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2)
2023(15268)
2022(12981)
2021(12207)
2020(10128)
2019(23651)
2018(22973)
2017(43066)
2016(23106)
2015(26003)
2014(25725)
2013(25112)
2012(23546)
2011(21357)
2010(21336)
2009(19664)
2008(19281)
2007(16913)
2006(15099)
2005(14022)
作者
(63615)
(53059)
(52674)
(50324)
(33728)
(25456)
(23977)
(20591)
(20361)
(19015)
(18161)
(18007)
(16922)
(16872)
(16578)
(16490)
(15838)
(15478)
(15343)
(15187)
(13470)
(12890)
(12858)
(12408)
(12098)
(12010)
(11756)
(11654)
(10845)
(10386)
学科
(99456)
经济(99348)
管理(63742)
(60663)
(48587)
企业(48587)
方法(38522)
数学(33622)
数学方法(33041)
中国(30716)
(27359)
(27218)
地方(25843)
(21977)
业经(21623)
税收(20513)
(20328)
(18698)
农业(18335)
(18272)
贸易(18249)
(18134)
(17642)
(16624)
银行(16604)
(16442)
金融(16441)
(15975)
(14968)
财务(14903)
机构
大学(313123)
学院(311848)
(131233)
经济(128594)
管理(117911)
研究(110142)
理学(99898)
理学院(98776)
管理学(96884)
管理学院(96298)
中国(86928)
(67337)
(67022)
科学(64290)
(54423)
中心(52173)
财经(50389)
(49884)
(49069)
研究所(48346)
(45747)
北京(42873)
(42683)
业大(42310)
师范(42266)
(40153)
经济学(40139)
(39645)
农业(37751)
财经大学(37250)
基金
项目(202959)
科学(160716)
研究(151135)
基金(147517)
(127830)
国家(126740)
科学基金(109522)
社会(96882)
社会科(91958)
社会科学(91937)
(78558)
基金项目(76561)
教育(69799)
自然(68897)
自然科(67374)
自然科学(67359)
(66355)
自然科学基金(66127)
编号(61346)
资助(60789)
成果(51041)
(47735)
重点(46058)
(45077)
课题(42730)
(42316)
国家社会(40736)
创新(39621)
教育部(39162)
科研(38793)
期刊
(151211)
经济(151211)
研究(103734)
中国(71920)
(52788)
管理(46817)
学报(46345)
(45738)
科学(42437)
教育(40470)
大学(36384)
(33700)
金融(33700)
学学(33488)
农业(31236)
技术(29803)
经济研究(24678)
财经(24444)
业经(24004)
(21097)
问题(19417)
(17892)
(17781)
图书(17662)
国际(17249)
(17150)
(16108)
世界(15081)
技术经济(15069)
理论(14977)
共检索到506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邓力平   陈丽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新征程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税收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总结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的成功经验,以及税收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进而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具体实践,结合新征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和新要求,提炼我国税收在持续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新发展及新方向,为新征程上做好税收工作尤其是国际税收工作提供理论思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苑希  孟寒  祁欣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也是我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十年来,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设计共建“一带一路”总体架构,推动这一伟大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繁荣之路,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持续的、进阶的、实质性的贡献。当前,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动荡不安,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期。未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谱写新的篇章。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向阳   胡必亮   徐秀军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取得系列重大成就,并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谋求共建国家的利益交集或最大公约数是确立“一带一路”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基于这一原则,“一带一路”的目标定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二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同时从支持世界经济增长、推进新型全球化发展以及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国际合作的理论发展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素材。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理念上统筹合作过程与结果,在行动上统筹“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在国际关系上统筹双边与多边,在平台建设上统筹国内和国际。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思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体系,如何实现多元要素的复合互动是该体系拟将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米军   陆剑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东盟始终是优先推进地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五通”合作上取得诸多重要成果。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双方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系列风险挑战,域外大国的干预、东盟国家对中国发展与崛起的消极认知、东盟国家固有的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将影响双方合作的稳定进行。同时,挑战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如多重冲击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迈上更高台阶;全球“去美元化”持续加速为人民币在东盟的区域化带来契机;高质量发展催生双方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等领域的广泛合作。为此,需加强机制化与规则标准建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小而美”项目的建设,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国新  
“一带一路”是维护共建国家安全、破解沿线安全困境、推动区域和平发展的实践创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区域安全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安全成就,即从理念、器物和制度三个层面构建了以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安全合作新模式,积极破除“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批驳西方对“一带一路”建设非安全问题的渲染,对区域安全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治理平台,强化了共建国家的安全互信、抑制了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正在铲除战争、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滋生的社会土壤,有效维护了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卫生安全、生态安全和数据安全。然而,共建“一带一路”依然面临诸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以及国际舆论的泛安全化渲染,导致单纯以发展来促进安全的成效相对滞后和减弱。为此,从以安全保发展的视角出发,共建国家需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不断深化多层次、复合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国际舆论的正向引导机制,持续优化沿线安全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林  刘剑青  张乃心  
