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9)
2023(8491)
2022(7169)
2021(6389)
2020(5354)
2019(11900)
2018(11296)
2017(21896)
2016(11763)
2015(12733)
2014(12111)
2013(11777)
2012(10912)
2011(9736)
2010(9610)
2009(8739)
2008(8464)
2007(7320)
2006(6168)
2005(5166)
作者
(34150)
(28572)
(28565)
(26857)
(18373)
(14045)
(12692)
(11158)
(10837)
(9825)
(9803)
(9634)
(9105)
(8918)
(8840)
(8749)
(8645)
(8484)
(8246)
(8091)
(7269)
(7100)
(6735)
(6584)
(6512)
(6387)
(6139)
(6089)
(5640)
(5620)
学科
(52711)
经济(52636)
(35430)
管理(33429)
方法(29689)
数学(27717)
数学方法(27603)
(27596)
企业(27596)
(14329)
(13611)
中国(13025)
(11386)
贸易(11383)
(11104)
业经(9963)
农业(9603)
(8867)
财务(8864)
财务管理(8847)
(8656)
企业财务(8521)
(8167)
金融(8167)
技术(8124)
(7989)
地方(7876)
环境(7307)
(7285)
银行(7251)
机构
大学(169848)
学院(166747)
(75793)
经济(74787)
管理(66811)
理学(59764)
理学院(59159)
管理学(58356)
管理学院(58066)
研究(55899)
中国(41275)
(33626)
科学(33537)
(33459)
(32965)
业大(28244)
财经(28121)
(27722)
农业(26346)
(26119)
中心(25761)
研究所(25634)
经济学(25365)
经济学院(23473)
(22340)
财经大学(21569)
北京(20468)
(19838)
商学(19565)
商学院(19419)
基金
项目(122980)
科学(98136)
基金(94307)
(85382)
国家(84311)
研究(83523)
科学基金(72015)
社会(58097)
社会科(55398)
社会科学(55383)
基金项目(50142)
自然(47484)
自然科(46478)
自然科学(46462)
(45778)
自然科学基金(45736)
(39435)
资助(38251)
教育(38129)
编号(29545)
(28590)
重点(27708)
(26277)
国家社会(25781)
(25715)
教育部(24836)
创新(24602)
科研(24473)
人文(23714)
大学(23140)
期刊
(70089)
经济(70089)
研究(44852)
学报(31758)
(28344)
科学(27453)
中国(26371)
(24580)
大学(23918)
学学(23133)
管理(22077)
农业(19147)
(15169)
金融(15169)
财经(14483)
经济研究(13212)
(12341)
业经(11093)
(11020)
技术(10776)
教育(9977)
问题(9915)
(9039)
(8679)
世界(8654)
业大(8335)
商业(8263)
技术经济(8143)
科技(8080)
统计(8023)
共检索到226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阳义南  谢予昭  
目前中国民众担心推迟退休会增加青年失业率,但该观点缺乏相应的经验证据。文章通过对27个OECD国家1980~201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当21个国家的退休年龄延迟时,有11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更低了,只有5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上升了。在4个退休年龄一直下降的国家中,3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没有明显变化,而有1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更高了。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男职工退休年龄与青年失业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说明推迟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会降低青年失业率;女职工退休年龄与青年失业率之间显著正相关,说明推迟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会增加青年失业率。分组回归与稳健性检验也支持上述结论。总之,更多的经验证据表明,推迟退休总体上降低了青年失业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阳义南  才国伟  
推迟退休年龄、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主要影响群体是在职职工,本文使用广东省21个地市对在职职工的问卷调查数据,探索该政策能否可行的经验证据。结果显示,男职工选择在55岁之前退休的占55%,女职工选择在50岁之前退休的占41.2%,表明在职职工存在明显的提前退休倾向,推迟退休并不符合在职职工预期。OrdinalLogistic回归表明参加养老金制度年数对男女职工预期退休年龄的影响均显著为负,表明参加养老金制度越久,预期退休年龄越早;Binary Logistic回归也证实参加养老金制度年数越久,提前退休可能性越大。实证结果说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能激励职工推迟退休、延迟领取养老金。为此,本文提出了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简永军  周继忠  
本文基于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构建"先富后老"、"先富未老"、"未富先老"的模型结构,在开放经济下建立一个"四地区"世代交叠模型来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通过分析初始均衡和最终均衡之间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本文结果显示资本会由人口快速老龄化地区流向老龄化速度相对较慢地区,这个结论意味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使得中国成为"资本输出"大国。随着"人口红利"拐点到来,人口老龄化会显著降低中国的储蓄率,并导致资本输出减少。文章通过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试验,旨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重要的参照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向群,陈艳  
随着我国老年型社会的到来和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我国学术界的一种观点认为 :由于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相应的老年人口负担加重 ,劳动力资源也必然减少 ,为此必须推迟退休年龄 ,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这些理由提出推迟退休年龄有失偏颇 ,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 ,全面推迟退休年龄还不合时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昂  申曙光  
随着我国预期寿命的增加与社会养老保险金负担的上升,延迟退休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而作为重要的家庭决策,退休行为如何受到养老保险的影响值得研究。本文采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养老保险对中老年劳动者实际退休年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各类家庭异质性因素之后,养老保险对劳动者的提前退休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同时显著降低了延迟退休概率。本文以代际居住情况衡量家庭养老行为,发现对于家庭养老影响较强的样本而言,养老保险的退休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反之,如果劳动者选择不与子女共同居住,养老保险就可能显著地影响其实际退休行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昂  申曙光  
随着我国预期寿命的增加与社会养老保险金负担的上升,延迟退休已经成为必然选择。而作为重要的家庭决策,退休行为如何受到养老保险的影响值得研究。本文采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养老保险对中老年劳动者实际退休年龄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各类家庭异质性因素之后,养老保险对劳动者的提前退休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同时显著降低了延迟退休概率。本文以代际居住情况衡量家庭养老行为,发现对于家庭养老影响较强的样本而言,养老保险的退休激励作用并不明显;反之,如果劳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清瑞  苏牧羊  
