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5)
2023(9590)
2022(8292)
2021(7884)
2020(6715)
2019(15592)
2018(15495)
2017(31284)
2016(17185)
2015(19414)
2014(19534)
2013(19342)
2012(18527)
2011(16873)
2010(17223)
2009(16318)
2008(16411)
2007(15170)
2006(13407)
2005(12202)
作者
(49298)
(41164)
(41100)
(39667)
(26369)
(19429)
(19157)
(16027)
(15335)
(14860)
(13759)
(13599)
(13086)
(12991)
(12925)
(12914)
(12781)
(12126)
(11992)
(11974)
(10331)
(10234)
(10078)
(9496)
(9344)
(9326)
(9253)
(9134)
(8306)
(8238)
学科
(71592)
经济(71524)
管理(47814)
(45994)
(34982)
企业(34982)
方法(32991)
数学(29698)
数学方法(29397)
(22548)
中国(21882)
(20265)
(16185)
(15814)
贸易(15807)
(15432)
业经(14825)
农业(14372)
地方(13853)
(13706)
银行(13684)
(13213)
(13110)
(11967)
金融(11965)
(11677)
(11163)
财务(11134)
财务管理(11101)
(10626)
机构
大学(249561)
学院(249079)
(107967)
经济(105635)
管理(95238)
研究(85208)
理学(80785)
理学院(79936)
管理学(78687)
管理学院(78202)
中国(67258)
(53846)
(52736)
科学(49626)
(43556)
财经(41287)
(41160)
中心(39898)
研究所(39025)
(38624)
(37258)
业大(34441)
北京(33832)
经济学(33514)
(32421)
农业(32408)
师范(32161)
(30612)
经济学院(30460)
财经大学(30242)
基金
项目(154339)
科学(120687)
研究(117047)
基金(110807)
(95013)
国家(94185)
科学基金(79537)
社会(73242)
社会科(69427)
社会科学(69406)
(59371)
基金项目(57478)
教育(53818)
(50549)
编号(50017)
自然(48924)
自然科(47699)
自然科学(47683)
自然科学基金(46805)
资助(46313)
成果(42661)
(35407)
重点(34728)
(34092)
课题(33809)
(31529)
教育部(30381)
(30283)
项目编号(30247)
国家社会(30003)
期刊
(121085)
经济(121085)
研究(77752)
中国(47424)
(40887)
(37426)
学报(35050)
管理(33349)
科学(32322)
(28205)
金融(28205)
大学(26521)
教育(26454)
农业(24908)
学学(24673)
技术(21001)
财经(20418)
业经(20365)
经济研究(20142)
(17533)
问题(16875)
(15099)
理论(14031)
图书(13075)
技术经济(12878)
统计(12866)
实践(12702)
(12702)
(12564)
国际(12531)
共检索到381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会平  郭宁  汤玺楷  
[目的/意义]从已颁布政策文件中找出我国推进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内在逻辑,为优化未来的政策路径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过程]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收集189条有效政策文本,综合运用词频分析软件和人工方式提取关键词,采用CiteSpace 5.0分析政策文本时间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关系。[结果/结论]我国推进政务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可分为地方初探、顶层设计、全面探索三个阶段;热点领域包括政务服务和简政放权、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价值取向则是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以数据汇聚为主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彩彦   王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而土地制度的独特安排与变革正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变革的发动机。为了进一步认识城市土地政策在推动改革进程中的作用,理解政策选择和演进的逻辑,以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高频词的变化来研究政策目标的变化,所选择的样本来源于中央政府层面在1978—2022年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的重点明显经历了城市土地市场化、调控土地市场和建设城乡统一市场3个不同的阶段,在政策演变中传统思想、土地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均影响着政策的选择,但政策始终内生于国家发展战略,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力量推动下演进。通过对政策演进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地制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必须继续推进和完善土地制度改革。未来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制定相应的土地政策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在改革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土地利益的分配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杨  吴娟  陈廷贵  
