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7)
- 2023(5849)
- 2022(4501)
- 2021(4353)
- 2020(3258)
- 2019(7583)
- 2018(7260)
- 2017(12398)
- 2016(7493)
- 2015(8468)
- 2014(8460)
- 2013(7547)
- 2012(6884)
- 2011(6318)
- 2010(6886)
- 2009(6360)
- 2008(5016)
- 2007(4711)
- 2006(4419)
- 2005(4259)
- 学科
- 融(24212)
- 金融(24212)
- 中国(21670)
- 银(21096)
- 银行(21096)
- 行(20618)
- 教育(18819)
- 济(17489)
- 经济(17476)
- 业(14458)
- 管理(13713)
- 企(12002)
- 企业(12002)
- 中国金融(10847)
- 财(8381)
- 制(8347)
- 理论(8235)
- 地方(6918)
- 农(6165)
- 教学(6146)
- 务(5669)
- 财务(5655)
- 财务管理(5650)
- 业经(5575)
- 企业财务(5460)
- 发(5409)
- 方法(5223)
- 体(5059)
- 发展(5018)
- 学(4990)
- 机构
- 大学(87675)
- 学院(84029)
- 研究(33164)
- 济(29596)
- 经济(28646)
- 中国(26849)
- 教育(26531)
- 管理(23506)
- 范(21386)
- 师范(21296)
- 京(19819)
- 理学(19264)
- 理学院(18947)
- 管理学(18502)
- 管理学院(18312)
- 师范大学(17717)
- 财(17192)
- 中心(16645)
- 科学(16248)
- 所(15464)
- 银(14744)
- 江(14528)
- 银行(14272)
- 研究所(13830)
- 融(13826)
- 北京(13808)
- 职业(13603)
- 金融(13571)
- 行(13426)
- 财经(12639)
- 基金
- 项目(49605)
- 研究(46786)
- 科学(40501)
- 基金(32051)
- 教育(29559)
- 社会(27416)
- 家(25891)
- 社会科(25799)
- 社会科学(25795)
- 国家(25460)
- 编号(22022)
- 科学基金(21356)
- 成果(21210)
- 省(21123)
- 划(19399)
- 课题(18924)
- 年(16667)
- 基金项目(15511)
- 规划(13975)
- 性(13791)
- 项目编号(13581)
- 重点(13034)
- 发(13016)
- 资助(12727)
- 部(12688)
- 度(12249)
- 教育部(12032)
- 阶(11641)
- 段(11598)
- 阶段(11576)
共检索到154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正>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应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可见,职普融通事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从教育内部而言,急需通过改革和创新普及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我国在教育强国综合指数排名上是进步最快的国家,从2012年的第49位跃升到2023年的第21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领
瞄准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近年来逐步确立了新的思路,推行了多种新举措。职普融通,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以往实践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新思路,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其实施策略之一,即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2023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职普融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敏 苏悦文
职普融通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其内涵特征与教育强国进程存在着价值趋同,这要求在新的背景下思考职普融通的时代价值、现实困阻与发展策略。职普融通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通道,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变量,具有实现个体现代化的价值属性。但是,我国职普融通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融不进”“融不通”“融不好”等多重困境。由此,应将“中国式”发展内涵嵌入职普融通发展逻辑;细化顶层设计,保持职普融通结构的内部平衡;提升职普课程融合水平,确保职普融通内涵式发展;完善职普融通要素保障机制,强化融通内生力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毅伟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合纵连横"的现代职教体系中,普职融通是整个体系建设的重要维度,这既有历史的基础,又是时代特点的新要求,更是普职融通的机制建设和实施途径的探索创新,需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基础和各项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茂辉 谭绍华
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解放前创办的比乐中学,是当时普通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其开展的普职融通教育实验成效显著,影响巨大。该校秉承"升学准备与职业训练兼顾"的办学方针,既不同于当时"完全看作升学为教育目的"的普通中学,也不同于"专门以训练各种技术人才为目的"的职业中学。其宗旨是"升学不致有妨碍,就业取得特别便利"。比乐中学的普职融通教育实验对当今我国推行的普职融通教育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特别是在能力融通、德育融通、课程融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占梦君 谢莉花
职普融通是构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当前,职普融通的工具性价值已在我国得到普遍认可,但对其应然价值取向与本体目标分析的研究较少。基于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职普融通在价值取向上应克服极端的工具主义倾向与片面的价值主义倾向,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重维度的统一。在目标向度上,应逐步超越工具理性,从追求兼具横向与纵向平衡的产业人才结构到建构基于主动选择的类型分流教育,最终落实、统一到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终身成长与全面发展上来。在推进策略上,应指向产业、教育与人的基础性、中介性与终结性三重目标维度,通过完善教育外部结构、内部结构与时空结构来推进职普融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卢丽华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是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职普融通作为一种解决二者紧张关系问题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诉求,本质上在于重塑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选择有利于公民素质养成的教育内容,创新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公民技能培养的教学实践,以便消除职普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自身缺陷和弊端,从而保证所有学生成长为具有公民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职普融合 教育理念 实践取向 公民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译心 沈亚强
普职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维度,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借助对其概念的学术表达,剖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实现普职融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立足于中等职业教育视角分析普职融通存在的现实困境,可以对其实现路径进行前瞻性思考。文章旨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希望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有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
普职融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模式研究"表明,在国家政策的提倡与鼓励下,我国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职融通,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无论是在普职融通的推广范围还是普职融通的程度上,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不少差距。这就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从政策到制度到操作建议,从普职沟通模式、课程到教师再到管理和评价等都需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整和变革。首先,加强顶层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贾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东
技术启蒙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内涵与价值常被忽视。技术启蒙教育不仅关乎技能培训,更承载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任。然而,我国技术启蒙教育面临《职业教育法》中的定位模糊、评价标准受学科逻辑束缚、优秀师资匮乏、课程内容知识化倾向严重、受到社会误解和轻视等问题。为完善技术启蒙教育体系,需明确核心任务并探索多重路径:政策上应完善战略和生态体系,课程上推进系统化整合,社会上促成多方面合作,文化上实现家校社协同,以共同推动我国技术启蒙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井文
职普融通是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职普融通类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构建的现状,其基本经验包括共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协同队伍、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互联互通运行机制、健全融通育人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当前,职普融通仍需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以职业形态课程为抓手,构建职普融通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流动教学、双向交流互动机制;发挥职教社会服务功能,与普教形成资源共享;完善职普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职普融合活动;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构建人培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欣泽 匡瑛
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实践经历了初步尝试期、重新发展期、转折跌宕期三个历史阶段,但在各个历史时期实践意涵各有不同。在“双通制”背景下,需守正创新,厘清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的时代价值:破解职普长期割裂的痛点与难点,建设多元化、多层次课程体系;给予学生中途转轨机会,缓解社会教育焦虑;鼓励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拓展学生选择空间。同时区分借鉴美国、日本校内分轨模式与芬兰、新加坡校际分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需从建设国家模块化课程库,创设新版综合高中,建立职、普教师“跨校走教”机制,完善升学考试制度等四个方面架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中阶段 职普横向融通 内涵 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新修订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都将职普融通、协调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路径与方法。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现状备受瞩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颜岚 徐俊生 张国镛
职普融通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关键,也是国家近年来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职普融通对健全国民教育体系、打通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当前实践来看,职普融通面临脱离义务教育阶段基础、缺乏高中阶段整体制度设计、难以打通高等教育阶段层次障碍等现实困境。据此,可从细化宏观政策指导、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技能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推动职普融通的发展,将职普融通真正落到实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