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2)
2023(6285)
2022(5132)
2021(4601)
2020(3822)
2019(8217)
2018(7714)
2017(15000)
2016(7409)
2015(8274)
2014(8166)
2013(8221)
2012(7506)
2011(6771)
2010(7097)
2009(6829)
2008(5705)
2007(5174)
2006(4684)
2005(4336)
作者
(21070)
(17318)
(16999)
(16402)
(10740)
(8119)
(7931)
(6655)
(6458)
(6211)
(5850)
(5849)
(5490)
(5476)
(5462)
(5393)
(4985)
(4903)
(4837)
(4649)
(4326)
(4281)
(4012)
(3948)
(3941)
(3871)
(3792)
(3699)
(3619)
(3372)
学科
(36743)
经济(36721)
(24454)
金融(24454)
(24013)
(21628)
银行(21624)
(21107)
管理(19851)
(19764)
企业(19764)
中国(17660)
地方(13968)
方法(11750)
中国金融(10899)
业经(10806)
(10440)
数学(10321)
产业(10262)
(10262)
数学方法(10197)
(9339)
技术(8225)
农业(7701)
(6728)
地方经济(6713)
(6347)
财务(6332)
财务管理(6320)
企业财务(6088)
机构
学院(102865)
大学(99762)
(48740)
经济(47781)
管理(39142)
研究(36394)
中国(34815)
理学(33132)
理学院(32821)
管理学(32349)
管理学院(32165)
(22332)
(20495)
科学(20303)
中心(19045)
(17432)
财经(17077)
(15981)
(15977)
经济学(15949)
研究所(15732)
(15518)
银行(15410)
(15373)
(15349)
金融(15037)
经济学院(14557)
(14474)
(13538)
(13320)
基金
项目(68543)
科学(54571)
研究(52895)
基金(48500)
(41252)
国家(40907)
科学基金(35586)
社会(34667)
社会科(33271)
社会科学(33265)
(28892)
基金项目(25544)
(22939)
教育(21773)
编号(20380)
自然(20363)
自然科(19900)
自然科学(19895)
自然科学基金(19550)
资助(19238)
(17789)
(16453)
成果(16006)
重点(15679)
创新(15412)
发展(15160)
(14920)
课题(14823)
国家社会(14736)
(14190)
期刊
(53862)
经济(53862)
研究(32957)
(27036)
金融(27036)
中国(24593)
(16844)
管理(16307)
(14705)
科学(12702)
学报(11969)
技术(9751)
大学(9649)
业经(9381)
学学(9357)
农业(9218)
经济研究(8872)
财经(8638)
教育(7875)
(7600)
科技(7289)
问题(6952)
技术经济(5826)
(5684)
论坛(5684)
理论(5550)
(5490)
统计(5242)
现代(5219)
商业(4990)
共检索到168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根基,科学把握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互动,实现金融要素、科技资源和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对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科技、产业融合互动主要路径
关键词: 三融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佛山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李灿宇  
本文创新性地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区域金融、科技和产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运行过程及其发展机理,从而有效地揭示系统要素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基于佛山的现实案例,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影响金融、科技、产业三融合的动力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和产业主体要素的协同能力是融合发展的关键,政府与市场力量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则主导作用不同,投入产出效率亦不相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泽  
首先对我国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所在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数据显示有示范基地的省份的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优于没有示范基地的省份,基本上体现出了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接着从文化在科技研究活动方面的成果和科技在文化方面的成果统计视角分析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程度,又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对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文化与科技整体融合度不高,且技术融合度要弱于市场融合度。进一步对融合度进行分类,并在测算分析基础上对加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近乐  尚涛  蔡晨雨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促进国防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和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防科技产业是军民深度融合的最佳载体和重要平台。将国防科技产业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归纳为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校企联转、军民共转、民企参军等6种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资本、人才、制度、组织、市场、产业链等7个方面探索相应的军民深度融合路径,以期为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近乐  尚涛  蔡晨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陶仁泉  谢春讯  
高校科技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完善的资本投资体系。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科技产业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为高校科技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有效途径,并为其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国庆  
深圳、上海、北京是我国科技产业最为发达的三个城市。本文简要分析了三市金融机构支持科技产业的现状并对三市金融环境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珏  张士引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产业融合对产业发展、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和路径,以及产业融合的动因,以此为依据分析了中国大力推进的"三网融合"的难点。研究表明,产业融合通过技术渗透促进产业内生增长,通过产业重组实现产业外部扩张;产业融合形成可竞争性市场结构和横向产业的竞争协同关系,获得复合经济效应;产业融合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并行发展,形成柔性化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需求结构升级与产业规制放松的协同作用驱动产业融合的发生。中国推进"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问题,融合主体博弈的焦点是利益冲突,推进"三网融合"的关键是实现产业重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岩辉  
由于受到原有管理体制的影响,很少有军工企业采用市场化的方法进行融资,仅有部分军工集团企业的下属子公司会将自身的部分民用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融资,因而就造成了军民融合企业的资源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丞需科技金融的融资支持。因而,文章从科技金融在军民融合产业投融资发展中的应用着手,分析当前军民融合投融资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科技金融在军民融合产业中应用的思考,并给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长云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当前,我国在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从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几方面着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金爽   杨敏娴   张涛  
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是解决演艺业“成本病”的重要抓手。基于我国省域数据,对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能否提升演艺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演艺业生产效率具有提升效应,且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效率来提升演艺业生产效率;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国有与非国有演艺组织生产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对于国有演艺组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对演艺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应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为此,我国可进一步完善促进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的政策及其保障措施,积极培育演艺企业集团,推进跨区域合作,使演艺业与科技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月田  宋立根  
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备受关注。笔者认为,要坚持"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基本思路,以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为核心,积极探索新机制,构建新体系,促进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科技+金融"成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小民  
过去两年里,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里最为炙手可热的一个概念。P2P网络借贷、互联网理财、网络支付等新兴的高度依赖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被统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毋庸置疑,但是互联网金融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从互联网金融模式萌芽的初期直到现在,互联网金融究竟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向网络渠道的延伸还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模式创新仍然颇有争议。要回答这一问题,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宁  李南妮  
2013年,大连市被国家五部委批准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有关工作部署,大连市制定了《创新发展科技金融实施方案》,2013~2015年末,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专项行动。目前,大连市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已初步建成,切实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但一些问题仍亟待解决。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颖  
本文构建初端、中端和高端三个层次的科技产业与金融结合的路径。从初端至高端是科技产业与金融结合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是两者结合逐渐走向稳定成熟的过程。初端路径主要指基本路径,如银行贷款、股票融资等与企业科技创新相结合以及信息技术被运用到金融体系发展之中;中端路径主要指技术和资本的"联姻",技术和资本两者融合在市场上充分流动,既流入企业促进科技创新,也流入金融部门促进金融发展。高端路径主要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两者完全融合,不分彼此,同时存在于一个实体内部,这是科技产业与金融结合最高效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