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0)
2023(3309)
2022(2661)
2021(2311)
2020(1760)
2019(3997)
2018(4037)
2017(7723)
2016(3935)
2015(4424)
2014(4229)
2013(4109)
2012(3897)
2011(3535)
2010(3508)
2009(3333)
2008(3278)
2007(2976)
2006(2814)
2005(2617)
作者
(12151)
(10234)
(10202)
(9529)
(6353)
(4923)
(4739)
(3950)
(3840)
(3709)
(3465)
(3408)
(3210)
(3122)
(3109)
(3074)
(3056)
(3036)
(2967)
(2802)
(2512)
(2485)
(2337)
(2334)
(2305)
(2269)
(2227)
(2166)
(2069)
(1993)
学科
管理(19214)
(15482)
经济(15467)
(12873)
(11616)
企业(11616)
环境(11273)
(6323)
方法(6195)
(5888)
规划(5288)
环境规划(5170)
资源(5017)
(4960)
数学(4868)
数学方法(4789)
业经(4640)
(4540)
财务(4529)
财务管理(4521)
企业财务(4395)
信息(4096)
中国(3975)
(3916)
(3834)
(3662)
地方(3303)
理论(3285)
技术(3021)
生态(2926)
机构
大学(59175)
学院(58315)
管理(25276)
(21478)
理学(21208)
理学院(21044)
经济(20993)
管理学(20741)
管理学院(20643)
研究(18405)
中国(14229)
(12538)
科学(11820)
(11646)
中心(9529)
(8936)
(8875)
财经(8795)
(8575)
业大(8412)
研究所(8037)
(7905)
北京(7890)
(7420)
(7291)
师范(7209)
(6784)
信息(6761)
农业(6625)
财经大学(6401)
基金
项目(40236)
科学(31931)
基金(29740)
研究(29142)
(26014)
国家(25818)
科学基金(22822)
社会(19225)
社会科(18199)
社会科学(18191)
基金项目(15853)
(15822)
自然(14696)
自然科(14314)
自然科学(14310)
自然科学基金(14062)
(12957)
编号(11997)
教育(11938)
资助(11426)
成果(10172)
重点(8727)
(8505)
国家社会(8440)
项目编号(8395)
(8140)
(8094)
科研(7861)
创新(7676)
(7542)
期刊
(23200)
经济(23200)
研究(14160)
中国(12431)
(10402)
学报(10121)
图书(8190)
管理(8106)
科学(7868)
(7139)
大学(6863)
学学(6265)
情报(6119)
书馆(5425)
图书馆(5425)
(4926)
金融(4926)
农业(4840)
技术(4401)
教育(4234)
财经(4108)
理论(4021)
实践(3829)
(3829)
业经(3635)
财会(3571)
经济研究(3549)
会计(3540)
(3415)
资源(3224)
共检索到89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倪培根  秦二娃  程锐  
我国绿色基金市场发展较快,但总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绿色基金环境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亟待加强、透明度有待提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投向绿色产业的基金产品越来越被投资者青睐。为迎合这种需求,很多金融机构纷纷作出净零排放承诺,积极开发绿色基金产品。从全球情况看,统计数据显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长江  施宇宁  张龙平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从内部文化角度对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本文分析了我国16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文化水平及其2012~2016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环境绩效信息,实证检验绿色文化与环境绩效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受绿色文化的正面影响;环境绩效能够正向引导企业的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绿色文化在环境绩效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绿色文化对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丰富了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完善、绿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蔡海静  许慧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差异的影响,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决策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结果发现,环保企业能获取更优惠的银行信贷,即绿色信贷是客观存在的,但其效果仅表现在环境信息披露不过度及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情形下。上述研究发现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机制建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欣  董竹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本文通过切入绿色创新的研究视角,以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促进效应综合体现在绿色创新质量、绿色创新数量和绿色创新总量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通过外部资源效应和外部压力效应进而作用于绿色创新。结合市场调控型环境规制工具研究发现,在促进绿色创新的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与事前引导类环境规制工具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呈现互补效应、与事后惩罚类环境规制工具排污收费呈现替代效应。最后,基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弱的行业、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玮   徐睿琳   王幸   曹思颖  
环境信息披露是国家监控环境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外界了解公司社会履责与环境贡献的重要渠道,是助推政府污染防控与绿色治理的重要方式。本文选取2008~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绿色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者持股可显著促进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绿色投资者通过降低污染物排放、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来改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在重污染企业中,绿色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绿色投资者共同所有权越高,绿色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荣凤芝  胡舒婷  赵明浩  
绿色债券作为直接融资工具,能够更好地满足环保项目的融资需求,然而,当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阻碍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为探究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间上市公司发行的139只贴标绿色债券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与信用利差法,分别对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成本进行了测度,并结合理论分析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贴标绿色债券融资成本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硬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对于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效果更加明显。最后,结合我国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相关建议:有关监管机构应积极建立并完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振清  聂文钰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评估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区域、规模和主导产业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对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结果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但并未促进西部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能力驱动效应存在规模异质性,提升效应大小依次为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大城市;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非资源型城市。