在人口生育率下降与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作用下,OECD国家普遍出现了少子老龄化危机。根据公共养老金支出水平模型及其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将导致公共养老金支出水平逐步提高,提高退休年龄将降低老年抚养比并有助于控制公共养老金支出的过快增长。基于此,大多数OECD国家都进行了提高退休年龄的改革。文章对这些国家提高退休年龄的基本条件(人口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以及政策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主要经验为:一是在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和人口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退休年龄调整;二是在一定周期内小步渐进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并设置了改革的窗口期;三是为避免改革的经济效率损失,建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李唯君  冯秋石  王正联  曾毅  
退休年龄是否应该延迟以及如何延迟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政策议题。文章考察9种不同退休年龄延迟方案下中国劳动力市场从2015~2050年的变化,关注人力资本的规模和质量,并特别关注"高人力资本劳动力"(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并且身体健康的劳动年龄人口),系统研究延迟退休年龄将如何影响中国人力资本。预测结果显示,相比保持目前退休年龄不变的基准方案,不同退休年龄延迟方案在人力资本方面有着不同效果,所增加的劳动力其范围大约在年均2800万人至9200万人之间。另外,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扩张,延迟退休年龄所增加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将普遍较高,这一点在女性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磊  席恒  
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是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尤其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何影响青年人就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就业数量,该政策在短期内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于就业质量,该政策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青年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就业结构,该政策在大部分行业内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阳  彭雪梅  王东明  
本文首先对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的挤出效应和产出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两类效应的大小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挤出和产出效应同时存在,挤出效应更多是短期效应,长期来看产出效应可以通过提高适龄劳动人口、降低养老金缴费率和抚养比等渠道弥补挤出效应对青年人就业率的冲击。根据上述结果对退休方案的节奏和时机进行了测算,发现每年延迟半岁的退休政策可以最大化地降低短期内挤出效应对青年人就业的不利影响,同时产出和挤出效应的时间轴效应表明最优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时机是在2020年之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及节奏控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阳  彭雪梅  王东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予昭  阳义南  刘德浩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未富先老"经济风险的重要途径。对老年职工就业理论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政策实践及经验证据进行了梳理,并以老年职工的实际退休年龄和老年人就业率两个指标作为依据对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激励与鼓励就业配套政策及服务是三项最主要、也最有效的老年人就业促进政策。三项政策组合总体上是积极有效的,并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但政策也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和效果不稳定性。最后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和目标,提出逐渐延迟退休年龄、发挥养老金激励作用、严格管理提前退休行为、加强配套政策与服务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耿志祥  孙祁祥  
本文通过构建内生生育率的OLG模型,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延迟退休年龄对生育率、养老金替代率及其个人养老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延迟退休年龄会提高均衡时的生育率水平,但提高幅度非常有限。(2)生育率的提高会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促进养老金替代率上升和养老金收入增加,而延迟退休年龄延长了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也会促进养老金替代率上升和养老金收入增加;但同时,延迟退休年龄将使得预防性储蓄下降,资本积累降低,工资收入下降,养老金收入降低。因此,延迟退休年龄会使养老金替代率上升。当资本产出弹性大于或等于0.5时,延迟退休年龄会使得养老金收入降低;当资本产出弹性小于0.5时,在平均预期寿命较大或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较高的情形下,养老金收入会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而增加,反之,其会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而降低。进一步地,将模型拓展到包含人力资本的情形,延迟退休年龄仍会提高均衡时的生育率与养老金替代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宝  
延迟中国法定退休年龄已经势在必行。本文提出延迟退休年龄应该统筹考虑养老保障和就业状况,统筹考虑不同群体利益,统筹考虑短期和长期影响。退休年龄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目标退休年龄的确定、延迟时机的选择和延迟方式的制定等内容。本文根据林宝2001年提出的方案测算了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金资金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推荐方案延迟退休年龄将有效改善职工养老保险的资金平衡状况,改变现行制度下将出现资金缺口的情况,实现资金盈余且大幅度降低实现资金平衡所需的缴费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成刚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在参保率、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基础数据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退休年龄,预测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趋势,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可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应采用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加强基金扩面征缴等"组合拳",配合发挥延迟退休政策的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