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0)
2023(3301)
2022(2659)
2021(2716)
2020(2239)
2019(5372)
2018(5854)
2017(9450)
2016(5991)
2015(7033)
2014(7219)
2013(6063)
2012(5344)
2011(4862)
2010(5240)
2009(4599)
2008(4636)
2007(4287)
2006(3934)
2005(3603)
作者
(14190)
(11643)
(11594)
(11586)
(7394)
(5618)
(5575)
(4627)
(4528)
(4438)
(4030)
(3946)
(3795)
(3790)
(3720)
(3646)
(3620)
(3503)
(3438)
(3394)
(3113)
(2983)
(2928)
(2880)
(2772)
(2734)
(2692)
(2637)
(2454)
(2450)
学科
(13208)
经济(13181)
管理(10717)
教学(10285)
教育(7178)
(6579)
理论(6480)
(6236)
学法(6157)
教学法(6157)
(6061)
企业(6061)
中国(5673)
(5439)
方法(4824)
体制(4551)
学理(4262)
学理论(4262)
(4124)
数学(4042)
数学方法(3724)
工作(3493)
(3407)
业经(3372)
学校(3358)
研究(3319)
(3288)
(3104)
银行(3101)
(3039)
机构
大学(71409)
学院(68430)
研究(24498)
(20100)
经济(19302)
管理(19039)
中国(17318)
(16370)
(16342)
师范(16243)
教育(15620)
科学(15285)
理学(15273)
理学院(15020)
管理学(14195)
管理学院(14062)
(13167)
(12730)
师范大学(12622)
(12401)
北京(11289)
技术(11094)
研究所(11062)
中心(10925)
(10072)
职业(10054)
(9129)
(8949)
业大(8636)
财经(8484)
基金
项目(39201)
研究(35166)
科学(29365)
基金(22786)
教育(21916)
(18754)
国家(18512)
成果(17458)
(17352)
社会(17215)
编号(17113)
社会科(16128)
社会科学(16121)
科学基金(15444)
(14752)
课题(14557)
(13049)
基金项目(10901)
项目编号(10501)
资助(10160)
规划(9804)
研究成果(9799)
(9618)
重点(9531)
大学(9437)
高校(9370)
(9221)
(8852)
自然(8842)
(8705)
期刊
教育(34316)
研究(28387)
中国(26921)
(26266)
经济(26266)
(11281)
技术(9825)
管理(9504)
学报(9232)
职业(8635)
大学(8060)
(7591)
图书(7382)
科学(7202)
学学(5953)
(5947)
金融(5947)
高等(5842)
书馆(5397)
图书馆(5397)
成人(5091)
成人教育(5091)
农业(4939)
高等教育(4809)
技术教育(4796)
职业技术(4796)
职业技术教育(4796)
财经(4517)
(4482)
论坛(4482)
共检索到124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教师教学变革是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展开的基础与前提。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改革之所以推进难、效果差,原因在于其与教师个体的教学变革活动相脱离。有效实施高校教师教学变革,需遵循个体性、有限性、最少投入、最小目标和可见性等内在原理,以确立教学变革目标、建立激励制度和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为外在方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赋桂  田静  罗燕  
美国高校教师评价在20世纪处在不断的变革中,不但在普遍接受的研究评价之外发展出了备受争议的教学评价和无关紧要的服务评价,而且教学评价更是从非正式的简单描述发展为一套复杂的系统和制度,同时评价的政策、目的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美国高校教师评价的这些变革一方面是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和问责密切相关;一方面则深受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学术职业、教师和学生的权力变化的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扬  
美国著名教育家Boyer的教学学术思想对于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价纳入教师学术评价的范畴之内,有利于结束将教学与科研长期割裂、区别对待的现状,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鉴于此,应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教师教学学术评价展开研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牟智佳   冯西雅   李燕飞   刘珊珊  
教学投入是教师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与效能的重要因素。对教学投入进行评价与测量不仅能引导教师进行教学自我认知,也是践行精准教学评测理念的有效路径,有助于推动教学评测转向以诊断与优化为目标的教评融合方向。研究对教学投入要素及其评测进行多维解析,厘清教学投入的不同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方面阐述教学投入评测的理论依据,并提出高校教师教学投入评测的设计原理。该原理以教评融合为目标,以教学时空、教学主客体际性和教学结构为支撑点。之后,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两轮评测分析,形成涵盖场域投入、设计投入、具身投入、交互投入、情感投入、素养投入等六个投入维度、十八个评估模块和五十四个观测点的教学投入评测指标体系。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投入维度和评估模块进行权重分析,发现设计投入、素养投入在投入维度上占比较高,教学设计、师生交互、情感表达在评估模块上占比较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军文  
<正>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形而上学》中提出,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不能被违背的命题,即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因被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成功地运用于创业实践而广受关注。第一性原理要求从最基本原理出发,找出问题的本质,形成解决方案。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或可为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明确理路。这需要回答什么是高校教师评价的第一性原理、高校教师评价如何及为何会偏离第一性原理、如何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深化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等三个问题。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金松  
高校教师评审权下放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政府合法性基础重建、提升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教师公平发展。高校教师评审权下放意味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过程控制主体从政府转移到高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从相对统一转变为具有高校特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从依赖政府转移到依赖高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面临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良莠不齐、高校自主设定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可行性未知、职称评审及监督主体与其权责限度未明确规定的瓶颈。因此需要提升高校内部综合管理能力、促进职称评审标准的科学化、强化评审过程监督制度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操太圣  
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脉路及遇到的困境 ,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并分析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内在改变问题 ,探讨了在大学与中小学结成协作伙伴关系的改革实践中 ,教师改变的可能性及其范式的转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水平上,而必须对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使教学改革深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若切实解决好课堂教学的各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抓住了提高教学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利平  
针对教学的基础性、首要性地位在今日高校办学实践和教师履职行为中受到严重动摇的现实,从全面阐述时代对高校高质量教学的本质要求入手,深入剖析妨碍高校教师履行教学学术责任的因素,提出建立高校教师履行教学学术责任保障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定华  
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监督力度。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类型,建立分类评价标准。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师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能够激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活力。《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力,王晓君,柳兴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美  于长志  孙伟  徐博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实现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表达教学观点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运用效果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而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运用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高校管理、教师、学生三个主要因素对教师优化运用教学方法的影响,并提出优化教学方法运用的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睿彦  
教师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发展机构的建设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研究和探索的热点。文章总结哈佛大学教学中心的经验,分析其宗旨、职责和特征,试图为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与运行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高校教师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曦琳  
受社会发展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在疫情后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和经济复苏的迫切需求下,日本政府更加重视高校教师学术生产的质量和创新性贡献。从实践操作看,日本以组织导向、竞争化、新的问责结构进行的教师学术评价变革未能满足其对于学术振兴和未来社会发展形态的预设,从而引发日本社会各界的巨大争议。从深层原因看,政策选择集中与学术自主分散、研究与教学、定量评价与研究多样性、民族认同与国际可比性的关系矛盾始终是主导其机制变革的争议焦点。故而,动态平衡个人优先与共同利益、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开放性与限制性之间的价值关系复杂性被认为是日本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机制演变的内在发展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