基于上述结论,从信息披露政策和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三点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国忠   祝可可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基于环境友好投资策略推崇,迫切需要企业披露更高质量的环境信息;而企业也需要通过环境信息披露使绿色技术完成从扩散方到被扩散方的流动和转移的过程,再进一步地通过绿色技术的扩散推动更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以2012—2021年中国1 31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和层次回归法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分别检验该影响在企业、地区、行业层面的异质性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间绿色技术扩散,政府补助与绿色合作创新分别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政府补助—绿色合作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环境信息披露对处于成长期和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企业间绿色技术的扩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于重污染行业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正向调节环境信息披露对于企业间绿色技术扩散的促进作用。为此,企业应主动全面披露高水平的环境信息,对外释放绿色技术供需信号,促进绿色技术在企业间的充分流动与扩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振清  聂文钰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评估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区域、规模和主导产业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对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结果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但并未促进西部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能力驱动效应存在规模异质性,提升效应大小依次为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大城市;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非资源型城市。基于上述结论,从信息披露政策和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三点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悦  上官鸣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不仅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之一,也是影响企业信贷等活动的重要指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助《绿色信贷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通过对企业形成融资约束、提高其环境绩效来实现这一目标;绿色信贷政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对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政策、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管理机制等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博  
以《绿色信贷指引》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意愿和正面信息披露,减少了负面信息披露,但没有提高信息披露依规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降低受限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该结论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在企业面临政策引致的信贷约束冲击时充当了合法性管理的工具。虽然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但企业并非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应披尽披,而是利用信息披露进行环境形象美化以缓解政策冲击带来的信贷约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秀玉  史亚雅  
绿色发展理念下,通过企业节能减排转型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是我国所面临的首要难题。通过对企业"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实施情况的研究,为"十三五"绿色发展目标的实施提供具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利用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成分股的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和财务数据研究表明,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并且这种影响效应存在跨期性;碳信息披露质量对非国有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比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效果要好;政治关联度较高的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比较低,而高管团队中高管在高碳行业的任职经历能提高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孔东民  韦咏曦  季绵绵  
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环保部门的密切关注。基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保费改税政策,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税收政策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且通过生产成本、环境监管强度、环境责任履行情况三方面进行传导;特别地,该政策对轻污染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东部地区企业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中高污染企业、国有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影响不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环保费改税政策仍需进一步改进,从而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并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邹冉   郑晓宇   阮琳槟   许庆锋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绿色信息披露日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拟从债券发行定价视角探讨债券绿色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以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非绿色信用债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软件对其债券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的绿色项目文本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绿色项目信息披露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绿色“机会型”项目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债券发行定价,而绿色“监管型”项目信息披露将提高债券发行定价。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机会型”项目信息披露通过传递企业价值提升的积极信号降低了债券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导致债券发行定价下降;绿色“监管型”项目信息披露则传递出企业违约风险增加的消极信号而导致债券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进而提高债券发行定价。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机会型”和“监管型”项目信息披露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绿色创新能力以及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中均存在异质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桂荷发  郭苑  
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既是解决绿色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工具,更是解决绿色项目环境外部性问题的有力抓手。绿色金融信息披露与否及程度高低,都将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从环境、经济和公司治理等角度对公司价值的全面评估。本文以江西37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例,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程度总体较低;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规范化披露不足;绿色债券和绿色债务工具缺乏持续性跟踪信息披露;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平台尚未建立。为此,建议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原则,推进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办法;坚持平台建设为主、合作机制协助,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绿色金融信息披露评估和监督,强化绿色金融信息披露评估结果运用,发挥绿色金融信息支持绿色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