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
- 2023(472)
- 2022(290)
- 2021(235)
- 2020(199)
- 2019(396)
- 2018(457)
- 2017(849)
- 2016(433)
- 2015(494)
- 2014(576)
- 2013(527)
- 2012(396)
- 2011(365)
- 2010(364)
- 2009(306)
- 2008(315)
- 2007(302)
- 2006(265)
- 2005(225)
- 学科
- 济(1683)
- 经济(1683)
- 管理(1064)
- 农(896)
- 中国(832)
- 地方(749)
- 业(730)
- 农业(556)
- 业经(542)
- 发(465)
- 企(412)
- 企业(412)
- 化(407)
- 发展(373)
- 展(373)
- 方法(321)
- 财(306)
- 教育(283)
- 城市(281)
- 制(259)
- 土地(258)
- 数学(256)
- 农业经济(255)
- 图书(254)
- 书馆(253)
- 图书馆(253)
- 建设(251)
- 数学方法(251)
- 教学(242)
- 产业(240)
- 机构
- 学院(5019)
- 大学(4823)
- 研究(1928)
- 济(1897)
- 经济(1830)
- 管理(1796)
- 中国(1555)
- 理学(1417)
- 理学院(1404)
- 管理学(1375)
- 管理学院(1367)
- 农(1233)
- 科学(1162)
- 京(1148)
- 江(1019)
- 中心(987)
- 财(975)
- 农业(938)
- 所(902)
- 业大(883)
- 省(863)
- 州(820)
- 研究所(791)
- 技术(785)
- 范(783)
- 师范(778)
- 院(752)
- 北京(736)
- 发(707)
- 职业(698)
共检索到9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运连鸿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强调连片开发、集约经营,切实推进规模化开发;注重装备大型农业机械,加快机械化进程;突出科技化,着力提高科技化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明秀 李冉 巩腾飞 薛敏 姜成明
本文以实地调查、文献分析为基础,阐述了"渤海粮仓"的概念内涵;引入SWOT方法,基于"渤海粮仓"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分析,揭示了"渤海粮仓"建设的战略背景、建设现状、研究进展与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渤海粮仓"建设的推进策略。研究表明,土壤瘠薄盐碱、淡水资源匮乏、科学技术、政策机制和综合效益是影响"渤海粮仓"建设的关键因素。"渤海粮仓"建设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效益评估机制;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坚持农企主体地位;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和完善产业链;强化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指导;加大财政支持,完善配套设施,建立盐碱地粮食补贴制度,加强监管服务,落实优惠政策。研究结果可为推进"渤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园园 李想 韩立民
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建设"蓝色粮仓"是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保障措施,需要各产业内服务功能的实现作为支撑。而当前中国"蓝色粮仓"服务体系十分分散,因此如何为"蓝色粮仓"建设做好全面服务工作则极为重要。本文从产业组织视角出发,通过建立"蓝色粮仓"技术产业联盟、"蓝色粮仓"服务产业联盟,积极投资公私合营模式(PPP),解决技术创新、"蓝色粮仓"相关产业社会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需求。本文认为,政府应当积极转变职能,做好服务者角色,设计合理制度安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中国"蓝色粮仓"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园园 李想 韩立民
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建设"蓝色粮仓"是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保障措施,需要各产业内服务功能的实现作为支撑。而当前中国"蓝色粮仓"服务体系十分分散,因此如何为"蓝色粮仓"建设做好全面服务工作则极为重要。本文从产业组织视角出发,通过建立"蓝色粮仓"技术产业联盟、"蓝色粮仓"服务产业联盟,积极投资公私合营模式(PPP),解决技术创新、"蓝色粮仓"相关产业社会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需求。本文认为,政府应当积极转变职能,做好服务者角色,设计合理制度安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中国"蓝色粮仓"建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一飞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其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具备资源禀赋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素有"粮仓"之称。然而东北"粮仓"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却面临着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状况不理想、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水土资源不匹配、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等瓶颈制约。东北"粮仓"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破除瓶颈制约,就需要在充分认识东北"粮仓"粮食生产的农业区域价值基础上,进行优化二元结构、延伸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强化农业科技研发与转化等方面的有效路径探索。
关键词:
东北 农业现代化 二元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鑫 张德贤 徐路路 张苗
[目的]为满足国家对全国储粮数量在线检测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在粮仓底部布置若干压力传感器的方法获取粮仓底部所受压强值,并以分次进粮方法,分别记录所受压强值。通过R语言平台构建不同层次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并利用对数据集的学习得出检测模型,根据检测精度选择出最佳检测模型结构。通过最佳检测模型分别对试验仓及通州、齐河实仓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试验仓检测平均误差约为1.88%,通州实仓检测平均误差约为0.02%,齐河实仓检测平均误差约为0.08%。[结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粮仓储粮数量检测模型精度高,可用性强,为粮仓储粮数量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张艳 钟文胜
当前,要想使我国的市场认同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就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民事责任制度,加速会计执业界最初的声誉积累,建立审计市场的声誉机制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记顺 李慧芸
