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7)
2023(6259)
2022(5152)
2021(4841)
2020(3871)
2019(8846)
2018(8750)
2017(15550)
2016(9101)
2015(10667)
2014(10477)
2013(9897)
2012(9368)
2011(8727)
2010(8969)
2009(7924)
2008(8055)
2007(7703)
2006(7036)
2005(6108)
作者
(26528)
(22019)
(21814)
(20701)
(14068)
(10545)
(9930)
(8649)
(8471)
(8198)
(7570)
(7411)
(7320)
(7220)
(7112)
(6893)
(6637)
(6558)
(6397)
(6386)
(5638)
(5522)
(5501)
(5145)
(5138)
(5121)
(5062)
(4918)
(4607)
(4529)
学科
(30216)
经济(30174)
管理(23768)
(20513)
(17589)
企业(17589)
中国(12748)
教育(10016)
(9814)
地方(9291)
方法(9080)
业经(8299)
(7514)
(7156)
理论(7080)
数学(7019)
数学方法(6854)
(6775)
农业(6542)
(6256)
(5766)
(5543)
(5296)
教学(5282)
(5058)
贸易(5051)
技术(4971)
(4882)
环境(4696)
(4663)
机构
大学(123012)
学院(118853)
研究(47614)
(41312)
经济(39971)
管理(39143)
中国(33854)
理学(32194)
理学院(31669)
管理学(30808)
管理学院(30576)
科学(29908)
(28930)
(24370)
(23422)
研究所(21941)
(21556)
中心(20627)
(19961)
(19687)
师范(19426)
北京(18852)
业大(18749)
(18627)
农业(18484)
(16826)
教育(16385)
(16247)
技术(16214)
师范大学(15347)
基金
项目(74940)
科学(57193)
研究(56274)
基金(49789)
(44465)
国家(44018)
科学基金(36014)
社会(32475)
(31013)
社会科(30309)
社会科学(30298)
教育(28531)
(27345)
基金项目(25023)
编号(23959)
自然(23444)
自然科(22843)
自然科学(22833)
自然科学基金(22420)
成果(21762)
资助(21051)
课题(19745)
重点(17873)
(17089)
(16390)
(16014)
大学(15889)
(15681)
创新(14385)
规划(14363)
期刊
(53804)
经济(53804)
研究(43055)
中国(38195)
教育(31498)
学报(22422)
(22187)
科学(19177)
管理(18062)
大学(17915)
(15778)
农业(15508)
学学(15039)
技术(11644)
图书(10301)
(9980)
金融(9980)
业经(8804)
(8717)
经济研究(8144)
书馆(7991)
图书馆(7991)
职业(7964)
财经(7469)
高等(6915)
(6880)
论坛(6880)
(6600)
问题(6515)
(6476)
共检索到207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德星  
实践证明,实现科学发展,就要有一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且符合学校实际的战略思想和与之相适应的战略规划。正确确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办学者必须清晰,学校现在怎么样?学校是如何发展来的?学校要发展到哪里去?并把上述相关思考凝炼为战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家新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战略规划体现了以应用为主线的发展思路、以跨学科教学科研为核心的发展手段、以信息科技为突破的发展重点,以及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发展保障。其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文化营造、基础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特色。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战略规划对我国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启示是:"应用型大学"建设要将"追求实用"与"坚守理想"相结合、将"契合时代"与"维系特色"相结合、将"开放办学"与"和谐包容"相结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上海大学是1994年5月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13年4月,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上海大学,使上海大学成为上海市属高校中唯一一家部市共建高校。一年多来,在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大学围绕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冬梅  梁仕云  
从广西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意义、战略框架、战略措施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论证了广西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多次强调高校要制定“三个规划”,一些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的高校领导,也敏锐地意识到制定并落实一部好的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具有特别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00年,青岛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组成课题组,开展青岛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五年来,青岛大学实现了深度融合和跨越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最具活力的大学。这里刊发该课题组的一组研究文章,以期引起更多高校的关注,真正把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大事来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敦楷  
2007年7月,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科学研究见长的研究型大学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要通过"加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到2020年,努力形成一批拥有国家重点科学研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轩兴荣  李柏林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如何按照"双一流"要求发展,实现自身的建设目标,需要学校统筹谋划,将自身置于世界的坐标中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为指引,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举措,推进学校的建设,实现自我彰显、自我提高。研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简述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略设计与发展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宁波  郭新丽  
高水平特色大学要素指标,由思维(文化要素)、目标(功能要素)到执行(组织要素)的控制环节构成。其中,文化建设举足轻重,而创建国家实验室尤为关键。要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还需要建设创新有为的大学文化、协同提升硬环境与软环境、构建一流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及构建简易科学的考核机制。所谓高水平特色大学,就是要成长为某一领域或若干领域"独一无二"的杰出代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清华大学首次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校人才工作的核心,要努力造就学术大师、教学名师和战略科学家,努力建成良好的学术梯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广林  
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对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领域,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于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和生成逻辑,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重应用技术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传统学科突出而相关学科薄弱严重阻碍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要兼顾创建世界一流与服务国家发展,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抓手,在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基础性研究,产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要以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着力提高相关学科建设水平,构建互利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在高原上筑高峰,应该是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应然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崇实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加速进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相适应,准确把握大学发展和创新的方向,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努力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这是大学的光荣使命和应尽职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封希德  赵德武  
一般而言,"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指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高等院校,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批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能否异军突起将对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一、加快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科学发展的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焰新  
通过需求拉动、利益驱动、优势带动提供持续、强大的动力,是协同创新得以实现的关键。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开展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创新,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是行业特色大学参与协同创新的基本路径。推进协同创新,需要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选准推进协同创新的主攻方向;需要坚持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参与协同创新各方的积极性;需要坚持优势带动,逐步扩大和深化协同创新领域;需要坚持科教融合,聚焦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加快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建设的步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作者认为,武汉大学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高教发展的形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分步实施;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观念为先导,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开辟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推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密切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创新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关爱和  
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在新形势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建设处于落后薄弱的现状。"我国中西部地区占有国土面积的85%,占全国总人口的56%,虽然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西部地方高校的数量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