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6)
- 2023(7221)
- 2022(5951)
- 2021(5608)
- 2020(4720)
- 2019(10346)
- 2018(10571)
- 2017(19954)
- 2016(11324)
- 2015(12783)
- 2014(12840)
- 2013(12525)
- 2012(11571)
- 2011(10729)
- 2010(10971)
- 2009(10068)
- 2008(9728)
- 2007(9217)
- 2006(8413)
- 2005(7567)
- 学科
- 农(45300)
- 济(44445)
- 经济(44380)
- 业(33755)
- 农业(30036)
- 管理(22252)
- 中国(14435)
- 业经(14349)
- 企(13145)
- 企业(13145)
- 方法(12161)
- 制(12044)
- 地方(11630)
- 发(10999)
- 学(10776)
- 数学(10608)
- 数学方法(10486)
- 农业经济(10233)
- 体(10151)
- 发展(9465)
- 展(9445)
- 财(9332)
- 村(9245)
- 农村(9234)
- 及其(7941)
- 策(7903)
- 土地(7873)
- 银(7560)
- 银行(7524)
- 收入(7423)
- 机构
- 学院(157175)
- 大学(152221)
- 济(63416)
- 研究(62161)
- 经济(61930)
- 农(57768)
- 管理(54692)
- 中国(48189)
- 理学(46437)
- 理学院(45915)
- 管理学(44953)
- 管理学院(44710)
- 农业(44659)
- 科学(40236)
- 业大(35432)
- 所(33825)
- 京(33710)
- 研究所(30648)
- 中心(28977)
- 财(27338)
- 农业大学(27321)
- 江(27263)
- 省(24945)
- 业(22860)
- 院(21592)
- 范(20788)
- 北京(20745)
- 州(20481)
- 师范(20435)
- 科学院(20428)
- 基金
- 项目(104870)
- 科学(80329)
- 研究(76379)
- 基金(73212)
- 家(66452)
- 国家(65751)
- 科学基金(53462)
- 社会(46475)
- 省(43862)
- 社会科(43307)
- 社会科学(43294)
- 基金项目(38550)
- 划(36081)
- 自然(34338)
- 自然科(33441)
- 自然科学(33423)
- 教育(33237)
- 编号(32972)
- 自然科学基金(32802)
- 农(32117)
- 资助(29410)
- 成果(26858)
- 发(24812)
- 重点(24026)
- 课题(23246)
- 部(22806)
- 业(21226)
- 创(21188)
- 计划(20649)
- 科研(19886)
- 期刊
- 济(82865)
- 经济(82865)
- 农(63302)
- 研究(45876)
- 中国(43135)
- 农业(42546)
- 学报(33051)
- 科学(28400)
- 大学(24954)
- 学学(23971)
- 业经(20183)
- 业(19803)
- 财(19343)
- 教育(18761)
- 融(18101)
- 金融(18101)
- 管理(16594)
- 农村(14159)
- 村(14159)
- 农业经济(13977)
- 技术(13102)
- 问题(12038)
- 版(11722)
- 业大(11372)
- 经济研究(10497)
- 世界(10465)
- 农业大学(10200)
- 财经(9359)
- 农村经济(9325)
- 经济问题(9121)
共检索到255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欧阳慧 李智
长期进城农民工规模巨大,他们有条件、有意愿在城镇长期定居,但由于缺少“稳定住房”,导致其在落户和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面临重重障碍,而这也是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高的关键原因。促进长期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定居,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国内投资消费需求,稳定城镇化增速,提升市民化质量,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此,建议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问题,注重政府、市场两手发力,实施“长期进城农民工美好安居行动”,围绕加强住房和随迁子女教育保障、完善农村“三权”维护与退出机制、构建成本分担机制等方面,创新机制、综合施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正中
在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既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手段,又是促进社会融合的有力工具,更是个人技能提升的便捷途径。职业教育应根据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和农民工自身特点开展适应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特点的职业教育内容培训。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建立政府引导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职业院校服务机制,不断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技能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振虎
农民工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军为城镇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得到保护尊重。城镇化不能只强调土地的城镇化,更要尊重劳动素,切实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现实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载体。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上下对于推进城镇化的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但是,推进城镇化的热情,需要建立在从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两方面加深对城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之上。从经济发展阶段出发,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并落户于城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普照之光。因此,推进城镇化要求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智 欧阳慧
“稳定住房”是当前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质量整体不高,60%的农民工没有稳定住房,租房仍然是最主要的居住方式,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整体较低,70%的农民工不了解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农民工在城镇定居意愿显著高于落户意愿,加强农民工住房保障有利于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家属随迁进城,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和自愿有偿退出农村“三权”。建议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农民工定居城镇,聚焦有意愿有条件的长期进城存量农民工,多渠道加大住房保障,加快推进农民工在城镇实现安居愿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梅洪常 周莉 陈丽新