[目的]对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的演进逻辑和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可为政策优化提供决策参考,对“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聚焦长江禁捕退捕政策演进,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中央出台的93份长江禁捕退捕政策文本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发现:(1)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经历了政策发端期(2017—2018年)、政策爆发期(2019—2020年)与政策转型期(2021年)三个阶段。(2)政策颁布主体和政策文种构成随着政策演进发生变化,政策强度和效力呈现“弱-强-弱”的变动趋势。(3)需求面政策工具较为缺乏,不同阶段的政策实践路径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提出政策优化方向,首先,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完善长江禁捕退捕管理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部门机构和政策文种的功能作用;最后,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增加部分稀缺政策工具的使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贾永堂  张瑜珊  
从组织衰退及其治理理论的视角来看,在完全可治理的逻辑预设下,当前我国治理弱势高校的整体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取向。但在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尤其是退出机制缺位的促进性治理框架下,现行施策方案的实际治理效果不仅较为有限,甚至不利于弱势高校自主启动真正有效的组织改进。基于此,在弱势高校治理问题上,我国政府首先应该修正治理假设,进而调整单向度的治理格局,另外还有必要增加新的治理工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祥玉  车新  
消费扶贫为我国扶贫体系引入市场化机制和社会力量,是长效解决相对贫困过程中丰富公众消费选择、增加相对贫困地区收入的重要路径,培育"新型消费"背景下实现消费扶贫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破解相对贫困问题的必然要求。基于多源流理论和相关政策实施特点构建消费扶贫政策分析框架,探讨我国消费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得出当前我国消费扶贫在帮扶主旨、帮扶形式和帮扶政策方面呈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消费者与贫困户的全社会动员、提升相对贫困地区综合化效益三大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应通过"供给端+需求端"多方位保证产销对接、"政府+社会"多主体扩大参与范围、"外促+内生"多角度提升政策效益的推进路径,促进我国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祥玉  车新  
消费扶贫为我国扶贫体系引入市场化机制和社会力量,是长效解决相对贫困过程中丰富公众消费选择、增加相对贫困地区收入的重要路径,培育"新型消费"背景下实现消费扶贫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破解相对贫困问题的必然要求。基于多源流理论和相关政策实施特点构建消费扶贫政策分析框架,探讨我国消费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得出当前我国消费扶贫在帮扶主旨、帮扶形式和帮扶政策方面呈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消费者与贫困户的全社会动员、提升相对贫困地区综合化效益三大发展趋势,进而提出应通过"供给端+需求端"多方位保证产销对接、"政府+社会"多主体扩大参与范围、"外促+内生"多角度提升政策效益的推进路径,促进我国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阙明坤  王佳丽  
从政策的视角,采用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进行文本分析,从政策文本中生成了办学条件、办学行为、党建思政、师资队伍、人才培养5个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维度。研究发现,我国政策话语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以保障性条件为主,偏重于关注办学行为、党建思政、办学条件,对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关注度尚显不足,这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有关。面向未来,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观念应从"零碎单一"走向"整体多元";政策导向应从"偏重管制"转向"管扶并举";政策价值应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政策机制由"条线分割"转向"统筹联动";质量保障应从"外部保障"转向"内外协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凤娟  胡彬玮  
重点学科建设是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路径,系统探讨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范式变迁及变迁逻辑对调整和创新"一流学科建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点学科建设领域的重要政策文本,对其进行高频词统计、编码、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划分为理性本位(1985-1991年)、效益导向(1992-1997年)、创新为先(1998-2005年)、协同创新(2006-2014年)和追求卓越(2015年至今)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在政策情境、政策行为主体、政策问题、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方面均呈现较大差异,重点学科建设政策范式变迁也体现了一定的嬗变逻辑,如政策情境呈现出由单向度到多向度的转变,政策行为主体经历了由一元主体到多元协同的发展,政策问题发生了由强制性到诱致性与强制性结合的演变,政策目标体现了由注重基础到追求内涵的变革,政策工具则展现出由刚性到刚柔并用的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俊伟  
作为农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关键步骤,农村社区"两委"候选人的产生备受关注。借助街道党组织社区"两委"候选人换届政策文本,勾勒出社区"两委"候选人在基层党组织设定的双重候选条件下的当选逻辑,并以fs-QCA定性比较分析法对社区"两委"候选人胜出资质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良好群众基础是潜在候选胜出的必要条件,同时具备群众基础和政绩两要素是潜在候选人胜出的有效途径;仅凭借经济实力或宗族势力等资源禀赋并不能使其成为"两委"正式候选人;街道组织部门受政治稳定逻辑驱使,往往采取多样化策略减少社区选举"变数"。因此,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两委"选举过程的有限介入并非有损基层民主质量,相反,它使农村社区选举表现出有别于乡村选举的优良特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海珍   黄家乐   孙慧宇  
