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9)
- 2023(11082)
- 2022(8600)
- 2021(7858)
- 2020(6121)
- 2019(13823)
- 2018(13793)
- 2017(24928)
- 2016(14851)
- 2015(16687)
- 2014(17028)
- 2013(15457)
- 2012(13857)
- 2011(12573)
- 2010(12928)
- 2009(11945)
- 2008(12031)
- 2007(11023)
- 2006(9973)
- 2005(9582)
- 学科
- 济(48227)
- 经济(48141)
- 管理(45422)
- 业(39870)
- 企(34271)
- 企业(34271)
- 中国(21741)
- 教育(20773)
- 财(17565)
- 制(16378)
- 农(15900)
- 方法(15713)
- 业经(14745)
- 体(12494)
- 数学(12476)
- 理论(12329)
- 数学方法(12263)
- 学(11767)
- 务(10932)
- 财务(10898)
- 财务管理(10872)
- 企业财务(10399)
- 体制(10212)
- 发(10118)
- 农业(9975)
- 银(9157)
- 银行(9145)
- 地方(9126)
- 技术(8904)
- 发展(8715)
- 机构
- 大学(202591)
- 学院(198245)
- 济(74413)
- 经济(72572)
- 研究(70219)
- 管理(68828)
- 理学(58481)
- 理学院(57749)
- 管理学(56695)
- 管理学院(56290)
- 中国(47981)
- 京(44207)
- 财(40335)
- 科学(39052)
- 范(35453)
- 师范(35237)
- 所(33808)
- 教育(33150)
- 江(32642)
- 中心(30520)
- 财经(30504)
- 研究所(30144)
- 师范大学(28880)
- 北京(28415)
- 经(27561)
- 农(27204)
- 院(25767)
- 州(25197)
- 业大(24727)
- 技术(23378)
- 基金
- 项目(125526)
- 研究(101641)
- 科学(101288)
- 基金(88700)
- 家(75615)
- 国家(74837)
- 社会(64731)
- 科学基金(64266)
- 社会科(60882)
- 社会科学(60867)
- 教育(54187)
- 省(49778)
- 基金项目(45386)
- 编号(43441)
- 划(43315)
- 成果(39134)
- 自然(37439)
- 自然科(36507)
- 自然科学(36499)
- 自然科学基金(35871)
- 资助(33989)
- 课题(33828)
- 制(30188)
- 重点(30072)
- 部(29672)
- 年(28139)
- 发(27976)
- 性(27436)
- 教育部(26620)
- 项目编号(26447)
共检索到318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则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总目标。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先进性、科学性、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体系的引领,这个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并在依法治教的理念下,从增强制度自觉、提高制度能力、加强对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三个方面强化高等教育制度建设。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目标 价值 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杰 张德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理想目标,经历了"加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以及"完善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等不同阶段的演变与调整之后,逐渐凝结成"构建政府、大学、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依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治理主体层面的多元共治举步维艰,治理思维层面的线性思维根深蒂固,治理工具层面的依法治理任重道远。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要完善法治体系,推进依法治理;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治理方式;落实大学法人地位,提升大学自主办学能力;培育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有序有效参与治理。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炜杰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学术追问,这要求从国家治理层面作出符合中国经验事实与改革逻辑的系统性回答。从主体逻辑来看,党、政府与市场的内在关系成为中国国家建构的组织保障;从制度逻辑来看,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从价值逻辑来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人民城市等一系列国家治理鲜活实践深刻反映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驾驭好资本的价值底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在理论上打破了西方治理理论窠臼,而且在实践中以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传启
教育现代化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现代化。如果说,实现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基础工程,那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就是一项战略工程,它与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经济创新能力息息相关,与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紧密相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非常丰富,需要全方位的推进,其中可把"制度、质量和公平"作为三个突破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立平 刘承波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注重完善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坚持和完善高等教育法治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刁玉华 闫治国
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统筹协调机制和治理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央政府应根据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精准施策,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地方政府应立足省情,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东刚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面对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高校要持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走好“新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治理理念下,要转变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健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创新高等教育评估机制,实现管办评分离,从而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特色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转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浩波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为基础的全面、全方位的现代化。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区域现代化具有双重嵌入性,是从思想理念现代化到办学要素现代化的综合实现过程。当前,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存在改革需求与理论支撑、地位作用与支持环境、发展速度与治理水平、结构体系与多样化需求以及质量贡献与社会期待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为此,要创新地方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强化省级政府统筹能力、提升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国际化和信息化双轮驱动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晓田 郑白玲 陈亮 龙洋 刘耀
在良法善治的治理语境推动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切的热门话题。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愿景,必然包括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同时,完善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也是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内在旨意。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依法治校。在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应抓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关键要素,强化学科发展,规范教师流动,深入推进学术治理进程,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推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在此基础上,从治理本身释放的"善意"能量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性规律出发,深入探究"治理"与高等教育内部要素间的耦合性,把握好高等教育治理内部要素的内容指向与发展方向,采取应有的措施,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善治愿景。本期笔谈呈现5篇相关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德林
借鉴公共治理理论,树立共同治理、分权制衡、协商合作的理念。把自我评估作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部评估的重要基础。加强高等教育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建设,建立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资格认证制度。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走向公共治理模式,对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从公共治理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进行审视和分析,探索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公共治理理论,未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高等教育治理是解决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组织、公民群体和个人参与办学和管学问题的举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高等教育治理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但二者高度相关、相辅相成。治理体系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参与办学、参与管学和参与治学的所有组织及其结构关系,治理能力是对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要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又能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充分的物质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引导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支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高等教育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少媛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生了三次历史转型,总体上包含着以系统变革和功能再造为核心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重塑高等教育系统功能,建构起更加多样、更加包容和更加协调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此,应遵循制度创新逻辑,继续完善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制度,加快建设更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交叉贯通和多样共生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结构动态调整和系统开放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编者按: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高等教育界必须回应的历史命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晓昌
研究制定符合省情且具前瞻性的指标体系,是加快推进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部分省(市)依据《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了以教育普及度、公平度、质量度、统筹度、保障度、开放度、贡献度和满意度等"8个度"为主要评价维度的省域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落实与之相关的各项建设任务,关键在于加强省级政府统筹,推动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大学功能整合,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学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