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3)
- 2023(9197)
- 2022(7792)
- 2021(7074)
- 2020(6297)
- 2019(14431)
- 2018(14003)
- 2017(27815)
- 2016(14944)
- 2015(16868)
- 2014(17003)
- 2013(16973)
- 2012(15933)
- 2011(14385)
- 2010(14787)
- 2009(14441)
- 2008(13680)
- 2007(12607)
- 2006(10868)
- 2005(9928)
- 学科
- 济(61020)
- 经济(60963)
- 业(45004)
- 管理(43244)
- 企(35159)
- 企业(35159)
- 方法(30188)
- 融(27769)
- 金融(27767)
- 数学(27160)
- 数学方法(26958)
- 银(26453)
- 银行(26433)
- 行(25477)
- 中国(24204)
- 财(20163)
- 农(17005)
- 制(16931)
- 地方(14265)
- 务(13931)
- 财务(13907)
- 财务管理(13874)
- 企业财务(13244)
- 业经(12775)
- 环境(12680)
- 贸(12221)
- 贸易(12212)
- 易(11913)
- 学(11648)
- 中国金融(11379)
- 机构
- 大学(212004)
- 学院(211676)
- 济(91365)
- 经济(89319)
- 管理(81488)
- 理学(68971)
- 研究(68915)
- 理学院(68288)
- 管理学(67218)
- 管理学院(66839)
- 中国(63974)
- 财(46475)
- 京(43804)
- 科学(40524)
- 财经(36180)
- 农(35992)
- 中心(35687)
- 所(34938)
- 经(32698)
- 江(32321)
- 研究所(31557)
- 业大(30207)
- 经济学(29498)
- 农业(28391)
- 北京(27882)
- 经济学院(27024)
- 财经大学(26987)
- 州(26442)
- 融(25806)
- 金融(25353)
- 基金
- 项目(135701)
- 科学(105959)
- 研究(99554)
- 基金(98562)
- 家(84623)
- 国家(83904)
- 科学基金(71876)
- 社会(63634)
- 社会科(60382)
- 社会科学(60362)
- 省(53170)
- 基金项目(52220)
- 自然(45472)
- 教育(44902)
- 自然科(44379)
- 自然科学(44363)
- 划(44300)
- 自然科学基金(43592)
- 资助(41387)
- 编号(40827)
- 成果(33385)
- 重点(30584)
- 部(30546)
- 发(29446)
- 创(28351)
- 课题(27527)
- 科研(26842)
- 创新(26626)
- 教育部(26304)
- 国家社会(26292)
共检索到323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金融机构如何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值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目标。对金融业来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十九大报告中虽然关于金融工作的论述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但却特别提到了发展绿色金融。
关键词:
风险分析 风险敞口 资产管理公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霞
本文梳理了国际金融公司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改革历程,并建立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金融公司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对其财务绩效的作用。根据长期协整关系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IFC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对财务绩效表现出显著正向作用。本文拟通过对国际金融公司的实证分析,引起国内银行业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理念的重新认识,以促进国内银行进一步落实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宏 李大伟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被应用到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及信用评级中,这其中包括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如判别分析法、Logistic回归等,另外还有基于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的方法,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而在非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领域,国内却鲜有学者进行探讨。基于此,我们对国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方法作了初步的探索,特别是给出了证券类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详细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该指标体系将对商业银行进行证券类客户信用评级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非银行金融机构 信用风险 多元统计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舟远
本文在辨析金融机构资金空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在HT(2011)模型中引入资金空转,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资金空转的成因机制及影响。模型表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资金空转的额外收益和流动性冲击发生概率都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空转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公开数据测度了2016年中国金融机构资金空转的规模,并结合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VaR方法,估测了资金空转可能引致的信用风险。最后,结合目前我国监管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应协调金融监管,完善监测统计体系,构建资金空转预警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金空转 成因机制 规模测度 风险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飞燕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机构终止存续状态的一种行为 ,对遏制金融风险的蔓延、保护个人存款人的权益、提高公众风险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但同时又在危及中小金融机构信誉、积聚风险等方面存在负效应。究其原因 ,市场退出方式本身的缺陷和不足是关键。这就要求在今后的金融风险处置上要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加大对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慎用市场退出方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
金融机构退出 风险 效能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勇
金融科技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业,引导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是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抓手。经济发展、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是平衡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关系的三大现实要求;科技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和重要途径,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金融科技的基础和趋势。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技术为主的金融科技正助力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由此带来的合规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受到广泛关注;应将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从监管体制、监管政策、监管科技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宏观监管,从行业自律主体、规范章程、功能性监管、底层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中观监管,从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体系、监测机制、识别机制、测量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微观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
本文从财政风险的角度对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进行分析。按照国际上公认的财政风险的划分标准 ,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属于政府隐含的或有负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意味着政府的财政风险。对我国而言 ,在国有产权体制下 ,在国家采取的金融支持政策下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更易于转化为财政风险。为此应采取包括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提高财政透明度以及建立或有储备等在内的措施予以妥善应对 ,以防范和化解由此引发的财政风险。
关键词:
财政风险 不良资产 隐含的或有负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玮强 郭慧敏 庄新田
文章利用CoVaR动态模型对我国35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进行动态估计及分析,揭示了金融机构特征因素对其未来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最大,证券业金融机构的贡献最小;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大的金融机构,其风险贡献的波动也越大;金融机构的规模越大,其未来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小;金融机构的在险价值越大、杠杆率越高、股票收益的波动越大,其未来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建国
以信贷业务出表为特征的金融同业业务快速发展,衍生出多种业务操作模式,对金融业微观经营管理和宏观调控监管都带来了较大潜在风险。本文分析了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的典型案例及其存在的风险,提出应当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通过完善市场基础、优化监管协调、改进监管政策和规范风险管理等手段实现标本兼治。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创新 同业业务 风险管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莉 高璐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日趋浮动,使我国企业暴露在更大的外汇风险中,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面临的外汇风险暴露更应得到重视。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金融机构外汇风险暴露及其影响因素的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论是:我国金融业面临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人民币升值对其股票收益和现金流均具有不利影响;对于外汇风险暴露的影响因素,检验结果表明外币净头寸、汇兑损益、汇率对现金的影响以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等显性的外汇风险敞口指标,能够很好地与各家金融机构的外汇风险暴露程度保持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柏宝春
关联性是分析金融机构间风险传染效应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关联性视角,运用线性GARCH检验等方法度量金融机构风险传染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平稳时期,金融机构内部传染占主流;危机期间,金融跨行业间相互传染显著提升,其中以银行业传染效应尤为显著。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关联性 金融危机 风险传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元芳 王若平
道德风险问题是我国金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金融案件的发生无不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关。而目前金融系统实行的多层级委托代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制度缺陷和道德风险隐患。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委托代理 道德风险 博弈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秀丽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创新之一,但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资产证券化业务似乎成为一个禁区。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是否应当停止,抑或应当进一步推进?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已经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分析,本文发现我国现阶段的资产证券化风险可控性程度高,再加上我国金融机构的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信用风险和流动性压力逐渐加大,在我国稳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认为,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应当从资本监管、会计监管、信息披露及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资产证券化相关风险的控制。
关键词:
金融机构 资产证券化 风险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正芳 陈伟 王伟东 张晓东 黄德刚
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策略:1.找准市场定位,健全自身制度,改革人事制度;2.坚持市场退出,加强央行监管,建立支付结算体系,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地方政府和管理当局依法行事并实施优惠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