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6)
2023(7984)
2022(6824)
2021(6667)
2020(5528)
2019(13256)
2018(13215)
2017(24240)
2016(14197)
2015(16314)
2014(16684)
2013(15819)
2012(14890)
2011(13655)
2010(14010)
2009(12600)
2008(12642)
2007(11743)
2006(10080)
2005(9230)
作者
(38880)
(32871)
(32670)
(31329)
(20511)
(15707)
(15169)
(12798)
(12420)
(11640)
(10882)
(10836)
(10510)
(10443)
(10270)
(10255)
(10128)
(9735)
(9463)
(9452)
(8243)
(8219)
(7917)
(7531)
(7449)
(7403)
(7394)
(7334)
(6644)
(6522)
学科
(51311)
经济(51256)
管理(34325)
(32171)
方法(25883)
(25841)
企业(25841)
数学(22768)
数学方法(22535)
教育(20599)
中国(18558)
(15096)
(13612)
(13426)
理论(12327)
业经(10538)
(10109)
贸易(10104)
(9817)
农业(9777)
地方(9694)
(9490)
(8374)
技术(8163)
(7920)
财务(7898)
教学(7881)
财务管理(7874)
(7522)
企业财务(7425)
机构
大学(203268)
学院(196687)
(73759)
经济(71926)
管理(71461)
研究(68284)
理学(61864)
理学院(61090)
管理学(59890)
管理学院(59492)
中国(45196)
(43892)
科学(41364)
(36219)
师范(35976)
(34414)
(34263)
教育(33354)
(32311)
(31349)
研究所(31332)
中心(31221)
师范大学(29513)
北京(28353)
业大(28332)
财经(27297)
农业(25441)
(24756)
(24354)
技术(23942)
基金
项目(126750)
科学(101035)
研究(98349)
基金(89476)
(76973)
国家(76215)
科学基金(64647)
社会(60161)
社会科(56540)
社会科学(56519)
教育(53562)
(50157)
基金项目(46976)
(44368)
编号(43335)
自然(40398)
自然科(39473)
自然科学(39461)
自然科学基金(38808)
成果(38190)
资助(36007)
课题(31790)
(30370)
重点(29630)
(27710)
教育部(26697)
(26342)
(26280)
项目编号(26151)
(25362)
期刊
(78557)
经济(78557)
研究(64267)
教育(53622)
中国(46333)
学报(30482)
(28446)
(27349)
科学(27077)
大学(23776)
管理(23161)
学学(20701)
技术(20376)
农业(19033)
(14011)
金融(14011)
财经(13798)
职业(13180)
业经(12772)
经济研究(12472)
(11841)
图书(11277)
问题(10459)
(10266)
(9880)
论坛(9880)
(9856)
技术经济(9273)
理论(9144)
技术教育(8600)
共检索到295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弦  王让新  
网络的诞生和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方法、手段以及环境都带来了诸多改变,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增强其实效性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此,从"应然之意"、"实然之路"、"必然之策"三个层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行为逻辑分析很有必要,通过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直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艳  杨晓慧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新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实效性的现实诉求,更是面对社会文化发展及"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对此,在新的意义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我们还需要梳理由社会文化的动态性整合、价值性指向、多元性结构等文化总体性方面所决定的问题。在理性重构的文化总体性关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虹  车如山  
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提升教育阵地的管控能力,不仅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需要,同时还是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的需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贵仁  
一.认真总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经验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自身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使广大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文泽  
哲学社会科学在培育大学生政治信念、人生理念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是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长期积淀的成果。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令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手段、更新方法、增加新阵地、提高其实效性的需要。因此,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勇成  廖彩霞  
大数据时代给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集中体现在数据采集、数据研判和数据管理三个方面。高职院校应从加强数据采集,构建协同育人教育链;加强数据研判,培养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重视数据管理,健全大数据使用制度保障三方面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载体,以期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网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网络作为新的传播媒介 ,是一柄“双刃剑”,为思想政治工作既带来了新的机遇 ,也带来了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课题。在网络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有可为。我们要充分重视和研究网络传播的特殊性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犇  
互联网的创新性、交互性特征使个体与世界的互动成为一种常态。互联网语境下高校学生网络集群行为方式的嬗变,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模式困境、信度困境和效度困境。针对这一现状,要进一步强化理念培养,紧跟互联网相关技术发展的步伐,通过健全经验转化机制、提高媒介素养、做好平台搭建等途径,控制负面情绪唤醒,完善互联网相关技术运用能力,构建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江兵  
大学网络社区的非区域性、虚拟性、空间性催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较之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如何在大学网络社区中发挥导向作用,实现育人功能,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新课题。笔者通过对辅导员在大学网络社区实施教育影响的路径研究,初步探讨在网络社区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和行动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芳转  
文章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内容、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利用新的传播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举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志勇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也需要寻求新的模式,探索新的工作规律。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现实情况,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充分运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实现思政工作从网络到现实的"由远到近的放大"和"从封闭到开放的演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玉忠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成了应用的主力军,网络新媒体为大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给高校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诱发了大学生理想信念、身心健康、素质能力、诚信与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维度、形式和成效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正确分析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才能真正做到更新观念、拓展空间、创新模式、提升效果,以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志峰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一是由于网络多元性特点,缺乏主导性,增加了维护教育主权任务的艰巨性;二是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缺乏现实性,产生了一些道德伦理误区;三是由于网络开放性特点,缺乏监控性,导致了一些文化糟粕的传播;四是由于网络形象化的特点,缺乏思考性,导致青少年一定程度的人性“异化”。应对网络负面影响的措施主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夯实一个基础;充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占领一个阵地;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形成一套机制;加强网络技术培训——建好一支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