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4)
- 2023(9983)
- 2022(7449)
- 2021(6950)
- 2020(5417)
- 2019(12139)
- 2018(12345)
- 2017(21922)
- 2016(11966)
- 2015(13366)
- 2014(13460)
- 2013(12239)
- 2012(11025)
- 2011(9755)
- 2010(10043)
- 2009(9337)
- 2008(9169)
- 2007(8910)
- 2006(7893)
- 2005(6874)
- 学科
- 济(44209)
- 经济(44165)
- 管理(38417)
- 业(34994)
- 企(32597)
- 企业(32597)
- 中国(17416)
- 业经(15730)
- 技术(15628)
- 方法(14142)
- 理论(13440)
- 农(13136)
- 技术管理(11641)
- 教育(10832)
- 地方(10325)
- 学(9987)
- 财(9924)
- 和(9916)
- 农业(8990)
- 制(8951)
- 数学(8398)
- 数学方法(8296)
- 发(7913)
- 银(7460)
- 银行(7447)
- 产业(7369)
- 策(7262)
- 行(7184)
- 融(7141)
- 金融(7138)
- 机构
- 大学(162880)
- 学院(159976)
- 济(60873)
- 经济(59398)
- 管理(59388)
- 研究(52126)
- 理学(50250)
- 理学院(49722)
- 管理学(48828)
- 管理学院(48528)
- 中国(38960)
- 京(34291)
- 科学(30900)
- 财(30057)
- 江(26825)
- 范(24849)
- 师范(24615)
- 所(24340)
- 中心(23775)
- 财经(22529)
- 农(21932)
- 研究所(21847)
- 北京(21413)
- 州(21402)
- 业大(20698)
- 经(20396)
- 院(19439)
- 师范大学(19273)
- 技术(18938)
- 经济学(18724)
- 基金
- 项目(103757)
- 研究(83625)
- 科学(82968)
- 基金(71667)
- 家(60639)
- 国家(60027)
- 社会(52975)
- 科学基金(52768)
- 社会科(49638)
- 社会科学(49627)
- 省(43856)
- 教育(40675)
- 基金项目(37832)
- 划(35493)
- 编号(35284)
- 成果(31056)
- 自然(30933)
- 自然科(30257)
- 自然科学(30253)
- 自然科学基金(29757)
- 创(28013)
- 课题(26380)
- 资助(25568)
- 创新(25002)
- 重点(23816)
- 发(23124)
- 年(22382)
- 项目编号(22238)
- 部(21986)
- 国家社会(21142)
共检索到257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静
通过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统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凝聚青年大学生的力量、解答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是高校德育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的时代使命和政治责任,它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10年前,在党中央的关心、指导下,高校开始积极筹划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05年高校正式设置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成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学科建设正进入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质量和水平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佴军 虞强
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信仰教育与现实不相适应、课堂教学与实际不相适应、队伍建设与需要不相适应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载体平台、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皓 郑欣峰 詹筱媛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命题。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高校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高校学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对象,而且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学生理论社团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英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高校是我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阵地。互联网催生的高校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汇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就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进程中切实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 网络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尚书 程华东
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与教育工作。他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在校内组建历史社会学研究会与图书资料室等,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引导青年关注社会革命现实,开辟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新境界,为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
关键词:
李汉俊 高等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国
理论揭示规律、明示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方向、导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本质是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在高校做好理论大众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加深对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即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由认知、接受到力行的过程,也是大众提升文化自觉的过程。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德性自觉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需的文化自觉的三项主要内容。历史自觉是大众认知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理论自觉是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决条件。德性自觉是大众力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保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秉公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命工程学科,是培养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需要。马克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勤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的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1]高校推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军 黄明伟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紧密结合自身实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赛北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环节,其成效如何,直接关乎培养什么人这个重大问题。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面临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法不够多元以及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实性、增强实效性及把握整体性,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顺利实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困境 出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晓群 齐爱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在对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概论"课教学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探索。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华平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研究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于准确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历史进程、历史规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问题为研究起点,整体审视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乃至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五四运动时期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为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使科学理论与群众需要更有效地结合,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学习、信仰、运用、宣教四个维度25个指标对效果进行评价,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模型。
关键词:
大众化 效果 评估 AHP 模糊综合评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