运用全国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农地规模经营对耕地粮食产出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全国划分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大粮食生产分区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总体、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农地经营规模均与耕地粮食产出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农地经营规模水平均未达到最优,即当前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2)总体和分区域来看,地均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率对耕地粮食产出率均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农业经济所占比重和成灾率则对其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3)农地规模经营需要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洁 刘艳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搭建“组织建构-契约治理”分析框架,考察集体合作农场能否成为保障粮食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并以太仓市永村为典型案例~((1)),阐释集体合作农场对粮食规模化经营的作用效应及其限度。结果表明,集体合作农场通过发挥产权激励、降低交易费用、农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分工的效应,缓解了粮食生产的交易费用约束和协调激励不足的问题,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但集体合作农场在内生发展可持续性、缔约主体权利地位保障、市场资源要素流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对集体合作农场经验的推介还需全面考虑区域适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吴聘奇 王武林
农业区域专业化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化农业区域的地方商业环境质量是解释其竞争优势的重要视角和方法。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为例,以"钻石模型"和"粮仓模型"为基础,构建包括"区域文化"和"外来投资"因素在内的专业化农区商业环境评价的假设模型和4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专业化茶区的商业环境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最终重构了纳入"地方政府"等5个直接关键要素和包括"区域文化"等3个间接要素的商业环境"粮仓"模型,在茶叶产业成功验证了"粮仓"模型在我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吴聘奇 王武林
农业区域专业化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专业化农业区域的地方商业环境质量是解释其竞争优势的重要视角和方法。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专业化茶区为例,以"钻石模型"和"粮仓模型"为基础,构建包括"区域文化"和"外来投资"因素在内的专业化农区商业环境评价的假设模型和44个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专业化茶区的商业环境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最终重构了纳入"地方政府"等5个直接关键要素和包括"区域文化"等3个间接要素的商业环境"粮仓"模型,在茶叶产业成功验证了"粮仓"模型在我国的可推广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商业环境质量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淼华 劳俊华 郑秀娥
研究生班级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把研究生班级建在研究所是新形势下根据研究生特点组建班级的一种积极探索。这种模式在健全研究所育人功能、调动导师育人积极性、增强研究生班集体意识和产生研究生班级文化积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关键词:
规模化培养 研究生 班级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文广 孔祥斌
粮食安全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里要装中国粮。尽管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但中国粮食安全仍面临农户耕地利用意愿两极分化、耕地生态环境风险加剧、粮食生产户均规模小自主性强组织化程度低、耕地资源安全监测预警能力不强、种业“卡脖子”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粮食主权安全。在美国扩张性、控制性和剥削性粮食霸权主义意识形态下,在东北三省人口外迁、耕地规模快速增加的有利时机,中国必须发挥制度优势,推动规模化、科技化、现代化、智能化、工程化的国有农场来应对美国粮食霸权,保障中国粮食主权安全。
关键词:
国有农场 粮食霸权 粮食主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冲 廖海亚
土地规模化经营能否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该研究基于2006年—2018年中国内地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高—高"型和"低—低"型集聚的特征;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影响,呈"U"型曲线关系,即伴随户均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单产先减少,后增加.长远来看,规模化经营有利于粮食单产的提高.因此要真正实现粮食单产的提高,需要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碎片化的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生产,加强集约化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伟 张士云 江激宇
本文利用古典经济学理论解释了规模化程度差异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随机前沿函数测算三组不同规模化程度种粮大户的技术效率并用效率损失模型估计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三组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认为,低、中、大三组规模农户平均技术效率分别为0.78、0.78、0.77;人力资本对三组农户技术效率均有影响:年龄和技术培训对小规模农户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对中、大规模农户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社会资本主要影响中、大规模农户技术效率:村内强关系网络、组织化程度、信任和团结提高中、大规模农户技术效率,参与公共事务对大规模农户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村庄外部强关系网络降低大规模农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