以1985年以来中央、地方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54部社区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社区教育供给呈现出供给主体从民间力量供给到政府主导供给再到多元供给,供给服务对象从青少年拓展到各年龄、各类型的人群再到社区治理,社区教育供给能力从规模扩大的外延式供给到完善体制的内涵式供给发展等方面的变迁逻辑。在教育现代化理念引领下,要形成以坚持人民立场为根本的基本社区教育供给政策话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价值取向、以多元化治理为核心的社区教育供给政策执行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顽强  张婷  
科技社团作为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基于间断均衡理论,使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演变逻辑进行梳理,将其关系变迁历程划分为探索均衡期、强势间断期、弱势间断期、探索均衡期、发展均衡期、完善均衡期6个时期。研究表明,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间关系在政策变迁历程中展现出非线性、较高不确定性且伴有偶然性突变的特征;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关系的变迁先后经历了社会团体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能主义”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监管与整顿、培育与监管、赋权与增能6个阶段的深刻调整;中央政府决策的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冲击、科技社团的策略性行动这3个要素以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变科技社团的政策场域,进而影响我国政府与科技社团之间关系的变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代佳欣  高凡  
[目的/意义]隐私保护已成为国家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的重要政策目标。聚焦央地政府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的政策工具问题,进而研究央地政策工具的共识、差异和深层逻辑。[方法/过程]选取2013—2022年间央地制定的政府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相关政策121份,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央地政策的文本属性、主体特征和词频作量化分析。根据罗斯威尔和赛格菲尔德提出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系统论析央地政策工具类型及其工具要素分布,比较央地政策工具的同异性,进而解释政策工具选择的内在逻辑。[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央和地方运用政策工具的总体目标都锚定信息安全管理、行政服务改革和技术发展;央地政策工具分类结构的一致性较强,表现出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三类政策工具使用率逐渐递减的总体趋势。然而,央级政策主体“中心—边缘”结构显著,省级政策主体却呈现“一核多元”特征;单类政策工具的内在结构和政策工具组合形式也具有央地差别。央地政策工具选择的差别,反映出政治情境回应逻辑、价值规范引导逻辑和理性执行逻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  顾小清  程亮  廖艺东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生出全新的学习环境。它在改变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引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然而,调研发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着“重设备、轻学生”“重技术、轻转型”“重考试、轻发展”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相关文献主题结构、核心概念和主要任务归纳分析发现:1)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反映在价值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三方面,体现了应对数字化挑战、重塑教育体系和整体性推进的时代特征;2)数字技术革新、系统组织创新、人力发展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内驱动力,加速了数字技术与教育应用的深度融合,激发了教育系统变革活力,促进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3)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主要任务为抓手,从建设智能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教学应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形成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京平  朱哲茹  
数据信息时代为大数据审计发展提供生存环境,但大数据审计发展面临“重实践、轻理论”困境,其进一步发展缺乏理论指导。本文从大数据审计的意涵演变、发展逻辑、要素解构与路径演进四个层面来构建大数据审计的分析框架,在审计信息化历史演变基础上明晰大数据审计的基本意涵;以整体性、实践性、协同性及耦合性定义大数据审计的不同逻辑形式的发展特征;对大数据审计的数据质量、平台基础、智能化程度、审计成本进行要素解构;并从大数据审计的内容、行动、创新、价值四个层面论证大数据审计发展的演进路径。文章以期完善大数据审计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为大数据审计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秋月  何祎雯  
在科学数据大繁荣的背景下,科学数据共享成为趋势,同时科学数据权益保护问题凸显。运用文本分析法,从权益主体、权益分配机制、救济途径及安全与质量保证方面对多个科学数据共享法规或政策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作为科学数据共享协调者,个别试点领域完善共享条例以及权衡科学数据的保密和公开三点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