目前,由于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重庆市农民工进城在就业、安居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就业方面,农民工就业层次整体较低、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不规范、就业培训与管理工作滞后、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市场中介行为不规范等;安居方面,住房面积小、居住环境差、住房满意程度低、有廉租房需求却不了解农民工公寓、城镇定居意向强但租金承受能力较低、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不完善、子女城镇入学门槛高等。应优化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体制环境。
关键词:
农民工进城 就业 安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雪
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城镇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也开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机会,进城农民如何与城镇居民一样亨有平等就业的机遇,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进城农民如何充分发挥自身在社会上的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反对就业歧视 平等就业 权利保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欧阳慧 邹一南
推进农民工群体落户城镇是我国重大战略任务。现行的依照城市规模"控大放小"的落户政策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缺陷,不区分区域差异和农民工群体差异的落户政策实施难度较大。未来推进农民工城镇落户应按照"城市压力+农民工条件差异"分区域分群体推进,通过综合考虑农民工迁入区域的不同特征以及农民工群体自身的条件差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落户政策。
关键词:
农民工 差别化落户 分区域分群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欧阳慧 邹一南
推进农民工群体落户城镇是我国重大战略任务。现行的依照城市规模"控大放小"的落户政策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缺陷,不区分区域差异和农民工群体差异的落户政策实施难度较大。未来推进农民工城镇落户应按照"城市压力+农民工条件差异"分区域分群体推进,通过综合考虑农民工迁入区域的不同特征以及农民工群体自身的条件差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落户政策。
关键词:
农民工 差别化落户 分区域分群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辜胜阻 李行 吴华君
(一)推动城镇产业从褐色产业转变到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发挥好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的支持作用,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升级,发展壮大绿色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产业支撑体系城镇化绿色转型必须以绿色产业为支撑,重点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从高污染、高排放的褐色产业转变到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推动生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深度城镇化 进城落户意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玫
城镇农民工是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产生和发展壮大的群体 ,是生活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 ,具有流动性强、非正规就业多、素质低、自我保护能力差等特点 ,缺乏社会保障保护。建立健全城镇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我国改革实际提出了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为内容 ,按照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顺序逐步将城镇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建立针对城镇农民工的公益劳动组织和法律援助制度的设想 ,并对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相关配套措施建设做了论述 ,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城镇化 稳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欣 孔荣
基于2012年545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提出农民工收入质量概念,并在构建农民工收入效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和农民、城镇居民的收入数量、收入质量和幸福感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农民工自我感知结果显示:农民、农民工、城镇居民的工作环境、收入公平感、生活幸福感、收入数量和收入质量分别呈依次递增状态;农民工的收入质量满意度低于收入数量满意度。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数量 收入质量 幸福感
[期刊] 预测
[作者]
赵杨 孙秀亭 谭洁
本文利用行业就业吸纳总量与吸纳效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找出了对我国农民工城镇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7个重点行业。其后,利用上述行业在2003~2011年9年间增加值及农民工就业人数两个基础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认为:5个行业中农民工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同时,7个重点行业的单位增加值就业指标均逐年持续下降,意味着资本替代与技术进步对农民工就业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因而,从提高行业增加值来提升农民工城镇就业的角度而言,需要重新审视产业升级的速度和方式,不能盲目地仅发展第三产业,而是要大力扶持上述5个行业并维持和巩固其余2个行业的发展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