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06)
2023(2445)
2022(1679)
2021(1481)
2020(1142)
2019(2614)
2018(2549)
2017(4831)
2016(2405)
2015(2784)
2014(2720)
2013(2690)
2012(2384)
2011(2272)
2010(2254)
2009(2019)
2008(1928)
2007(1728)
2006(1615)
2005(1510)
作者
(6897)
(5769)
(5748)
(5509)
(3700)
(2697)
(2625)
(2237)
(2207)
(2069)
(1968)
(1887)
(1886)
(1878)
(1809)
(1786)
(1682)
(1657)
(1656)
(1570)
(1478)
(1400)
(1390)
(1337)
(1311)
(1290)
(1212)
(1192)
(1182)
(1157)
学科
(13326)
经济(13315)
中国(6691)
管理(5210)
(4597)
地方(4560)
(3959)
(3345)
业经(2942)
发展(2803)
(2798)
(2726)
企业(2726)
方法(2717)
农业(2689)
(2544)
数学(2374)
(2366)
数学方法(2366)
城市(2258)
地方经济(2120)
关系(2041)
(1998)
(1933)
金融(1933)
(1858)
银行(1854)
(1842)
(1823)
贸易(1821)
机构
学院(34440)
大学(34256)
(16021)
经济(15713)
研究(14971)
管理(11584)
中国(10917)
理学(9606)
理学院(9469)
管理学(9356)
管理学院(9280)
科学(8265)
(8001)
(7314)
(6655)
研究所(6611)
中心(6262)
(5635)
(5613)
(5543)
(5420)
师范(5370)
北京(5195)
经济学(5107)
财经(5059)
(4655)
(4574)
经济学院(4504)
科学院(4426)
师范大学(4378)
基金
项目(22714)
科学(18233)
研究(17794)
基金(16358)
(14295)
国家(14186)
社会(12025)
科学基金(12025)
社会科(11404)
社会科学(11402)
(8510)
基金项目(8381)
教育(7735)
(7188)
编号(7022)
自然(6549)
自然科(6400)
自然科学(6397)
(6379)
自然科学基金(6272)
资助(6049)
成果(5785)
发展(5424)
国家社会(5377)
重点(5340)
(5327)
课题(5314)
(5039)
中国(4780)
(4433)
期刊
(20097)
经济(20097)
研究(12752)
中国(9173)
(6004)
教育(5040)
科学(4834)
学报(4795)
管理(4709)
(4669)
农业(4132)
大学(3825)
经济研究(3545)
学学(3524)
业经(3423)
问题(3088)
(3076)
金融(3076)
技术(2858)
财经(2583)
(2281)
(2201)
世界(2057)
(2026)
(2012)
国际(1963)
现代(1930)
城市(1908)
改革(1832)
(1832)
共检索到57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本刊讯  
2019年4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9春夏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主题为"长三角一体化:理论与对策"。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并讲话,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做主旨演讲,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致辞,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主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金木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优惠的政策、优异的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态进一步向好,已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的一体化发展也成为讨论的议题。其中,城商行由于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独特的体制和机制,以及一体化发展外部条件相对成熟,其一体化发展被寄予热切期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雯  孙伟  刘崇刚  刘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各城市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文章从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切入,系统阐述了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遵循经济集中、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平的空间优化准则。同时,重点梳理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央政府及三省一市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行动计划等落实情况,分析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叶波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五年来,长三角地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领跑全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建设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针对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依然存在“卡脖子”、部分产业开始加速外迁等问题,沪苏浙皖等省市应立足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携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共同提升高水平双向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幸福宜居长三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叶波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五年来,长三角地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一体化发展领跑全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建设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针对部分产业链供应链依然存在“卡脖子”、部分产业开始加速外迁等问题,沪苏浙皖等省市应立足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携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共同提升高水平双向开放合作水平,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幸福宜居长三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占恒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着重要意义 ,探索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 ,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课题。浙江提出主动接轨上海 ,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 ,是推动浙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浙江在接轨上海、学习江苏、参与合作中 ,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 ,推动浙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杨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辐射中西部地区,带动全国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晏舒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民营经济承受着相当大的考验,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甚至是生存危机。长三角地区汇聚了我国发展最好、实力雄厚的众多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民营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文章基于长三角区域民营经济具备的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形势分析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征学  肖金成  李博雅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度最高、创新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各种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但市场一体化发展程度依然偏低。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各类市场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应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互动、"五链"融合发展、事中事后监管协调推进、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联动发展,推进市场一体化,并不断完善组织体系、规划体系、立法制度、配套机制、监测评估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晏清  贺超飞  郭焕修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之下,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否有利于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碳达峰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碳达峰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05—2019年的二氧化碳核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碳达峰预测。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的二氧化碳排放聚集效应明显。总体而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素市场一体化、外商直接投资、公共财政收入和科技支出显著影响长三角地区的碳达峰。如果充分考虑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长三角地区将提前7年在2023年实现碳达峰。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就如何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上述地区尽早实现碳达峰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蓉  刘乃全  
长三角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区域。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演进凸显出城市的主导作用。本文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和区域内地区间差异缩小两个方面实证考察了城市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演进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过程中城市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柱  许理  
文章以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边界效应形成机制以及运用β收敛模型,在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趋同性分析的基础上,参照重力模型并运用Barro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边界效应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β收敛和一体化边界效应时间分析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差距减少,经济趋同性明显,一体化发展态势良好,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边界呈现显著的中介效应;从省际城市间边界效应分析看,其中上海、江苏9城市和浙江9城市间边界呈现显著的中介效应,而安徽8城市与上海、江苏9城市和浙江9城市间边界效应不显著;从中心—外围城市边界效应分析看,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的边界屏蔽效应显著,而分阶段分析表明这种屏蔽效应自2017年后有所弱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红  
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大、发展质量高,经济地位重要,金融基础雄厚。但是,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面,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仍有阻碍与瓶颈,表现为精准型金融产品供给不足、体制机制运行通畅性不够、区域金融体系的布局有待优化。金融体系在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应继续深化该区域接轨世界、示范全国的功能与作用,接轨世界金融标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知识产权金融体系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和中小微企业征信难问题的化解为服务重点,形成可供全国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同时,应注重发挥央企引领作用,发挥中央金融企业专业优势和中央实体企业行业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快长三角区域金融要素积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单静怡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实施要求一体化向更高质量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解析了其内涵,并从这五个方面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产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解读,相应地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通过对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问题研究,有助于长三角突破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瓶颈,作为国家强有力后盾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娜  郑军  汪发元  
加速推进交通高质量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之路。现阶段,长三角区域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为基础的综合立体骨干交通网基本形成,然而,也面临交通设施不均衡、区域交通网络缺乏协同性、交通服务体系不健全、综合协调机制不完善、省际间存在障碍壁垒等困境。因此,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交通投资规模,提升交通协同能力,健全交通服务体系,完善交通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