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6)
2023(7802)
2022(6359)
2021(5698)
2020(4562)
2019(10043)
2018(9891)
2017(18354)
2016(9164)
2015(10036)
2014(9731)
2013(9553)
2012(9153)
2011(8611)
2010(8995)
2009(8476)
2008(8077)
2007(7568)
2006(6972)
2005(6309)
作者
(25678)
(21727)
(21622)
(20464)
(14066)
(10167)
(9522)
(8247)
(8187)
(7640)
(7575)
(7116)
(7045)
(6979)
(6696)
(6624)
(6374)
(6160)
(6090)
(5574)
(5551)
(5097)
(5074)
(5015)
(4931)
(4845)
(4608)
(4523)
(4273)
(4178)
学科
(63876)
经济(63835)
管理(33694)
(30668)
(27993)
企业(27993)
方法(17943)
地方(17109)
技术(14771)
数学(14432)
数学方法(14339)
中国(14240)
业经(13279)
地方经济(12598)
技术管理(11502)
(10596)
(9831)
(9241)
理论(9236)
(8805)
(8328)
金融(8328)
产业(7798)
(7768)
银行(7763)
(7613)
(7572)
经济学(7563)
环境(7465)
(7283)
机构
学院(140641)
大学(140553)
(72908)
经济(71685)
管理(55701)
研究(49617)
理学(47578)
理学院(47098)
管理学(46581)
管理学院(46290)
中国(37419)
(31667)
(28183)
科学(25508)
财经(24464)
经济学(23969)
(23318)
(22075)
(21753)
中心(21375)
经济学院(21062)
研究所(20727)
北京(18008)
财经大学(17969)
(17737)
(17578)
师范(17481)
(17097)
商学(16311)
商学院(16108)
基金
项目(86717)
科学(71139)
研究(67757)
基金(63808)
(53707)
国家(53244)
社会(47577)
科学基金(47424)
社会科(45239)
社会科学(45229)
(34776)
基金项目(33142)
教育(30502)
(27740)
自然(26876)
自然科(26318)
自然科学(26313)
自然科学基金(25898)
编号(25433)
(24589)
资助(24236)
创新(21864)
成果(20883)
(20542)
国家社会(20359)
重点(19593)
(19194)
课题(18768)
发展(17749)
教育部(17494)
期刊
(90741)
经济(90741)
研究(50087)
中国(31067)
管理(26194)
(24242)
科学(16572)
经济研究(15928)
教育(15862)
技术(14453)
学报(14343)
(13809)
金融(13809)
财经(13604)
(13165)
业经(12245)
大学(12101)
(12054)
学学(11390)
问题(10794)
技术经济(10593)
农业(8574)
科技(8365)
(7844)
(7815)
商业(7446)
世界(7444)
经济管理(7426)
统计(7213)
经济问题(6983)
共检索到226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岳福斌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要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与推进经济理论的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泰岩  
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中国具备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典型条件。从实践经验中,我国已总结提升出了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但是,在中国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面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照搬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学说难以指导中国新的实践,已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需要与时俱进。为破解发展新难题,我国提出了由经济发展新常态、新理念、新动力、新路径和新政策等构成的用于指导中国新实践的新理论,并将该理论与十八大以前形成的理论进行系统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体系。最后指出了新体系具有的理论价值、世界价值和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泰岩  
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中国具备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典型条件。从实践经验中,我国已总结提升出了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但是,在中国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面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照搬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学说难以指导中国新的实践,已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需要与时俱进。为破解发展新难题,我国提出了由经济发展新常态、新理念、新动力、新路径和新政策等构成的用于指导中国新实践的新理论,并将该理论与十八大以前形成的理论进行系统化,形成了中国特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力先  
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海涅曾经指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则是常绿的"。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向经济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任务和严峻挑战。显然,用传统的经济理论模式来套这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试图"以不变应万变",必将遇到严重的困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经伟  相倚天  
贫困落后及非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相伴相生的现象,"反贫困"是经济理论界经常关注的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易地脱贫搬迁工程在解决了"贫中之贫""难中之难"扶贫对象的同时,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题。实践是理论之源,易地扶贫搬迁实践工作,除了解决我国贫困、环保、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贫困人口社会融合等问题且检验了经济理论外,有力推动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经济学、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贫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理论创新,对人口迁移、区位理论、社会适应以及社会资本等理论也进行了扩展。随着我国反贫困工作不断深入,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获得更多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它所指导的中国实践将走向新的成功,对世界反贫困事业持续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青  翟绘景  龚子柱  
循环经济的产生推动了理论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而新循环经济是对世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结,从经济实践中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指导。新循环经济理论的操作原则是5R原则,即再思考原则、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再修复原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圣明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国外需要是指导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纲领。饱含着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五个统筹”既是均衡发展理论的创新,也是按比例发展理论的创新,更包含着发展目的和目标理论的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木春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圆满完成预定议程即将落下帷幕,我代表北京物资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国内各级领导、学术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张世贤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理论上有很多创新和贡献,本文概括了经济理论方面的十个主要创新。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系统论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又好又快"的国民经济发展新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初次分配也要兼顾公平和效率,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就业模式,服务型政府的公共管理新理论,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等。这些创新既是经济工作也是经济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叔莲  
党的十六大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报告开宗明义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一段话讲了我们党在新世纪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完成什么中心任务,保持什么样的精神面貌。高举邓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经济理论研究包括纯理论研究和现实经济研究。前者是对经济理论体系的修正、改进和完善,对原有的命题或定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根据这一命题或定理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体系更为合理和完善。后者是对经济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作理论研究,对有关经济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霞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与学说的概括和总和,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新学科。王毅武教授长期潜心于此领域的研究,他运用"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精于评论、把握脉络、重在发展"的方法,从学科架构、专题研究与学术评论三个方面客观、准确、公允地阐释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产生、发展、完善以及创新的内在逻辑性,把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理论创新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朱厚泽、杜润生、吴明瑜、保育钧、吴象、张卓元、周叔莲、陆学艺、贾康、李义平、刘佐、毛振华、何伟、晓亮、黄范章、赵人伟、吴念鲁、杨继绳、赵海宽、贾文广、杨启先、宋养琰等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分析,现将部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书翰  
服务业重要性的上升与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目前发达经济最突出的两个特征,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创新成了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新熊彼特经济学有关服务创新的研究对许多传统的服务经济观念提出了挑战,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从技术主义方法到服务定向的方法再到综合性方法的演进。服务创新理论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