构
学院(139465)
大学(136626)
(55095)
经济(53938)
管理(53393)
研究(47054)
理学(46358)
理学院(45811)
管理学(44581)
管理学院(44339)
中国(34889)
科学(30611)
(28879)
(24487)
(22653)
研究所(22447)
(22345)
中心(21315)
(20836)
业大(20773)
(18970)
师范(18769)
北京(18168)
财经(18130)
农业(17984)
(17266)
(17032)
技术(16499)
(16392)
经济学(16385)
基金
项目(95594)
科学(75872)
基金(68818)
研究(67617)
(60710)
国家(60292)
科学基金(51994)
社会(41826)
社会科(39685)
社会科学(39671)
(39052)
基金项目(35818)
自然(35139)
自然科(34381)
自然科学(34375)
自然科学基金(33735)
(32966)
教育(32402)
资助(28986)
编号(27705)
重点(22254)
成果(21704)
(21244)
(20268)
(20151)
课题(19753)
创新(18946)
计划(18325)
科研(18318)
大学(17300)
期刊
(59883)
经济(59883)
研究(37476)
中国(26517)
学报(21572)
管理(21443)
科学(20414)
(20177)
教育(17251)
(16054)
大学(15907)
学学(14988)
技术(14623)
农业(13901)
(10719)
金融(10719)
业经(10163)
经济研究(10149)
统计(9301)
(8693)
(8540)
财经(8357)
决策(7818)
技术经济(7475)
商业(7449)
问题(7297)
(7264)
资源(7203)
科技(6766)
(6385)
共检索到202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伯特·H.卡冈  李建军  罗燕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斯图尔特·W.莱斯列罗伯特·H.卡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建坤  何碧青  
一、弗里德曼货币需求模型的代表性 我国经济自1997年以来存在通货紧缩已经成为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经济理论界就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和改革道路在国际上具有独特性,因此参加讨论的经济学家们普遍感到运用国外现成的经济理论解释中国的通货紧缩现象,几乎很难找到合适的依据。笔者尝试将最具有代表性的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模型作部分改进和补充,并通过改进的模型来解释我国经济通货紧缩现象在起因上的独特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罗琳  王博雅  
本文以“社会责任的创新价值”为命题,回溯弗里德曼、德鲁克、波特三位社会责任研究领域久负盛名的学者观点,初探性地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创新之间的潜在关联与理念跃迁:社会责任是企业机会和创新的源泉,是企业创新实践在社会创新向度上的内容扩容,是牵引企业走向有意义管理的发展路径,企业社会责任履责行动中饱含着创新价值与创新张力,二者内容关联、路径协同、价值偶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陶江  
弗里德曼的理论缺陷制约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他的货币理论恢复了货币数量的重要性,遗弃了货币的交易速度,并不是货币数量论的完整表述。他的货币理论的基本命题是货币需求的高度稳定。但他忽视了制度和技术的长期变化会导致货币速度加快,如果没有抵消性因素,货币需求将不会相对稳定。弗里德曼既没有为这一悖论设立补充假设,也无法解释他的经验证据与制度环境的变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弗里德曼研究的货币收入速度,是一个虚拟的非独立变量。经验分析表明:货币的交易速度是比货币的收入速度更真实的、更有价值的宏观经济变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坤  刘璐  
弗里德曼的研究发现,弹性汇率制度有利于外部失衡的调整,被称为"弗里德曼"假说。选取85个经济体1980—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支持这一假说。加入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经常账户盈余和赤字两组,通过分位数双重差分方法丰富了这一假说。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浮动汇率制度在危机前后对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方向及幅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浮动汇率制度对经常账户失衡程度不同的经济体的调整方向及幅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汇率浮动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而言,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河北  葛浩阳  蔡超  
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重要的,马克思和弗里德曼在货币需求理论上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研究范式、对货币需求的具体分析上,而且也体现在由货币需求所延伸出来的对通货膨胀、经济危机和货币传导机制的理解差异。马克思对货币需求是一种规律性研究,弗里德曼更多的是经验研究。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对于我国当前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学敏  夏茂林  
在实践中倍受争议的弗里德曼竞争型教育券制度在理论上本身就存在严重缺陷:教育券面值的确定、教育投资剩余的处理以及学校竞争的起点公平问题等都存在悖论;由于教育的外部性与质量考核问题、学校资产与学生的关系专用性程度和教育交易频率等原因,学生并不能有效地"用脚投票"、学校也不能完全竞争。诸多因素决定了弗里德曼竞争型教育券制度不具可行性。为此,必须理性对待教育券实践,而治理公立学校教育问题也必须另寻良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晨漠  
现年82岁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位老资格的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由于他对现代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杰出贡献,国际经济学界1976年曾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殊荣授于他。1993年10月下旬,弗里德曼夫妇再次应邀访问我国,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接见。他在沪逗留期间,本刊记者抓住机会专程向他作了学术请教。我们曾在5年前(1988年)见过一次。弗里德曼教授慈祥随和,诙谐开朗,思路敏捷,言辞坦诚,一旦打开了话匣子,则滔滔不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则荣  
弗里德曼是西方新自由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他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主张是比较全面的,并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其理论基础。他的经济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对我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其思想本质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改革和警惕新自由主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夕多  
本文首先对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做一全面系统的介绍 ,并指出目前的研究对于该思想认识的几点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从实施的背景、实施的模式、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比我国长兴实行的教育券制度与弗里德曼所倡导的教育券制度之间的不同之处 ,从而说明长兴实行的教育券制度不是照搬照抄美国的教育券制度 ,而是立足于中国实际的、“洋为中用”的教育券制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翟静丽  
教育凭证是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市场化的教育改革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进行,弗里德曼在九十年代又对该理论做了新的发展。认为新技术革命对教育市场化变革有促进作用,教育凭证计划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教育市场化、私有化的手段,现行教育体系中的既得利益集团是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阻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享光  刘霄  
弗里德曼准则阐述了名义利率、货币增量和通货膨胀率的之间关系问题。虽然许多货币理论框架都证明了它的最优性,但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强。本文主要讨论了一些影响弗里德曼准则最优性的约束条件,分析了弗里德曼准则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保证它顺利实施的政策工具和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松林  
本文运用弗里德曼城市—区域发展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中国区域市场分割进行新的解释,并演绎出化解逻辑。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市场分割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政府相互之间通过不合理的竞争吸引更多的外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城市一区域来化解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