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9)
2023(8191)
2022(6748)
2021(5860)
2020(4694)
2019(10486)
2018(10384)
2017(19587)
2016(10244)
2015(11618)
2014(11812)
2013(11904)
2012(11578)
2011(10713)
2010(11034)
2009(9833)
2008(9603)
2007(8908)
2006(8201)
2005(7612)
作者
(31478)
(26438)
(26181)
(24576)
(16722)
(12487)
(11813)
(10240)
(9941)
(9537)
(9090)
(8704)
(8626)
(8501)
(8278)
(8129)
(7965)
(7610)
(7563)
(7477)
(6859)
(6529)
(6488)
(6039)
(6024)
(5990)
(5884)
(5875)
(5434)
(5282)
学科
(58861)
经济(58822)
(30719)
管理(28358)
(22588)
企业(22588)
地方(21515)
中国(18942)
(17048)
技术(15784)
业经(14958)
方法(14293)
地方经济(12640)
农业(12143)
数学(11695)
数学方法(11614)
产业(11546)
(10665)
(9601)
(9516)
金融(9516)
(9419)
贸易(9406)
(9057)
银行(9040)
(8932)
(8921)
环境(8751)
技术管理(8521)
(8449)
机构
学院(154109)
大学(149062)
(69757)
经济(68314)
研究(60792)
管理(56709)
理学(47078)
理学院(46513)
管理学(45932)
管理学院(45621)
中国(44739)
科学(35128)
(33283)
(31120)
(28598)
研究所(27846)
(27342)
中心(26853)
(25932)
(22129)
(22029)
师范(21919)
北京(21864)
业大(21537)
财经(21239)
(21065)
农业(20756)
经济学(20592)
(19934)
技术(19478)
基金
项目(96967)
科学(76712)
研究(75735)
基金(66654)
(57493)
国家(56971)
科学基金(48261)
社会(48259)
社会科(45987)
社会科学(45982)
(41216)
基金项目(34950)
教育(33303)
(33212)
编号(31146)
(29488)
自然(27701)
自然科(27022)
自然科学(27018)
自然科学基金(26524)
资助(26216)
成果(25130)
发展(24455)
(24035)
课题(23242)
重点(22551)
(21807)
(20632)
创新(20469)
国家社会(19830)
期刊
(89808)
经济(89808)
研究(50980)
中国(41045)
(27514)
管理(23675)
教育(22133)
科学(20958)
学报(19848)
(19731)
农业(19189)
技术(18558)
(17202)
金融(17202)
业经(16687)
大学(15422)
学学(14347)
经济研究(13951)
问题(11650)
财经(10226)
技术经济(10166)
(10017)
(9545)
论坛(9545)
科技(9449)
(9144)
(8959)
国际(8765)
世界(8546)
商业(8278)
共检索到258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琼   钟坚   王锋波  
基于20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面板数据,构建基于Feder思想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贡献的空间效应,并对研发投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行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高技术产业存在显著空间扩散效应;港深莞惠都市圈和澳珠中江都市圈高技术产业直接贡献呈现显著空间扩散效应,间接贡献分别呈现空间回波效应与空间扩散效应。此外,基于研发投入的直接贡献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研发投入突破第二门槛值时,直接贡献的正效应由强变弱;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间接贡献具有单门槛效应,当产业结构高级化突破槛值后,高技术产业间接效应才呈现显著正效应。据此,应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扩散作用,提升周边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高技术产业与非高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鲁若愚  杨德荣  
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在社会上广泛取得关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识尤其重要。这种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军工与民用高技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彭星国  罗健中  丘荣盛  刘文炎  王峰  曾祥效  许飞月  周虹  
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国际间的技术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加速了区域问的科技与经济的合作与交流。粤港澳(指广东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下同)有着地缘、人文的密切关系,是三地科技与经济合作的优势所在,随着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促进了三地产业科技合作及其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针对现有工业行业中重点企业的主要产业科技合作项目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了解粤港澳产业科技合作的现状,提出产业科技合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丘书俊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正处于全面推进阶段,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需把握这一重大机遇,强化互动合作,协同发展,携手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文章分析了中山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互动合作发展中的优势和短板,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对中山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互动合作进行深入分析,在借鉴国际知名湾区城市互动合作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中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互动合作发展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劳铖强  
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在本质出发,在空间、动力、引擎和方向四个层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认为重点需要优化空间结构,形成新格局;提升创新水平,形成新动力;促进协调发展,形成新核心;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新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锡琳  
根据我国当前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我们的战略应是:“积极参加全球范围的合作,扬长补短。集中主要力量,突破有限目标,发展高技术产业。”一、高技术产业的特点(1)发展快。以高技术产业中带头的微电子技术为例,从1970年到1983年,存贮器集成度提高了约一千倍,几乎每年翻一番;集成电路的品种增加了约30倍;产量提高了约15倍。而其价格却降至1/4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中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教育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和作用。教育合作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建设的基本路向,也是处理粤港澳三地教育关系的基本依据。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需要确立"湾区意识",赋予时代新内涵:着眼于长远全局,彰显教育"百年大计"的本质和在湾区建设中的特殊功能;着眼于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着眼于现代治理机制创建,建设活力湾区、法治湾区;着眼于融合性发展,构建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着眼于包容性成长,形成和而不同的"马赛克"式的湾区教育新图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霞  古钰  
近年来,广东省与港澳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广东省制造业正面临高速换档期,亟须注入新动能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港澳地区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产业竞争力逐年下降、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研究粤港澳各地产业特色,明确其分工定位对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提升港澳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当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别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港澳地区无论是人均GDP还是服务业占比均高于珠三角9市,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牵引作用;珠三角9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仅依靠传统制造业已不能维持区域内经济高速增长。再以区位熵为指标对粤港澳三地各产业竞争力进行衡量比较以明确各地的分工角色,并对未来加强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书华  
一、制定发展计划为加强工业研究与开发,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澳大利亚各州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发展计划。表面看来,这些计划似乎不是专门针对高技术产业。但是,如果考虑到澳大利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就不难发现,制定这些计划的真正动机在于发展高技术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国锋  
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十一五”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思路及其发展重点,提出了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世渊  
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上香港与内地的合作问题 ,是近年来我国研究界的重点课题。基于香港创新科技中心的建构 ,本文试图从香港与内地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的特点的比较 ,以及合作现状的观察 ,重点就今后两地合作方式———虚拟园区 ,展开讨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龙瑜清  汤晓军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局部地区逆全球化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呈上升态势,有些高技术产业仍处于"卡脖子"境况。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已较为完整,但各细分行业仍存在对外依存度高、各行业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且合作较少等问题。同时发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多个环节发展的因素有研发投入、政府政策、国际贸易环境等。由此,结合国家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加大研发投入、精准施策、强化区域融合、对接国内大市场需求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京文  
我国先进制造领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等障碍。为促进我国先进制造领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要处理好引进与创新、研究开发与结构优化、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技术进步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关系。同时 ,在政策上可采取建立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实行优惠税收政策、财政扶持和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创业风险投资等措施 ,扶持先进制造领域高技术产业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飒  张二震  
RCEP协议的签署,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产业链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以及制度协调发展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大湾区经济基础雄厚,开放型经济优势明显;城市间产业优势突出,互补性强;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能力国际领先;粤港澳三地经贸地位差异显著,合作空间大,具备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现实基础。在RCEP框架下,大湾区应消除区内壁垒,持续推进市场一体化;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区域产业链重构;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对标RCEP协议,加快实现制度的衔接与协调,实现一体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