教育对外开放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与对外政策的外延。为此,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应主动适应新时期"一带一路"国家新战略的要求,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内涵,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大契机,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模式,即从"内向型"向"外生型"转变,主动承担起推动和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重任,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开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新征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哲人  李慰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开放通道、创新开放平台,深化开放合作、优化开放环境、完善开放布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一是拓展开放通道。共建“一带一路”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按照“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总体框架,以铁路、港口、机场、管网等为依托,逐步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网络,拉近了我国与共建国家的时空距离,优化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凯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动力。在逆全球化和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面临一系列挑战。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互鉴互容互通,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有利于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新发展格局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4月15日下午,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科学》编辑部协办的“一带一路”十周年研讨暨系列活动启动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本次启动会是北京大学“一带一路”十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数十位专家学者及学院师生代表汇聚一堂,共论“一带一路”十周年建设历程。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在开幕辞中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以来的建设历程。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蓓文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出。事实证明,双向投资、对外贸易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协同发展的关系:"一带一路"不仅在中国实施进出口平衡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促进中国双向投资从企业投资、产业投资到园区投资的阶段性发展也功不可没。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对外开放制度创新、西部大开发的典型案例。大量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发展上共商、共建、共享;西方所谓的"债务陷阱论"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我们要以"一带一路"为动力,实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的协同发展;以"一带一路"为平台,实施对外开放与双向投资的协同发展;以"一带一路"为纽带,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娟  胡洋  
文章采用2005-2017年"一带一路"中国沿线省市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从对外开放和要素流动视角研究了区域流通业发展的理论逻辑。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中国沿线省市流通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对外开放对沿线省市流通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开放所带来的新一轮竞争等原因,其促进作用尚不明显;要素流动对流通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较大,其空间外溢效应明显;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率及连锁化程度对流通业发展水平产生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对流通业发展水平存在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音  钟山  袁从帅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经过三年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其中,税收的作用格外引人注目。税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陈甬军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效显著。其合作共赢的经济机制是: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客观存在的经济结构互补性和供需匹配,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条件;积极探索和实践合作共赢理念及国际合作新模式,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充分条件。努力实现必要与充分条件的结合保证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效的取得。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创新发展,要从“坚持胸怀天下”的思想高度认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从多个方面重点发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智烜  吴心妮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举措,而中非关系则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税收合作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阐释了"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对中非税收合作的促进作用,并对未来中非税收合作提出相关看法与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婷  刘洪愧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的重大举措,体现了中国扩大开放、支持经济全球化和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的决心。进博会是新形势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促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品层面、制度层面和战略层面入手,阐释了进博会将成为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就如何创新进口管理体制、积极评估和宣传进博会国际作用、妥善处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建立健全国际合作机制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利用进博会推进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